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另一条路
颤抖着手,荆允中一把扯开了锦囊,面前再次跪地的群众,纷纷只能等待着荆允中的宣读。
王仙芝着急的冲上前去却因力竭被其亲卫架住,随着百姓们空洞的眼神目光一滞。
“还是来了…”
拿出密函,一眼扫过,荆允中刚要开口却表情凝固了下来。
从狂喜,到惊惧。
“濮州刺史,荆允中,疏悉礼仪,懈怠不工,不思敬仪。”
“罚除名,流欢州。”
纸张飘落,荆允中浑身无力的跌坐在地上。
这太诡异了,圣人判罚,看来是经过了三省。
只是自己此间事情,怎会被远在长安的圣人知晓如此迅速…
纸张飘落至李封手中,定睛一看,李封看着失魂落魄的荆允中放声大笑。
恶人自有天收!虽说难以让其判处死刑,但这样的结果,宣宗皇帝很明显已知晓濮州灾事。
“濮州刺史荆允中…罚除名!流欢州!”
李封无力的站了起来,大声宣读道。
一语出,几乎是点燃了所有百姓。
“万岁!”
百姓匍匐,毕恭毕敬的行礼。朝堂甚远,百姓不懂其间复杂,也不知这乱世将临。
但此刻圣人恩泽遥传,大唐威信散布,自是五体投地。
抹了一把嘴角殷红的血迹,王仙芝和李封相视一笑,他们已经尽力,剩下的便由官家自来处理了。
…
濮州灾后处理非常迅速,连李封也不由得得感叹一句。
即使是晚唐也终归还是这大唐,没有其中阻挠,在较为完善的救灾体系下,还是非常迅速的开始慢慢恢复。
这几日李封一直在王仙芝家中休养,徐立见过李封后回了洛阳,留下几位弟兄伴着李封回归后,便自行去准备下一场生意。
这些日子的相处,李封也愈加对王仙芝这位少年郎生出别样的情绪。
李封十指以及身上多处涂着乌黑的草药,浓烈的气味逼的他不停的皱眉。
但是话说回来,这方子着实不错,治疗伤口效果极佳。
果然中医还是没有完完全全的传下去啊...
李封在心中暗叹了一声,随即看着眼前人躺在床榻上回想着史书所写。
“乾符二年,王仙芝于濮州发布檄文率军起义。”
“乾符三年,唐军同义军战于沂州城下,大胜,唐僖宗下诏除官,以招谕之。”
历此一场,他终究想不明白如此身手了得,义气非凡的少年郎为何会在起义后期如此偏向所谓招安。
“乾符五年…义军被…包围于黄梅,王仙芝战死。”
看着眼前笨拙的煎药,被烟呛的睁不开眼的人,李封长出了一口气。
不论他之后经历了什么,李封也不能让结局朝这个方向走去。
毕竟他也不是百度百科,实在是想不起来何人将其包围,但自己既然受其恩,如何能让起义军的悲剧重演。
“王兄,如今这年头官府严厉打击私盐的贩卖,你这般好身手,何不谋个更好的营生?”
李封试探性的问道,王仙芝此后如此偏向招安最终导致起义军力量分裂绝非无故。
王仙芝被烟熏的不停摆着手,听到李封的话,没有立即作答。
“世道所迫,没有仕途出路,只能如此了。早年间我到处拜师习得一身武艺,相邻有贫者我便接纳他们一同贩盐。”
端来了药汤,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二人相识多日,但还未有交过心。
李封能够感受到,古人在这般感情上比现代人更加的纯粹,不然也不会直接开口。
看了眼床榻上的李封,王仙芝抿了抿嘴,二人怎么说也算得上生死之交了,他也不再隐瞒些什么。
“阿爷阿娘走的早,我靠着他们留下的生意也勉强过活。”
“为儿者,却未能尽孝,实乃我一生之憾。”
李封静静听着,炉子上的火已经熄灭,任由微风吹拂而过,带起一阵烟尘。
此番言语,李封已猜出了个大半。
而王仙芝至今难忘自己前去拜师之际,阿爷嘱咐他的最后一番话。
“儿啊,你要为发愤而去,力图上进。”
“倘若日后能得一官半职,也回得家来看望我二老一看。”
“若我二人命小福薄,下世去了,儿也买上几陌纸钱,告我二人一声…”
…
只是一直低着头,王仙芝说完后一语不发。
李封心头一紧,鼻子一阵酸楚。
来到这个世界半月有余,奔走于各种事件,此刻真想起自己生身父母,他难掩思念。
父母命,虽大多千篇一律,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但又未尝不是为儿女所图。
一口喝完手中还有些许温热的药汤,李封将手搭在了王仙芝的肩上。
他也有些想家,不知待此身化作枯骨,自己还能否回去尽孝…
可如今还有太多的谜题等着他,更有这将危的时代等其作为。
此间事了,李封准备着手开始调查黑衣人身份,以及他一直觉得奇怪的老爹。
这李固守的生身父亲和周身的环境总给他一种迷雾感难以把握。
眼见王仙芝从追思中走出,李封也明白了一些原委,便笑了一笑,转移话题道:“不知王兄觉得,我何时可以开始习武。”
“待身体好些,便可开始了。”
李封自知在这世道奔走,没点武力防身那可是极其的鸡肋,这里毕竟不是现代的法治社会,普遍素养较高,也没有真理武器。
哪怕是遇到几个山匪,自己都有被撕票的可能。
伸展了一下筋骨,李封又疼的龇牙咧嘴了一阵,伤筋动骨一百天,自己又遭遇牢狱之灾,怕是还得休养几天…
李封识趣的不再多动,开始闭目养神,思考起那条要带着王仙芝走的另一条路。
如今处大中年间,毕竟宣宗也还贤明,只是大唐的颓势并非一朝一君可以恢复,宣宗又没有几年可以活了...
到时天下依旧大乱,起义军四起,藩镇将领自顾不暇,李封能带着王仙芝,但历史的洪流非一人可以阻挡,黄巢恐依旧会发动起义,攻陷长安。
无论自己是身处官场或是在战争前线,都还得看王仙芝心中所想,方可明白他将来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