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先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多年前,就听说高文伟先生有写一部关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生平经历著作的计划,一直很期待。今天终于读到了《科学大先生》,自然十分欣喜!也很高兴为这部大作作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机构,成立于1928年。当时,现代科学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中央研究院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组织、推动作用。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是中国当时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大多是中国相关学科的开创者或奠基者,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目前关于中央研究院及其第一届院士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对第一届院士进行全景式完整叙述的更是前所未有。《科学大先生》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们的个人出身背景是怎样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求学过程?学术生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中国科学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又经历过哪些重大抉择,抉择过后的人生轨迹又如何?作者高文伟先生花了很多心血搜集史料,披沙沥金,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于1948年3月完成,距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正好20年。这不仅是对中央研究院成立20周年的最好庆祝,也是对院士们学术成就的肯定。然而,当时解放战争已酣,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新鲜出炉的院士随即面临人生重大的抉择:是留在大陆迎接解放,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力量,还是跟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或者远走海外?

高文伟先生在书中不仅记录了院士们的科学成就,还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人抉择。作者通过细致的研究,为读者揭示了那个时代科学家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视角,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院士的生活和时代背景。

当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科学发展离不开广大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科学家的努力。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家的作用,从而使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走得又快又稳,通过阅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学术与人生经历,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最后,我还想就《科学大先生》的作者高文伟先生说几句。高文伟先生长期在上海大型国有集团担任领导工作,曾经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数个上海地标性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工程建设中组织科研攻关,科研成果屡获上海科技进步奖,因此成为上海罕有的文科出身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最近几年,他担任上海楼宇科技研究会副理事长,着力推动建筑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楼宇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效卓著,如兰生大厦、智慧广场大厦均已成为上海建筑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楼宇信息化建设的标杆。兰生大厦是目前上海唯一挂牌的“四星级智慧楼宇”。工作之余,他忙里偷闲,利用碎片化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写作,十分难能可贵。十多年前,他就出版了《婚姻的年轮》一书,作为她女儿婚礼的礼物。这本著作在当年上海书展上获得好评,并在年底《解放日报》上连载了将近40天。后来,他又有《树大根深说俞家》问世,把众说纷纭的俞家家世,说得清清楚楚,且引人入胜。据我所知,《科学大先生》只不过是他有关科学的写作计划中的一部分,期待高文伟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是为序。

郑惠强

2024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