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买自行车终圆梦,捡个大漏
两人拎着没有卖掉的榛蘑松蘑还有一点点品相差的红蘑就直接上了车。
蘑菇不卖了,留着回家自己吃,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药材压根就没拿下来,这玩意儿在这可是卖不出去,得去一些中药店才行。
车辆点火,就直奔开原庆丰自行车销售中心而去,一点也没打犇。
也不管旧货那边会不会走宝,少赚了多少银子。
赵玉田只是觉得当前重要的事情是圆他家英子长久以来的梦想,这个是重要的。
至于赚钱,刚刚不是已经赚到了么,已经跻身万元户了好不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这地方他之前踩过点的,那还是最初刘英提出来要自行车的时候,赵玉田就已经记在心里了。
只是他习惯了嘴上不饶人,秉承着“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找我要”的思想,所以迟迟没有去买。
就像朋友之间,可能会主动送对方礼物来表达友谊。
但如果朋友总是主动索要礼物,就会让送礼物的人觉得这种友谊变得不那么纯粹。
同样爱情也是如此,至少在以前的赵玉田心中就是如此。
不纯粹了的索取,他不喜欢,所以他拒绝,就算现在他也还是保留了这个想法。
虽然油嘴滑舌了些,虽然大胆妄为了些,虽然守规矩懂礼貌了些,但是最本质最纯粹的大男子主义却是没有改变的。
而把这件事情提到了“重要且紧急”的位置,也是因为原身,也就是第二世留下来的“遗嘱”吧。
他要快点了了这一摊子事情,灵魂之间才算是彻底交融了。
要不总觉得有什么未完成的事情在,难受的一笔。
本着速战速决的原则,一到达地方,也没什么好挑的,首选品牌,其次舒适度,最后选定颜色,齐活搞定。
最后买了一辆迪卡侬品牌的,比较小众,但是却较为基础的入门级山地车系列,适合初学者和日常休闲骑行,售价1200元。
来的时候激动不已,当要付钱的时候就萎靡了,说的就是刘英。
这12张大票很是艰难的从她的手中送出去,虽然心里很开心有一台自行车,但是这么高的价格买上一台,是她不能想象的。
最后权衡利弊,综合考虑了下,还是买了。
主要还是怕不买的话,玉田不高兴咋办,所以还是忍痛付了钱,骑上新自行车在外面疯狂的溜了好大一会儿。
虽然心疼钱,但是也得看是谁买的,因此开心溢于言表。
转了一圈,将车子放到小厢货车,固定好,然后两人又折返,向三门子村早集赶去。
因为赵玉田对刘英说了,还要去集市逛一逛,毕竟不能白来一趟,还没溜达够呢。
回到摊位,时间也来到了八点半,接近九点了,此时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也可能是今天周末休息日的缘故,8月28日,周日。
要是像往常这个点可能人流量已经开始下来了,现在不减反而有所增加的趋势,也可能是明天又要开学或者上班了,最后的疯狂?
赵玉田可不管这个那么,停好车,领着刘英就直奔旧货摊位。
与此同时,再次开启望气来。
直到走近了些,与摊主的插科打诨,也辨别清楚了几种颜色的含义,也明白了判断的方式。
虽然还是以年限为基准,但是颜色的表现形式更倾向于朝代。
比如黑色的清朝,灰色的民国,白色的现代。
至于远处摊位那视线内冲天的紫色,感觉告诉他,这至少应该比清朝还久远一些。
搞清楚了这些,赵玉田拉着刘英走到了那个带有紫色光柱的摊位,蹲下扒拉这些聚集成堆的铜币。
如果单从外观辨别真假,赵玉田不行。
他只能通过年号,记住整个清朝的各皇帝阶段,比如康熙玄烨,顺治的儿子,孝庄的孙子。
“老板,这些铜钱都怎么卖的啊?”
