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是门技术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肥胖是一种病,得治

21世纪初,国际肥胖症大会发布报告:全球因患肥胖症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同期全球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国际医学界惊呼:肥胖是温和杀手,缓慢地使人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等,直至死亡(图4-1)。体重过重的人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一项跟踪419 060位女性及336 442位男性、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超重50%的人死亡率偏高,约是体重正常者的3倍。肥胖会导致癌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大多数为脂溶性的,越肥胖其储存量越多,发生癌症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还证实,由于肥胖者多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体内起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从而导致其吞噬癌细胞的功能大大降低。当标准死亡率为100%时,超重20%的肥胖者死亡率为128%,超重35%~40%者的死亡率为151%,表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死亡率也迅速攀升。长久以来,肥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美好”的象征,比如成人体型肥胖可以被形容为“丰满富态”,而孩子们胖乎乎时,人们会称赞其“憨厚可爱”,殊不知这种“中国式肥胖”却正在蚕食着国人的健康。据统计,在超重人口中,有2/3的人承受着各种慢性病的折磨。根据美国医疗保险协会的调查,糖尿病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10倍,胆结石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6倍。更有专家提出:“肥胖乃百病之源。”

图4-1 肥胖的并发症

肥胖症作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难题,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且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甚至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对呼吸、消化、生殖系统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另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是心血管病发病和病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例如,美国的调查表明,超重成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是未超重成年人的3.9倍,而且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随着超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比如,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反而下降;另外,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后果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

肥胖者容易患糖尿病。比如,体重超重30%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多3倍;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的糖代谢发生了异常变化。健康人主要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肥胖者常发生“抗胰岛素”现象,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增大,不能有效吸收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从尿中排出葡萄糖而成为糖尿病患者。

肥胖还容易诱发某些癌症。肥胖的人由于摄取的脂肪过多,摄入的膳食纤维素过少,或体内对脂肪的转化发生障碍,其肠道中堆积的脂肪过多,结果导致体内胆汁分泌过多。结肠中过多的胆酸与中性类固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转变成致癌物,从而诱发结肠癌。此外,体内的高脂肪含量还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引起与性激素代谢异常有关的癌症发生风险增加。因此,男性肥胖患者的肛门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及女性肥胖患者胆囊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增加。

肥胖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如肥胖是胆石症的一个危险因素,肥胖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3~4倍,而腹部脂肪过多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更大。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多,导致外科手术的难度、风险性都增加,同时会导致术后康复缓慢。肥胖引起体态笨拙、缺乏性吸引力及社会歧视等因素很容易导致肥胖患者的心理异常。瑞典的研究表明,肥胖者生活质量差,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增多。因此,肥胖有百害而无一利。

肥胖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但也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任何时候开始减肥都不晚。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合理控制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拥有健康的体魄。预防肥胖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需要综合多方面措施方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