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竟是我义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军事会议!

曹渊深知屯田计划关乎自身在曹操阵营的未来,也影响着整个阵营的根基。

眼见计划受阻,他决定亲自调查,找出问题根源。

带着胡泽,曹渊来到屯田区域。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荒芜的田地像一片枯黄的海洋,杂草如同疯长的乱发,稀稀拉拉的麦苗在风中孱弱地摇晃。

本该辛勤劳作的士兵却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蹲在地上百无聊赖地拔着草根,有的干脆躺倒在地,鼾声震天。

曹渊皱起眉头,表情严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连日的暴雨发疯般倾盆而下,冲垮了田埂,淹没了刚刚播种的麦田。

曹渊心急如焚,他一面组织士兵抢修被毁坏的田地,一面还要安抚抱怨连连的士兵。

“这鬼天气,还种什么田!还不如回营睡觉!”一个士兵大声抱怨。

“就是,这屯田的活计,累死累活,还不如上阵杀敌痛快!”另一个士兵附和着,声音里透着烦躁。

他们对曹渊的指挥阳奉阴违,消极怠工。

此时,典韦闻讯赶来,他本就对曹渊心存芥蒂,见此情形,心中更加不满。

他大步走到曹渊面前,语气粗犷,“曹公子,你治军无方,竟然让士兵如此懈怠!”

曹渊强压怒火,心中却有许多想法在交织。

他想起自己曾经目睹百姓因饥荒而受苦,所以对屯田计划格外执着。

他也理解典韦是个直性子,只是不了解屯田的重要性。

但此时他没有辩解。

曹渊站在田埂上,雨水倾盆而下,他抽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天空,大声喊道:“我曹渊今日在此立誓,若不能让这片土地丰收,我愿以死谢罪!”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雨声中回荡。

然后他跳下田埂,亲自在泥泞中开始修复田埂。

他的这一举动震惊了所有士兵,包括典韦,大家都被他的决心所打动,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和曹渊劳作的声音。

他一边劳作一边讲述屯田对于整个军队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从战略层面到士兵们的切身利益。

“兄弟们,屯田能让我们有充足的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在战场上就不会挨饿,就能更有力气杀敌,我们的家人也能有饭吃啊。”

他的声音沉稳而诚恳。

士兵们被他的演讲和精神所打动,开始自发地跟随他劳作。

接着曹渊高声宣布:“凡参与屯田者,皆有重赏!表现优异者,赏钱十倍,另加十日休沐!”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士兵顿时安静下来,一个个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纷纷拿起农具,开始卖力地耕作。

与此同时,曹渊也找到了应对洪涝之灾的办法。

他指挥士兵修筑堤坝,疏通沟渠,既避免了农田被淹,又解决了灌溉问题。

曹操听闻此事,龙颜大悦,对曹渊的才干赞赏不已。

典韦也对曹渊刮目相看,之前的怀疑和不满也随之消散。

曹渊的威望在众人心中再次提升,屯田区域的气氛也变得积极向上,一片欣欣向荣。

荀彧站在田埂边,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屯田区,心中思绪万千。

他原本以为曹渊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年轻人,会在实际操作中碰壁,甚至主动放弃屯田计划。

然而,曹渊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巧妙地利用重赏激励士兵,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他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心中暗道:“或许,我之前对他有所误判……”

陈宫则站在田间,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曾对曹渊心存疑虑,担心他只是个哗众取宠之辈。

但如今,曹渊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

他不仅拥有新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成果。

这种领导才能,正是乱世之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陈宫走到曹渊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真诚:“曹公子,你做得很好。”

曹渊拱手道:“陈公过誉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然而,曹渊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屯田的成功只是第一步。

他继续追查暗中破坏的势力,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揪出了幕后黑手——当地几个豪强地主。

他们担心屯田会影响自身的利益,便暗中唆使流民破坏田地,散播谣言扰乱民心。

曹渊当机立断,联合当地官府和曹操的军队,将这些豪强一网打尽,并将他们的土地充公,用于屯田。

曹操得知此事后,对曹渊更加器重,拨给他更多的资源和人力,用于扩大屯田规模。

曹渊也不负众望,利用现代农业知识,改良土壤,他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能感觉到土壤的质地在他的手中逐渐变得松软。

他兴修水利,看着清澈的水流滋润着土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屯田区域一片繁荣,粮仓堆积如山,士兵们也更加拥戴曹渊,将他视为救星。

然而,曹渊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势力的注意。

在某个昏暗的房间里,几个黑影正围着一张桌子密谋。

“这曹渊,真是个眼中钉,肉中刺!”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

“必须除掉他!”另一个尖细的声音附和道。

“我已经派人潜入曹操阵营,伺机而动……”第三个阴沉的声音说道。

与此同时,曹操也开始考虑让曹渊参与更重要的军事事务。

一天晚上,曹渊正在灯下研究地图,胡泽匆匆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胡泽带来的消息让他心跳加速——曹操有意让他参与重要的军事事务。

这代表着认可,代表着他在这个乱世中真正站稳脚跟的机会。

然而,他的心中也涌起一丝不安,军事之事,关系重大,自己虽有一些见解,可真的能担此大任吗?

但他知道,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他必须抓住。

然而,当曹渊真正踏入军事会议的营帐时,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支持与鼓励。

荀彧等谋士投来的目光,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他们承认曹渊在屯田上的功绩,但军事并非儿戏,岂能容许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