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三皇赐法,动身金鳌
三位圣皇高座,细察闻仲之身。
虽此时已归凡体,筋肉萎缩,垂垂老矣。
但额间仍悬天罚目,髯缠雷蛇纹。
面如重枣透紫芒,颧骨似刀劈斧凿,颌下美髯随风荡起,不怒自威,一身正气,真乃国之栋梁。
其未为皇,亦不行王道,却有国运加身,玄鸟庇护,正可为殷商之核,人族先师。
“闻仲,究竟发生何事,那陆压要追杀你至此处。”
闻仲浑身一震,知此事离奇,但为人族运,大商运,不得不禀。
将北海之事,前因后果,尽数理清,娓娓道出。
三位圣皇面色变化不止,轩辕圣皇更是拍案而起,对天怒斥。
“天道不公,欺吾人族甚也,那诸圣如此,难道不怕人道反噬,堕其圣人果位,将其打落深渊。”
此言既出,天外霎时传来阵阵雷音,虽是火云洞内屏蔽天机,却也引得天道注目。
“三弟慎言。”
伏羲圣皇面带肃容,其道八卦先知,异数降临不久,便有感人族将危。
行八卦天卜,虽未窥全貌,但也知晓天机三分,才有火云洞前以言相激,逼女娲圣人不再插手此劫之事。
“闻仲,你为人族,更是殷商太师,可愿舍身,为吾族争出一片天地。”
伏羲圣皇言语肃然,句句直入心间,闻仲闻言虎躯一震,伏拜叩首。
“闻仲愿舍吾身,为人族于大劫之中争得一线,护人皇道统,佑大商荣昌,即便身死,亦无怨无悔。”
三皇对视一眼,面露欣慰之色,齐齐开口。
“好,闻仲,你有赤子之心,铮铮傲骨,正可为人族先知之师,督人族之事,指引吾族破灭晦靡,傲立天地,不为他道所制。”
三皇同言,生为人道法旨,落于闻仲之身,为其正名,加诸人道伟力。
闻仲只觉身躯轻健,苍萎尽去,筋肉虬结,体内气血澎湃而起,涌动如大江大河,声声震耳,再回其年岁巅峰。
“闻仲遵圣皇法旨,谢三位圣皇赐,定不负圣皇所托,为吾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见三皇摇头。
“此还远远不足,你未见圣,不知圣人之威如倾天之势,吾等不及其万一也,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非是虚言,其之更甚也。”
闻仲闻言,浑身一紧,虽然识海之内散落后世之念,其重便为圣人为尊,无物可敌,但从三皇口中提及,其真相更为残酷。
“即便圣人不出,其下准圣,大罗之巅,大罗,太乙种种,亦不是你可匹敌,更何况如今你修为境界皆失,乃为凡体,其途悠悠,任重而道远。”
闻仲为截教三代弟子,也知天地有别,其日他不过修行五十载,便至地仙之巅,踌躇满志,师尊却言,他止步于此,再难寸进。
之后岁月,便是如此,无论其如何拼命修行,也未再有半点提升,此乃其之命数,不可逾越之鸿沟。
但此微薄之力,在大劫之中,只为灰灰,哪里有挣扎之力,闻仲心中冷然,再叩首道。
“弟子修为浅薄,如今更是坠入谷底,难动分毫,还请三位圣皇教闻仲,如何破局。”
“圣人虽不轻易出手,但见女娲圣人之态,怕是此劫若有偏斜,诸圣定然要下场击之,尔出身截教,当归师门,求通天道兄为你护持。”
“教主通天。”
闻仲脑海中浮现一道青衫剑影,洒脱不羁,独立天地之间,无拘无束,使人神往。
“正是,通天道兄德行高望,心系苍生,所谓有教无类,为世间万物截取遁去之一,留下生途,若知诸圣之谋,必不会袖手旁观。”
