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监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月下醉舞,朱棣的决断

“殿下需要注意,对于秦王的处置。”

“是削爵、圈禁还是处死,三者截然不同。”

姚广孝提及更为实际的事情,“殿下虽已经做好秉公处置的准备,但这其中尺度,还需仔细考量。”

朱棣皱眉:“处死是否太过于严重?我知道二哥所犯罪行,的确罄竹难书。”

“但他……终究是我二哥,召回应天圈禁便可。”

“若是处死,且不说老爷子那边会怎么看,我那些兄弟,又会是什么看法?”

“如此做,岂不是自绝于宗室?”

姚广孝冷笑,道:“殿下是想留下秦王?未免太过妇人之仁!”

“太子早逝,秦王是诸王中最为年长者,已经是事实上的嫡长。”

“假若有一天,殿下登临九五,有人不服,欲要扶持秦王以夺江山,殿下该如何处置?”

朱棣沉默了。

姚广孝做出假设之后,他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我只是担心,落得个手足相残的骂名。”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勤恳,开创贞观之治,但也无法洗清手足相残的骂名。”

“身后之名啊,一笔一划皆如刀,我怎能不在意?”

姚广孝叹息一声:“殿下自行考量,对秦王的处置,关系到将来。”

“如何抉择,老衲无法为殿下做主,一切只能依靠殿下自己。”

“一念之差,或铸成大错,一念之仁,恐后患无穷。”

“殿下,老衲告退。”

……

酒水入喉,愁苦难消。

军中汉子尚饮酒,酒壮俗人胆,亦可解千愁。

朱棣一碗接着一碗,可称海量。

他的思绪凌乱着,脑海中诸多记忆打转儿,似乎要缠绕成一团乱麻。

在他的记忆中,二哥自小就聪明,勇武过人,为人也十分开明英武。

怎么去了西安,竟然变成这副模样?

以前也并非没有听朱元璋训斥朱樉,但被朱元璋训斥,这几个兄弟,谁不是家常便饭呢?

为何,这一次的后果,会如此严重?

朱棣不理解,好端端一个人,前后变化如此剧烈。

他微眯着眼,轻轻拿起桌面上纪录着秦王朱樉罪证的奏本。

奏本中的文字似乎在滴落着鲜血,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是无辜百姓的苦痛哀嚎。

他提着酒坛走出房间,漫天繁星隐没,唯有月华如水。

酒不醉人人自醉,朱棣步伐凌乱,来至院中,又猛灌一口。

一口接着一口,酒水浓烈,入喉间化作苦涩。

“呵!”

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挤压着每一个肺泡,将浓烈的酒气驱散。

朱棣提腿一踢,兵器架上一杆长枪顺势落入他手中。

塞王多习武,朱棣自小厮混军中,舞刀弄棒是家常便饭,此刻长缨在手,他满腔苦闷似乎都灌注进手中长枪之中。

酒坛倾倒间,琥珀色的酒液泼洒成弧,与枪尖寒芒交织成网。

长枪时而似游蛇吐信,虚点三寸即收;时而如惊涛拍岸,劈空砸落激起落叶纷飞。

朱棣身形似醉非醉,拧腰旋腕间长枪柔如柳絮拂水,倏忽又转刚若雷霆裂帛。

一杆长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挑、刺、抹、扫皆在失衡的醉态中迸发精准力道。

“砰”的一声闷响,朱棣怀中奏本掉落在地,激起簌簌灰尘。

他朝下看着,沉默许久,仰头灌下一口烈酒,旋即将手中酒坛掷入长空。

喉结滚动间他骤然向下折腰,手指触碰奏本,长枪却是回首上挑,只听“咣当”之声,空中落下的酒坛被枪尖刺成碎片。

半坛烈酒尚未落地,他手中长枪连续抖动,将下坠的陶片悉数荡除。

铮!

烈酒落地,酒花四溅,长枪已经被他投入兵器架中,枪尾剧烈摇晃,发出锐利的铮鸣声。

朱棣浑身酒气散了,紧抓着奏本的手指捏得发白。

……

翌日。

院中的狼藉早有人打扫干净。

姚广孝坐在石桌前,手中佛珠轻轻转动。

尽管已经还俗,但他还是习惯捏着佛珠,每一次转动,都能够让他的心静下许多。

吱呀!

房门打开的声响传来,姚广孝看向面容严肃的朱棣,道:“看来殿下已经做出决断。”

朱棣点了点头,叹道:“这并不容易。”

姚广孝道:“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情,殿下欲图霸业,更不会容易。”

“现在是早朝时间,老爷子布局良久,这一番同等律,应当已经在朝会上言明。”

“以老爷子的性格,此事不会有难度,六部尚书带头,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只能压在心中。”

朱棣深吸一口气,思路清晰:“老和尚,依我看,老爷子想要利用同等律解决的,并不仅仅是宗室问题,还有勋贵。”

“一夜洗礼,殿下已经蜕变,这也正是老衲想说的。”

“原以为殿下需要老衲提醒,看来如今并不需要,只不过陛下的目标,远不止这么简单。”

姚广孝面带欣慰之色,道:“‘论同等律’中提及,天下之人,皆在其下。”

朱棣听懂了姚广孝话里的意思,微微皱眉:“难!此事过于艰难。”

“从古至今,多少人多少事,老爷子想要办到,难难难!”

姚广孝:“老衲倒是觉得,有开始便会有继续,力量虽然微弱,但未必没有成长的机会。”

“陛下在文章中也言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说着,马和自院外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

“殿下,大师,这是今早的报纸。”

两人对视一眼,一同看起了报纸。

报纸上面并未有文章,而是宣布颁布一则新的律法。

同等律!

洋洋洒洒上千字内容,详细介绍了同等律中十六条。

再往后,还有些许案例介绍,可谓是言之详尽。

姚广孝读完,不免感慨道:“陛下果真是运筹帷幄,不仅在朝会上通过同等律,还提前印刷成报纸。”

“如此一来,京中百姓人人皆知此事,便是有人想要从中作梗,也无从下手。”

朱棣点了点头,看向马和,问道:“京中百姓是什么反应?”

“回殿下,弹冠相庆,欢呼雀跃,讲报堂更是人山人海。”

马和回想起所见,斟酌词句,又道:“奴婢回来的时候,不少文人谈论此事,皆称陛下圣明。”

“此事一出,之前陛下所做之事,潜在的阻力也会少上许多。”

“老爷子这是笃定我的选择了?”

朱棣呵呵一笑,“既如此,入宫面圣吧,也好让老爷子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