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举考出个寒门状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累山文牍,儒者不懦

说句心里话,余飞熊至今还觉得自己在做梦。

他十六岁的弟弟,才读书几天?

竟然真说服知县,骗来一份县衙差事。

虽然还不是官身,但是已经很了不得。

在余飞熊看来,吕端这种七品官,已经是其一生能见到最大的官。

别说见面说上话,顶多也就能远远看着阵仗路过。

可是不知怎么,他感觉吕端离开时夹着尾巴逃走似得,像后面有鬼在追他。

余飞熊说不上为啥,但总觉得二郎自从受伤醒来后,换了个人似的。

至于余化龙本人,还在恭敬目送着吕端离开。

他根本不知道他说了很什么惊天动地的话,金匮之盟是否真实出现过?

谁能知道?

皇宫秘辛,可不是后世泛滥的宫斗剧情。

如果是在市井街头说书,也就是博得众人一吆喝,得几文赏钱罢。

但是当对象是有点道行,知点内情,但也不多。

事情的严重性就质变,伴君如伴虎。

五代以来几十位皇帝,无一例外都是凶名在外,很是暴戾。

吕端也不愿意再停留,他真怕被余化龙害死。

临走前,还千叮万嘱不要再说出这些大逆不道之话。

余化龙能如愿以偿得到县衙文书兼职,他自然什么都答应。

他知道,面对陈家和张主簿这种贪婪的地头蛇。

只能智斗,不能力敌。

暂时隐忍,等待时机才是他该做之事。

他为了赚钱读书,一直很努力。

刚穿越几天,没日没夜地努力。

虽然他表面看上去云淡风轻,但实际上他在钢丝上走独木桥。

而今天张冉贪婪,差点就把他多日来所有努力抹杀。

隐忍可以,可这不代表,什么牛鬼蛇神都能趴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他学儒求学,但绝对不懦弱。

在《说文解字》中,一个是“儒者,柔也。”;

另一个是:“懦,驽弱者也。”

余化龙深以为然,四书五经只是教他如何以柔制刚。

而不是委曲求全。

他想做儒生没错,但是他绝对不作懦生。

进入衙门工作,是要深入虎穴,亲手把虎子捏死。

......

“张主簿,吕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无缘无故安插个小孩进来衙门,成何体统?”

长着一张猴脸衙门计事,是陈丁,平常专门负责核对账目。

平常小偷小摸之事没少做,得知有陌生脸孔加入,也紧张兮兮,生怕是专门来对付他。

而张冉作为文书房老大,自然责无旁贷要稳住军心。

“怎么?一个未成丁的小孩,毛都没长齐,这就后怕?”

“还是你们对自己能力,没有半点自信?”

陈丁唉声叹气,继续问道:

“要不问问王县丞怎么说?”

县丞主要负责管理粮马、征收赋税、处理户籍事务,是个八品官。

虽然品秩比知县吕端低一级,但他却是整个温县真正干事之人,也是张主簿头上靠山。

张主簿听到陈丁所说,多少有点不耐烦。

“多大点事就要麻烦王大人,要尔等何用?”

“这些年换这么多个皇帝,知县迎来往送,哪个不想把手伸进来?”

“一个小孩有什么值得害怕?”

“像以前那样,把堆积如山的文牍全部丢给他,我们去听曲便是。”

余化龙原本以为,张主簿肯定会处处刁难,不配合自己工作。

万万没想到,整个县衙里的文书房小吏,居然统统消失,说是下乡去核对文档。

余化龙当然不相信他们鬼话。

看着眼前书山竹海的文牍,余化龙苦笑不已。

书山是真像山一样高,而竹海也并非形容词,而是都已经公元十世纪。

这温县居然还有在用竹简记事?

余化龙看着都觉得离谱,他也明白张主簿打得什么算盘。

不就是想让他知难而退?

真不巧,如果余化龙是个土著,看到眼前景况,真就只能两眼抓黑。

因为古代文书记录管理,属于被人轻视的尴尬地位,自然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改进。

可是余化龙不一样,他是个文科状元,大学就是读历史。

而历史系很多人最好出路,就是去各地博物馆干些实务工作,就像优化检索方法和文书归档。

别笑,上知五千年,深谙帝王之道的历史系学霸,最擅长就是检索史料。

况且余化龙此行,也不是真正想来文书房谋生。

他是想解决与陈家的均田纠纷,目标明确,需要处理的资料也少很多。

还好古人并不认为土地是种商品,虽然也有买卖,但并不频繁。

寻常人家,除非真活不下去,一般都不会选择卖田。

而且历经五代十国乱世,皇帝都经常换。

小个体户,往往不等卖地,就会死于战乱。

所以他首先做的是简单分类,其中土地相关文牍,大概占十分之一。

仅用一天他就分拣出来,顺便还用前世在图书馆经验,给这些文牍打上标签,方便以后检索。

余化龙忙活一天,伸了个懒腰就要下班。

刚好碰上陈丁等人回来,毫无意外也是陈家的人。

“呦,县衙工作很繁忙,小虫子今天可有偷懒?”

余化龙眉头一皱,哪里来这苍蝇?

“我今天工作到点下值,有问题?”

陈丁一愣,没想到这小子竟敢对他如此不客气,一时语噻。

看到余化龙竟真要离开,马上冲上前拦住。

“谁批准你走,站住。”

陈丁聚会时喝了点酒,此刻彻底爆发。

余化龙看着觉得好笑,隔老远就闻到酒味,果真是酒壮小人胆。

“嗯?”

陈丁满脸得色,还以为唬住这小孩。

“今天文件核对如何?可有梳理清楚。”

余化龙微笑着,缓步朝陈丁走去。

“陈先生想问什么?”

“可是城墙修缮账目问题?”

“还是三年前,温县洪灾,朝廷粥棚经费?”

陈丁脸色煞白。

余化龙走到他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建隆二年,商河县令李瑶贪墨赈灾钱粮,粥不可立筷,你知道什么下场吗?”

“杖杀。”

陈丁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孩,不是,阴间鬼童才对。

“本来定下杖一百八十,但是他八十杖就断气,结果你听说过没?”

“官家亲自发话,杖没而止,听说这个商河县令差点被当成猪肉丸发卖。”

余化龙每一句话,都像在陈丁心头上割一刀,直接瘫坐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