“闻仲这便回归金鳌岛,求师尊觐见教主。”
闻仲心系朝歌,焦急无比,生怕回去晚了,轩辕坟三妖祸害朝歌,致黎民受苦,诸侯反叛,大商暴政尽失人心,社稷动荡难平。
“不急,不急,此事吾心中有数,行卦为三,皆为平顺,当是那异数之变,为吾族留下一线生机。”
伏羲圣皇出言稳住心急如焚的闻仲,随后开口。
“既玄鸟将你驮至此处,正应你之天命所归,乃破劫之人,吾等也不可吝啬。
吾赐你先天八卦望气之法,助你测算吉凶,未有全谋,可避祸而行。”
说罢伏羲圣皇将手一指,先天八卦之影落于闻仲心间。
闻仲顿觉心思清明,灵台纯净,以往难决之事,瞬息便有应策,比其之前所学推衍之术,不知玄妙多少。
神农圣皇见此,轻笑一声。
“大兄如此,吾也不可藏私,闻仲,吾为你洗涤神瞳,感知其内雷行暴虐,虽有末法破妄之神异,但久行之下,肉身必有损伤,便赐你百草净身之法,修至高处,可成先天净体,只一转,便可消弭内祸,修行更可日行千里。”
随着神农圣皇一指,草木生机疯狂涌入闻仲之身,百草翠纹遍布体表,更有百草生机修复旧疴,使闻仲肉身焕发新生。
见二位兄长皆出手恩赐,轩辕圣皇摸遍全身,并无可赐下之物,随即将目光锁定身后轩辕纛旗,随手一扯,甩落闻仲之手。
“闻仲,此乃本皇昔日战蚩尤所立,轩辕纛旗,乃人族统战最高象征,可助你军心凝聚,战无不胜。”
想了一想,轩辕圣皇又觉不足,再开口道。
“有通天道兄在,神通道法,本皇便不班门弄斧,洞外有吾之神兵,黄帝戈,乃兵之极道,你可持之征战四方,为吾族荣光尽心。
至于轩辕剑,人主尚且德不配位,待得其德行有加,自会赐下,助其四海一统,江山稳固。”
诸般先天术法,人道重宝赐下,闻仲顿觉心绪激荡,难掩情殇,再次叩首。
“谢三位圣皇此,闻仲定为吾族先锋,战至天际,不殇莫回。”
三皇见闻仲如此,也是欣慰。
“正要如此,皆是为吾族永昌尽力,你且去吧,火云洞此番动作不小,怕是已被有心人盯上,你速归金鳌岛,求得通天道兄庇护,方可无碍。”
“闻仲遵法旨。”
闻仲起身正要离去,却又想起一事。
“三位圣皇,朝歌妖祸甚也,延及女娲娘娘,不知当如何处置。”
却见伏羲圣皇双目一厉,怒喝道。
“祸国之妖,竟敢动摇吾人族大统根基,动荡社稷,当尽屠之,至于女娲处,吾自有说法,闻仲,尔便放手去做,人族虽微,却还由不得他人如此霍乱。”
“遵圣皇法旨。”
得其所求,闻仲昂首出了火云洞,正见墨麒麟在外打转,声声哀鸣。
闻仲正愁如何去往金鳌岛,见墨麒麟寻主至此,顿时大喜,高呼一声。
“墨儿,来。”
墨麒麟见闻仲现身,雀跃不已,腾起卷云,便将闻仲驮于背上。
闻仲轻轻一拍硕大的墨麒麟头颅,来至黄帝戈处。
只见轩辕圣皇舞动,未知其之雄伟。
现细细观瞧,只见雄戈金黄,粗如婴孩手臂,其上纹雕人族鏖战之伟,柄尾处“定鼎九州”四枚古文篆字,令人望而生畏。
其锋锐利无铸,火云洞此等仙山洞府,金壁神岩亦可轻易扎透。
闻仲见之甚喜,双臂筋肉虬结,猛的将其拔起。
黄帝戈有感轩辕圣皇法旨,并未抵抗,落于闻仲之手。
顿时东海动荡,被其威所摄,只一挥,便破开汪洋百里。
“好神兵。”
闻仲手持黄帝戈,驱动墨麒麟,急急朝东海金鳌岛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