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吉人自有吉时
张老太太已然全信了陈孟尧的话,她一拉张廷玉,愠怒道:“这人也太不知理了!”
“士平欠他多少银子,十倍还他!”
“让他赶紧走!”
张廷玉眼见林炜站在原地神态自若,毫不在意周围家人的慢慢逼近,他明白不管林炜是怎么找来大觉寺的,但指点他的人肯定不是自己应该开罪的,赶忙松了拉着母亲的手,抱拳作揖道:
“林大人,上书房这么忙……”
“真是承蒙拔冗犬子丧仪了。”
周围的家人一听自家主人都如此恭敬,还说什么上书房林大人,当即明白了这个一直混在这里的年轻人,就是最近在皇帝面前风头正盛的林炜。
所有人就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就连张老太太也结巴上了:“这这这……这是怎么一码事啊!”
陈孟尧也呆在了原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可太知道最近上书房补了一个林大人了。
可谁能想到眼前的这个一无所知的跟屁虫,就是那个林炜啊!
谁能想到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就能入阁拜相了?
和他一比,自己三十五岁的年纪真是土埋半截了!
更何况,自己还在他面前说了那么多不应该说的?
他顿时有些后悔,但在巨大的冲击之下,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挽回,只得尴尬的讪笑着站在原地。
完了!
这下全完了!
林炜见张廷玉行礼恭谨,腰几乎弯到了九十度,他也平静的抱拳回道:
“张大人。”
“节哀!”
张廷玉不愧是康熙一朝的八宝玲珑玻璃弹儿,转瞬间就知道应如何应对,他穿过家人,来到林炜面前,拉起林炜的手说道:“林大人,请移步斋房,我们里面谈。”
魏管家见二人要走,赶忙插嘴道:“老……老爷,三少爷起灵的吉时马上就要到了。”
“您得给纸人纸马点眼啊!”
谁知对待家人一向和蔼的张廷玉突然带着一丝怒气说道:
“吉人自有吉时!”
“如果我张家因为没选个吉时就败了,那也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教育好!”
“和吉时有什么关系?!”
说完,他竟头也不回的拉着林炜走了。
张廷玉应该是经常来大觉寺祭拜,有他家的专用斋房,他带着林炜越过客舍,穿过千年银杏林,来到了一处最后无人打扰的幽静院子。
二人进了斋房,张廷玉掩上门后,亲自将林炜带到八仙桌旁的禅椅坐好,开口问道:
“林大人,您能否明白告诉我,是谁指引你来到这儿来的?”
张廷玉问的真诚,可林炜是真不知道李德全的话代表了谁的意思,只能和张廷玉打打哑谜了,便反问道:
“张大人,您为何不告诉您家中的变故?”
“我们这点同僚之谊还是应该有的吧?”
张廷玉善于揣摩上意,本就是极为聪明的一个人,掌握的信息也比林炜多,他见林炜独自一人前来又两手空空,琢磨了一会儿,事件全貌已然猜了个七七八八,开口回道:
“应该不是三爷。”
“三爷是最不想让你来的。”
“四爷倒是有可能,但他疑心病重,不会让你自己一个人来。”
“八爷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也不是他。”
“至于十四爷,我知道他算是你半个学生,但他最近忙的不可开交,还真未必知道我家的事。”
张廷玉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哎!”
“算来算去,只能是万岁了!”
“想来是李公公透露给你的吧?”
林炜一愣,脱口而出道:“什么?”
张廷玉猜的也太准了!
可最近老皇帝不是一直在推全天下减赋的事儿吗?
张廷玉口中的这事儿那事儿的,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
自己就在上书房这个政务中枢,还有什么事儿是自己不知道的?
张廷玉见林炜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着了,开口继续说道:“林大人,既然是李公公告诉您的,那也就代表了万岁的意思,我也就可以知无不言了。”
他起身走到了西墙上挂着的达摩面壁像前站定,想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这才悠悠说道:“林大人,不满您说,只怕皇上又动了立太子的心思!”
立太子?
林炜是真他妈烦死这仨儿字了。
整个朝廷是不是除了立太子,就没别的事儿可干了?
进了上书房才知道经营一个天下有多难!
不是东边的水患决口,就是西边的孝妇被逼投井,再不就是阿拉布坦又从阳关进来打秋风。
大清的国库里就剩下区区一千万两白银,自己前一世连家里的钱都管不明白,现在得想办法操持一整个帝国!
是真他妈的离谱啊!
自己这边捉襟见肘的想办法挪银子,尽量让老百姓过得舒坦点,他妈的这边皇阿哥又开始抢地主上了!
张廷玉见林炜脸色阴晴不定,似乎有想要骂人的冲动,赶忙解释道:
“林大人,你看最近皇上安排的这几个差事就明白了。”
“三爷最喜文儿,皇上就把开秋闱的事儿交给他。”
“四爷呢,不管怎么说,也是愿意办点实事的,所以皇上就安排了一个天下减赋的差事。”
“十四爷在你的指导下整兵整的挺好,皇上就把兵权给了他,让他坐纛儿当兵部的领部阿哥。”
“八爷的考评撤了不说,还安排了一个刑部秋决的差,八爷本就手软,估计这次也勾决不了两个人,甚至可能一个人都不上报。”
张廷玉突然停住了,看向林炜,问道:“林大人,你觉得这是什么?”
林炜一愣,立刻就明白了张廷玉的意思。
因为太子逆案,老皇帝掀起大狱,朝廷上几乎没剩下几个官儿了,人头砍得多不说,刑部大牢也都塞满了……
如果八阿哥把这群人都放了……
这是什么?
这特么是大赦啊!
开恩科,全天下减免赋税,大赦天下,坐纛儿行赏……
这些全都是新君登基才会用的笼络人心的手段!
这个八宝玲珑玻璃弹儿猜老皇帝的心思,还真是一把好手!
张廷玉叹了一声,继续说道:“其实这些原本都是万岁留给二阿哥的。”
“可奈何二爷不争气,皇上也等不及了,便将这些差事都分了出去。”
“无论哪个皇阿哥办差办得好,都可以名正言顺的立为太子!”
“我年纪大了,又是二爷的太子太傅,实在没脸再参与到皇阿哥们中间去了。”
只要办差,就得沾手夺嫡之争,这张廷玉不见兔子不撒鹰,皇阿哥们不分出胜负绝不选边站,真是顶聪明的一个人。
怪不得能屹立上书房二十多年不倒。
只怕老皇帝太子一立,他的病立刻就能好了!
可林炜刚进上书房,又不能像张廷玉一样告病暂时远离政治漩涡,只得深吸了几口气,平静好了心态后,追问道:“张大人,照您这么分析,万岁爷让我到您府上吊谒,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