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进县城赚钱买车,摆摊卖蘑
次日,凌晨5点,天还蒙蒙亮,启明星还没有倒班,仍在天上挂着。
赵玉田已经和刘英踏上了进县城之路。
对于两人来说,县城并不陌生,往日里秋收送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尤其是我们玉田小朋友,还经历了一次断腿之痛。
按理来说,应该会对那个地方充满了恐惧才对。
其实不然,他的三世记忆清醒已经是在腿脚好个差不多了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那种切肤之痛,所以仅仅也只是有段痛苦的记忆而已。
至于为什么要起这么早,还是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在老城区城乡结合部。
那个地界啊,正处于城市、拆迁房、农房错综复杂的混杂区域。
既有城市居民,也有大量农村居民,还包括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
这里人口密集,每天都吸引着周边小商小贩扎堆,逐渐就发展成了集农副产品、瓜果蔬菜、服装饰品、旧货古玩等各种各样流动摊位的集散地。
再加上近些年城市道路等规划,拆迁房子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就兴起了”拆迁房拾荒者“的新兴行业。
大多情况下,这种房子会归属到某个单位,然后以单位的名义,内部将某栋或者某片房子分销给某个人和集体,以供其捡漏。
颇有些照搬国外仓储仓库拍卖的意思。
只是这里要比国外的更加惨烈和闹着玩。
而有的房产还游离在归属之外的,或者仍是原屋主的情况下,就会有一帮闲散拾荒者来进行拆迁屋淘宝。
但是这种就看这个度怎么把握了,要是锁着门的,还是不建议撬开去寻宝的。
那不叫寻,那叫偷,警察叔叔会自动找上门的。
所以,有的时候官不举民不纠,姑且算是个灰色行业吧!
赵玉田以前进城溜达的时候特意来溜达过,想赚几包烟钱。
咋说呢,当你看到可以去捡漏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很多人光顾过了。
去也就是一地鸡毛,脏兮兮的啥也没有。
偶尔幸运的是还能捡到一两个藏在泥土灰尘里的钢镚,几个没人要的破碗,也就算是聊以慰藉,不白来一趟了。
赵玉田一直猜测谢大脚的男人李福就是做这个生意的。
对外他说的是包工头,实际估计就是拾荒的。
只是去哪里拾,能不能赚钱,赵玉田倒是没有看到过。
因为摊位是流动的,随着拆迁边界的不断前移,摊位也在不断的拉长。
四十分钟过去,紧赶慢赶,早饭还没来得及吃。
在将近6点的时候,玉田的小厢货车终于赶到了三门子村,也就是当前的边界。
结果嘛,不言而喻,摊位已经排成一大溜了。
车里的刘英着急得很,恨不得快点下车占好位置。
毕竟她是第一回来,且还抱有着这么大的期望。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是没毛病的,不付出辛苦,哪来的收获。
就算张开腿,坐等收钱的人,也是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的好不!
所以赵玉田知道本就会如此,也就没啥好担心和懊恼的了。
效率他们搞不定,那就用质量来说话。
赵玉田将车辆开到摆摊的位置,停好车,沙楞利索的把除了要卖之外的家伙什都摆了出来,先圈定了一块范围。
“英子,你先搁这坐一会,位置站好,我去从头到尾溜一圈,看看都啥行情。”
赵玉田对刘英嘱咐道。
趁着还没咋上人,他打算按计划先把行情摸个差不多再说。
“嗯嗯,玉田你去吧,我肯定把位置占好了,谁也抢不走,”
刘英此时煞有介事的,就像揣了蛋的老母鸡似的,蹲在窝里就不出来了,看谁都像偷蛋的。
“哈哈,没事没事,等我回来哈。”赵玉田摸了摸刘英的脑瓜,笑着说道。
然后转身走了三十多个摊位,一个卖大肉包子的摊位前,先买了一份早餐送了回去。
不能让小哭包饿着肚子等哦,他可不想以饿哭了这么低级的方式欺负英子。
因为有着很强的目的在,赵玉田走马观花,特意去那些卖干货的摊位取取经。
在付出了半包烟的代价下,走访了十几家,终于还是让赵玉田心里有些谱了。
为了不让刘英等得太久以及出什么意外,赵玉田还是先往回走了。
等卖完了货,兜里有了钱的,再去旧货那一堆摊位逛逛。
他刚刚开了一下望气术,还是感受到了那边有些不一样的色彩。
大多数都是白板,少量灰色和黑色,还有那么一两个紫色。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啥意思,感觉跟树木的不一样,得看过对比过才可能了解。
如果要是按年限来区分的话,赵玉田可是要抓瞎了,毕竟不是年限越久才越值钱。
回到摊位,赵玉田耍了个坏,从摊子后面绕过,从刘英的背后来了个突然袭击。
“呀!”被双臂禁锢住的刘英,一瞬间有些懵了。
她还在认真的看着摊子,瞪大双眼傻乎乎地盯着左右。
没成想一双手就从眼睛左右两侧伸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她,可着实给她吓一跳,却又逃不掉。
“别着急,是我。”听到耳边的呼气和声音,让刘英从受惊变得心安了下来。
“呼呼,玉田,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刘英撅着嘴对玉田说道。
“你还以为?你还以为有哪个流氓来了呐?”
赵玉田旁若无人的和刘英亲密了起来,惹得旁边卖着水果的大娘频频看过来,偷笑着。
“切,不就是你这个流氓嘛。”
刘英红着脸蛋,攥住想要作怪的大手,斜了眼赵玉田看过来的目光说道。
“哼,先饶了你,等回去的,家法伺候。”赵玉田故作严肃的给刘英下了个旨意,等着回家领赏吧。
玩闹过后,开始干正事。
快接近7点了,摊子基本已经满员,人流量也已经初见规模。
赵玉田这才将车上要卖的干货篮子一一取下来,摆在了摊位上。
在家的时候已经按不同档次和种类分成了不同的篮子,以便于挑拣和售卖,还有一小袋子瑕疵品以待备用。
又支起了个醒目的大字招牌“玉田山货,只做精品”,以供那些眼神不好的人也能注意到。
写字的时候有个小插曲,山货写成了山炮,“玉田山炮”。
这还是出发的时候玉田娘不放心,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才发现的。
要不可丢大磕碜了。
兴许赵玉田对自己的认知就算如此,要不咋写的这么顺溜,一点都没看出来。
然后拿出一个喇叭,放出了录好的宣传语。
“玉田山货,独此一家,精品大红蘑,松蘑,榛蘑,蘑蘑都大,大到你不可想象;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啊!”
虽然听着有些不要脸,但是在这里可不讲究啥精神文明建设,能卖出去,能引流就是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