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性的一年。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909万,比上一年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失业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在上一年2.3%增长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政府在制定2021年宏观政策时,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继续推动“六稳”[1],实现“六保”[2],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群体中的重中之重,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求职效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就业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长期关注和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和研究。本书是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根据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报告。2021年的调查基于我国高校的地区结构和学校类型结构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样本涵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所、普通本科高校14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民办高校1所、独立学院2所。在确定调查学校后,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和学科结构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20269份。在有效样本中,按学历层次划分,专科毕业生占14.8%,本科毕业生占68.9%,硕士毕业生占15.1%,博士毕业生占1.2%。按性别划分,男、女毕业生占比分别为45.6%和54.4%。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研究”(7147300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的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研究”(16JJD880005)的后期研究成果之一,并得到好未来教育研究院“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教育行业分析”项目的资助。
参与本书编写的研究人员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岳昌君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冯沁雪、邱文琪和张沛康;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媛副教授。岳昌君教授为总负责人,负责问卷调查和书稿撰写的总体策划、组织、统稿和校对。参与各章编写的主要人员如下:绪论,岳昌君、吕媛;第一章,岳昌君;第二章,岳昌君;第三章,张沛康;第四章,张沛康;第五章,邱文琪;第六章,邱文琪;第七章,冯沁雪。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科研秘书孙冰玉老师参与了高校联系、问卷回收、数据录入等工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冯沁雪、邱文琪、张沛康、辛晓佳和硕士研究生施悦、孙延武参与了问卷修订、发放、回收工作以及初稿的文字校对,博士研究生邱文琪参与了电子问卷的设计,硕士研究生闫思宇和龙媛参与初稿的文字校对;好未来教育研究院汤学黎、漆艳茹参与了调查问卷的修订和补充;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编辑于娜老师在书稿编辑和校对方面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另外,感谢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闵维方教授、丁小浩教授等各位领导和老师的长期关心和支持。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得到以下院校及同人的大力支持(按学校拼音排序):北京大学吕媛,北京工商大学熊慧,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旭萌,北京化工大学唐学文,长春电子科技学院金柏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吴文平,东北财经大学徐祥运,东华大学严钧、秦泽峰、刘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苗磊,湖南科技学院张建军,湖南师范大学黎大志、罗元,济南大学李书翔,兰州城市学院陆洋,南开大学邢志杰,内蒙古农业大学侯振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杨丹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孙丽娟,山东工商学院刘向峰、许翰文,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陈哲,上海交通大学武超,沈阳师范大学刘铸,石河子大学孙桂香,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于民,泰州学院鲁学军、贺园亚,温州大学施永川,武汉工程大学熊杰,西安欧亚学院贾婧,西北工业大学李秀,西北师范大学李力,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蔡松伯,云南师范大学韦颖,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王丁国,郑州大学刘莹,中国海洋大学孟祥波。在此向以上高校的相关领导和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为了便于读者与新冠疫情之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本书的章节安排和内容结构尽量与201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保持一致。修订之处包括:由于“灵活就业”的概念在国内越来越流行,本书将“非正规就业”概念改为“灵活就业”;国家统计局对20个行业的名称和排序进行了修订,本书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国家统计局将职业类型由原来的9类改变为8类,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本书也相应进行了修订;本书将父母工作状况由原来的12类改变为10类;2021年调查问卷对于进入教育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增加了具体单位类型、主要教学形式、具体岗位内容三个问题,本书相应地增加了对这三个问题的统计分析;2021年调查问卷新增了工作对专业技能、通用技能、总体技能的需求状况,本书相应地增加了总体技能的统计分析,并增加了专业匹配和学历匹配的统计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统计使用的是抽样调查数据,其代表性有限,实证分析结果仅供参考使用,欢迎读者朋友就有关问题来函交流讨论。另外,由于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量较大,时间比较紧迫,报告中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岳昌君
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