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的皇帝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孙权请葛玄炼丹

在东吴的历史里,有个小小的传奇,牵扯着孙策、孙权和一众道士们的命运。你说它神秘,真不为过。故事得从孙策开始说起。

在孙策早年统一江东时,有个道士叫于吉,他在东南一带的影响可不小。人们都说他能治病驱邪、施法符水,声望高得令人咋舌。可是,这也让孙策心生忌惮。孙策可是个有些暴脾气的年轻人,见于吉如此得人心,自己又忙于征战,心里总觉着不安,怕这些道士把自己的军心给迷了。于是,孙策毅然决然,决定斩了这个“妖妄”的道士。

《三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孙策曾在郡城门楼上宴请将军们,而于吉恰巧盛装出席,手持神秘的符水,吸引了大部分将士的注意。很多人不由自主地下楼去拜他,结果一时之间,居然都没人再理孙策了。

孙策火冒三丈,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毫不犹豫地下令处决了于吉,头颅挂在市井之上,恐吓所有跟随他的人。但更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些事奉于吉的百姓,竟然认为他尸解成仙了。甚至,之后还有人继续祭祀他,求保平安。

说到这,很多人都会问:于吉到底是不是个神仙?历史没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有个事实是清楚的——他在孙策手中丧命,这件事是有史实根据的。

但是,在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说他一听到关于道家方士的事就来劲,甚至开始放宽对这些道士的限制,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仙药和神山。

这种变化在东吴社会中广为流传,甚至有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秦始皇派遣徐福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去寻找蓬莱仙山和仙药的传奇。结果呢,他们没有找到仙山,而是迷失到了一个叫亶洲的地方,至今传说那些人和后代还住在那里。孙权听后兴致勃勃,竟派卫温和诸葛直带着一万兵马去寻找这些神仙之地,可惜他们只去了夷洲,也就是台湾,带回来的只是几千岛民。至于仙药,完全成了泡影。

孙权不仅仅是迷信仙药,他甚至对道家术法深信不疑。据《三国志》记载,有一次吕蒙重病,孙权亲自去找道士为他“请命”。而《神仙传》更是说,孙权不仅尊崇会稽的方士介象,还让他教自己“隐形术”。据说孙权还试着用隐形术穿梭在后宫和御殿,没人发现——当然,这究竟是真是假,我们只能当故事听听。

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与葛玄的传说。葛玄,那可是江东一位出类拔萃的方士,他的师父是左慈,这位也不简单,曾是曹操追杀的对象,逃到江东来炼丹。葛玄学成后,号称能坐火中不灼、能让鬼魅显形,甚至还能书符降雨,招鱼入水。孙权听了这事儿,立刻将葛玄请到建业,供他住下,甚至还安排他去山中建道观,亲自参与炼丹。

传说有一次,孙权和葛玄一起游玩,看到有人求雨,孙权问:“百姓请求降雨,能得到吗?”葛玄轻描淡写地说:“易如反掌。”于是,他拿出符纸,写上一道符,放在神庙中。顷刻间,云雾弥漫,滂沱大雨如注。孙权不禁惊叹,这道士果真非凡。而更有意思的是,当孙权问水中可否有鱼时,葛玄再次书符入水,果然,水中出现了大批鱼,甚至有些足足两三尺长。孙权当即命人捞起这些鱼,做成美味佳肴,大家都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孙权还在各地建立了多座道观,有的甚至专门让葛玄在其中进行炼丹。传说葛玄在方山炼丹的日子里,创造了新的炼丹方法,甚至调制出一些神奇的丹药。至于孙权是否真的服用了这些丹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甚至连葛玄有没有因此成为“仙公”也没人能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士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有其父必有其子。孙权迷信仙道,结果他那不安分的儿子们也没能逃脱这股风潮。说起孙权的太子孙登,他年轻时身体就一直不好,最后在赤乌四年(241年)临终时,给父皇上了一封遗书,内容倒是挺有意思的。他写道:“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你看看,这个时候,做儿子的不仅为自己即将离世而悲伤,居然还在劝父亲“修道养生”,这也真是够让人叹为观止的。

至于孙权的另一个儿子,吴景帝孙休,他对道家方术也有浓厚的兴趣。曾经,他邀请了一位方士——吴春,亲自考验他能否施展辟谷之术,似乎在他看来,身心的修炼、长生不老才是最重要的。

在孙权的支持下,江东一带的道教文化迅速兴盛起来,成群的方士纷纷聚集到东吴,沉浸在这片宽松的修行氛围里。除了介象、左慈、葛玄等著名人物,还有不少北方的道士也迁移到南方。根据《牟子·序传》记载,交州那时是个方士云集的地方,“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长生之术。”而江东的丹阳、茅山、会稽一带,更是因为山水秀丽、环境幽静,吸引了大量的道士前来修炼。比如建安年间,京兆人杜契曾渡江来投靠孙策,后来也成为了孙权的重要谋士,黄武二年(223年)他跟随方士介琰学道,修得一身黄白之术,据说能隐形遁迹。最后,杜契与徐宗度、晏贤生等人一同隐居在茅山,过上了“仙人般”的生活。

提到修道炼丹的名人,李八百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根据《神仙传》的记载,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巴蜀地区有很多李姓的方士,其中李八百、李阿、李意期等人最为出名。传说李八百曾在昌利治(今四川金堂县)修炼并最终飞升成仙,而李阿则在平冈治(今四川新津县)学道成仙。李家道成了蜀中方士的一个重要派别。

李家道后来传入东吴,有人冒名顶替,称自己为李八百,并在江东传播李家道,结果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里写道,有人问李家道是何时传入江东的,葛洪便回答说:“吴大帝(孙权)时,蜀中有个李阿,穴居不食,号为八百岁公。”后来,李阿的弟子李宽到了吴地,并且能用一些神奇的方法治疗水土病,大家纷纷涌来拜他为师,认为他就是李阿的化身——李八百。李宽因此成为了江东的“仙人”,门下弟子多得数不胜数,从高官到百姓,无一不拜倒在他的门前,纷纷求取“神药”,希望能得到长生不死的法门。

从这段历史来看,李家道的影响力迅速扩展到江东,成为了一个全民热衷的风潮。无论是上至公卿贵族,还是下至普通百姓,人人都渴望得到“神药”,延年益寿,甚至不死之法。这种追求长生的热情,简直已不仅仅是孙吴宫中的私事,而是成了整个江东地区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