赵玉田向摊位老板问着价格,瞅这样都堆在一起估计也不像能卖上价格的。
“喏!这一筐普通版随便挑,一枚5元,那个筐里的品相好一点,一枚30元,你也可以自己组个五帝钱,我就按这价格卖了,兴许你还能小赚一笔呢,不过就看你的眼力了。”
摊位老板分别指了指,不同摆放区间的铜钱,说了下价格,然后又以大五帝和小五帝钱可以捡漏诱惑着赵玉田。
“玉田,啥是大五帝钱,啥是小五帝钱啊。”
刘英也蹲在一旁,攥了一把铜钱撒上去,掉下来,玩得好不自在,听到不懂得知识问道。
摊位老板一看是两个小年轻,以为什么都不懂,好糊弄呢,刚要插话解释,却被赵玉田抢了先。
“嗨,这大五帝钱呐,就是秦半两、汉五铢、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宋元通宝、大明朝的永乐通宝。
这里面秦半两一般品相和克重的也有100~300块钱了,再重一点再品相好一点的,还是可以有较大涨幅的,至于其他几个,除了永乐能卖到100块左右外,其他三个也就几块到几十块这样。
然后小五帝钱,指的的清朝的五位皇帝,分别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这五枚铜钱,其中顺治和雍正的通货价格在100块左右,美品价格要翻上几番,能够得上小百的价格吧。
老板,怎么样,我说的对么?”
“嚯,今儿个开张,还头回碰上个行家啊,没毛病,您说的都对。“
好嘛!一听到赵玉田说得是如数家珍,老板一时间还摸不清脉络,也是主动开口,客气的应承道。
“嗨,行家到不至于,就是小有研究,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赵玉田嘴上说着客气话,实际心里也是发毛的,他肚子里也就这点存货,再多说两句就露馅了。
现在挺好,被奉承的差不多就赶紧收嘴,麻溜的把漏捡到,沙楞走人吧。
干正事不含糊,赵玉田略过这两筐中的铜钱,没有挨个挑选的打算。
既然人家都已经分门别类的了,明显就已经筛选过了,还捡漏,捡个大爷?
赵玉田对另一堆筒子钱比较感兴趣。
就像猜盲盒,或者赌石一样,是一项有金钱风险和刺激的活动。
摊位纸壳上写得很清楚,原坑筒子钱,分两种玩法,一种是小钱,一种是大钱。
小钱中:明清筒子钱50~100元一斤,唐宋筒子钱200-500元一斤,先秦及秦汉筒子钱500-1000元一斤。
大钱就不多啰嗦了,反正没有赵玉田想要的东西。
看到这里,就知道了,老板说的话十句有九句是不可信的,剩下那句还得再掂量掂量。
赵玉田也懒得继续废话了,略过唐宋和秦汉时期的,直接奔向明清的小钱,从中挑了12筒出来,凑了100块的,然后递给老板。
真真假假谁又不是个演员。
老板还贴心的提供代开服务,索性一事不烦二主,就在这里开了。
方法倒是简单,刀具划开、震开、水泡开都行,当前比较合适的还是刀具划开,就算要极为注意划伤,要不价格就大打折扣了。
粗暴快速,很快就将筒子们肢解完毕,露出了真面目。
那个散发着浅紫色的铜币,在老板的清理下也向这个世界发出了第一声呐喊。
“大明通宝-背工”,即背面有个工字,很明显这是一枚明朝的钱币。
但是又值多少钱呢,赵玉田一脸懵逼。
好赖他心里强大,面色未露分毫。
也许是懂行的人设已经立起来了,摊位老板也没有扯东扯西,而是直接了当的报了个价格,打算回收回去。
瞅着老板当开出的那一刻,肉疼的表情,赵玉田还是略微猜测了点的。
这么多假货,突然冒出来一个真货来,是不是作假的时候把真的掺和进来了。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这枚背工大明铜钱以15W的价格卖给了摊位老板。
这回可没有傻傻的用现金,而是找了个第三方公证,签了个合同,纳了税9493.2元,打款到银行卡,最终入账140506.8元。
赵玉田也不知道这价格本身是赚了还是亏了,但是对他和刘英总体来说是赚大了,可以放鞭炮的那种。
按老板的意思,这是一枚介乎于美品和极美品之间的好货。
赵玉田血赚,老板血亏。
亏到老板都没心思去放这个鞭炮了,转完账,就迫不及待地找人算账去了。
剩下刘英傻傻地看着玉田,不可置信道。
“玉田,这是真的吗,你打我一下看看疼不疼。”
“打是舍不得打的,亲倒是可以亲。”
说完,赵玉田就上嘴了,大嘴对小嘴,堵得是密不可分。
缠绵不分场合,不分时候,说来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