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434](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8/53365338/b_53365338.jpg)
第1章 再下西洋
永乐二十二年三月应天府奉天殿
雕龙金柱在晨光中泛着血色,礼部尚书王直的朝笏在青砖上磕出清脆回响。这位三朝老臣的额头紧贴冰凉的砖面,余光瞥见龙椅上垂落龙袍角正在微微震颤。
“暹罗国王将朕的诏书掷入火盆时,诸位卿家的脊梁可曾这般挺直过?“皇帝的声音像淬火的钢刀划过金銮殿,双眼扫过伏跪的朱紫百官,“礼部说该施仁德,户部称要省银钱——“
皇帝突然抓起案上的青花海兽纹笔洗砸向堂下,飞溅的瓷片在杨荣脚边绽开瓷花。“可曾有人想过!当蛮夷的唾沫星子溅在大明黄钺上时,可曾有顾及到大明的颜面?!大明的仁德就该蘸着他们的血来写!“
杨荣瞬间被冷汗浸透,他好似又嗅到了一股再熟悉不过的味道——那是三十年前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踏着建文旧臣的血泊走进这座大殿时,空气中飘荡的气息。
“陛下容禀!“郑和的皂靴碾过满地碎瓷,白鹇补子上的金线在穿堂风中忽明忽暗。这位身高九尺的航海正使展开《万国坤舆图》,斑驳的羊皮卷上朱砂标注的航线如同血管脉络:“三年前舰队归航时,满剌加海峡已聚集七十二艘佛郎机炮舰。若失去暹罗粮仓则......“
“阉宦安知国本!“户部尚书夏元吉突然暴起,象牙笏板直指郑和眉心,“你可知造一艘宝船要耗江南三府半年税银?可知一名船员一趟远行所需的物资价比等重白银?自我国开朝以来,历年征战,百姓劳顿,食难裹腹;并且户部已经亏损多年,无力支撑此次远航!还请陛下偃旗息鼓,修养民生,张扬陛下体恤下民的贤德!“
“呵“一声低沉的呵斥突然打断了夏尚书的上奏,永乐帝徐徐转头看向另一侧,“杨阁老,你也是这般意思么”皇帝一边说着一边走下龙椅,指着满朝文武说到:“朕大明正直强盛之期!而南洋小国屡次冒犯我大明王法,漠视先帝给予他们的恩惠,若朕姑息此事,朕何以面对先帝经营下的江山,古有强汉远诛匈奴,今我大明也要扬国威于西洋,立国威于万世!”
“郑和,朕令你再下西洋!扬大明国威予不服王教之蛮夷!”
“户部今年修缮新都的银两先挪用到舰队的远洋上!”
“臣领旨!”
奉天殿偏殿
鎏金蟠龙漏刻的水珠坠入银壶,子时三刻的声响惊醒了假寐的皇帝。他摩挲着郑和进献的麒麟角(长颈鹿的角),突然将案头《皇明祖训》掷向阴影,幽幽说道:“出来吧,道衍大师。“
鎏金蟠龙漏刻的水珠在寂静中发出碎玉般的声响,黑衣僧人从帷幔后转出,手中的青玉念珠泛着磷火般的幽光。皇帝的手指突然按住《皇明祖训》中“禁中官干政“的条目。阴影里的黑衣僧人发出夜枭般的低笑,青玉念珠碰撞声竟与漏刻滴水形成诡异的和鸣。
“陛下可知三宝此刻身在何处?三宝此刻正踏在归墟之眼上!“姚广孝枯瘦的手指划过坤舆图边缘的空白,“陛下可记得洪武二十三年,刘伯温为何要斩断长白山地脉?“
永乐帝的瞳孔骤然收缩。
“当年徐达将军北伐残元,在漠北冰层下挖出的不只是传国玉玺。“姚广孝的指甲在九宫图上划出纹路,“那块刻着'荧惑守心,龙归沧海'的陨铁,传闻此乃殷商时期上天降下之物,殷商车马兵器的突飞猛进便是遵照上天的指引打造,而后便横扫依赖这份秘笈而横扫大陆,那块陨铁先帝命宋国公埋在开元寺塔之下,而此塔毁于泉州港的那场大风暴之中,此后便下落不明,先皇若是已将此事告知伪帝,只怕陛下您的亲弟弟......“
“放肆!“皇帝猛地掀翻紫檀案几,麒麟角滚落到黑衣僧人脚边,断口处渗出粘稠的黑色液体。亲卫拔剑冲进来时,只看到满地散落的《河图洛书》残页和仍在晃动的九龙帷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