
第33章 深入虎穴
时光荏苒,一晃眼已过去数月。
这些时日里,玄甲军将焉耆、鄯善、于阗、疏勒各国的官道统一扩建、连接起来,从而打造出一条贯通昆仑山北麓的商贸大道。
龙骁指派的大批商队便往来其中,将大夏的丝绸茶叶、西域的玉石美酒,通过这条贸易路线,销往喀喇汗、花剌子模、波斯等世界各个国家,每日的进项收益何止数十万两!
同时,由于水利、治沙等工程的大规模开展,绿洲的耕地面积不减反增,大量农田得到充分灌溉,今秋各地都迎来了大丰收。
粮麦产量充足,西域百姓们丰衣足食,自然安居乐业。
相对于鄯善的繁荣兴旺,龟兹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在龙骁的有意封锁下,龟兹境内各地商业萧条,物资紧张。国内的粮商更是落井下石,借机抬高粮食价格…龟兹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
天山南麓的贸易路线从中断绝,贵族们的生意自然也因此备受打击,不断向龟兹王龙会抗议、施压。
坊间关于“龙会弑父篡位,勾结突厥出卖国家”的传言四起,人心浮动,一时间朝野上下暗流翻涌,山雨欲来。
龙会的统治根基逐渐不稳,几近地动山摇…
春去秋来,眼看气候逐渐转冷,西域绿洲也已是金风肃杀,万物萧然。
且末城中,数匹骏马在大道上飞驰而过,径直奔向王宫。
为首的马上骑士,正是鄯善国君龙骁。
他身穿杏黄色的绫罗锦绣服,外披白狐大氅,端的是风流潇洒,超逸绝尘…不过此刻神色焦急,不知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进入王宫正殿,公孙羊、尉屠等重臣已经早早地候在那里,均是一脸郑重。
“圣使现在哪里?”龙骁进殿后的第一句话,便是向公孙羊问道。
公孙羊忙对身后侍卫道:“快请圣使进殿。”
不一会儿,一个白净面皮的内侍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面无表情地朗声道:“安西大都护龙骁及各臣工听旨。”
“臣等接旨。”
见龙骁率先跪下,众人也赶忙“刷”地跪倒一片,室内除了圣使,再无一人站立。
“敕。闻大都护、鄯善国君龙骁镇守西北,讨伐不臣之邦于阗、焉耆、疏勒三国,连战连捷,扬我国威,如此开疆拓土之功业,堪称本朝第一人。
另上贡玉石千担、银钱数万两,忠心可嘉,朕甚慰之。
特赏金带、金盏,赐国姓‘李’,授予外藩亲王爵,名曰凉王;封鄯善国相公孙羊为辅国公,世袭罔替,其余都护府将官皆有所赐。
下月恰逢朕之寿诞,特命凉王龙骁回京见驾,与朕共饮,钦此。”
龙骁手里拿着圣旨,不禁揣摩起圣意:我在西域连灭三国,闹出这么大动静,不知永平帝对我是忌惮还是满意。下个月进京祝寿,该不会就是想要借机除掉我的阴谋罢…
可如果不去,那就是授人以柄,公然与大夏交恶。眼下正是我与龙会决战的关键时期,绝不能失去大夏的庇护。
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送走圣使,龙骁留下公孙羊、尉屠、黎忠等几位重臣,商议如何应对这份圣旨。
“我看此次进京是凶多吉少。国君十年质子,忍辱负重难道忘了…岂可再以身犯险?”
黎忠皱起眉来分析道:“陛下未请旨意就屠灭诸国,在永平帝眼中那就是僭越!
尤其焉耆国,向大夏朝贡多年,贸易往来频繁,一直被视为忠心外藩…这可不是一个勾结突厥的罪名就能搪塞过去的。您若进京,该如何向夏帝交代?”
尉屠对此却不以为然:“那不进京就是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告诉夏朝咱们要反了!
夏朝会怎么做,我不知道;可突厥得知咱们与大夏决裂,必定引兵南下西域,与龙会两面夹击咱们…届时,咱们取得的所有优势都会化为乌有,彻底陷入被动。”
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龙骁一时陷入两难…便把目光集中在了公孙羊的身上。
“公孙大人,你怎么看?”
公孙羊沉吟良久,最后缓缓开口道:“回京固然有风险,但所能获取的利益也是巨大的!陛下,这不就是咱们一直等待的千载难逢的时机么?”
二人君臣同心,龙骁闻言立刻目光一凝,若有所思地道:“你的意思…是让永平帝拖住突厥的军队,咱们好趁机平定龟兹?”
“国君圣明。如今龙会在龟兹的统治摇摇欲坠,机会断不可失。
陛下进京后,想办法说服永平帝对突厥用兵——哪怕不是真的与突厥作战,只要在咱们对抗龟兹时,夏军陈于边境施压以为策应。
如此,突厥必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不参战,则我们必胜!”
一番言论掷地有声,众人均觉有理,一时无人也反驳。
思量再三,最终龙骁还是点了点头:“公孙大人所言甚是。为保住咱们的宏图伟业,这一趟大夏帝都之行,看来是非去不可了…”
既然已经决定进京,自然就要做好周密的安排。
龙骁让妖姬和毒女二人陪同前往,并从健锐营选了一百个玄甲力士、六十四个八足铁骑、三十六个毒刺弩手,共计两百健卒充当国君仪仗,护卫左右,以防其遭遇不测。
于此同时,鬼母、织女留守西域,密切注视龟兹、突厥等国的动静;公孙羊负责监国,三省六部的堂官各司其职,确保后方不至于生乱。
至于皇帝寿礼,以及送给夏朝各路官员、皇亲国戚的礼物也需要精心准备,不得有任何差池。
待安排好一切,安西大都护、鄯善国君,大夏凉王—龙骁的车马行辕就此上路,往东方的玉门关而去…
一路通关放行,自玉门关到大夏王都,数百里的行程还算安稳太平。
车马紧赶慢赶,不敢多歇…终于在永平帝生日的前一天清晨,龙骁看到了大夏都城——永安城那宏伟的城门。
望着这个曾经生活了十年的地方,他总会想起受过的那些屈辱,思绪如潮,五味杂陈。
永安城,我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