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第二帝国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05/53097905/b_53097905.jpg)
第62章 大明银行
“怎么回事?这国营商店怎么还没开门?”
“都踏马日上三竿了,好歹开开门吧。”
“求求你了……”
见都快午时了,也不见大明国营商店大门打开,商人们只好垂头丧气的离开。
哦,对了,大明国营商店是陛下的产业。
陛下从天庭进货的物品都通过大明国营商店专卖,只批发给商人零售,要么就是对百姓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
当然,商人贩卖国营商店的物资必须按照大明国营商店指定的市场价贩卖,也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才行。
否则,罚款大大滴有!
再犯,那就是取消资格。
顶格就是注入恩情了!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商人们准备先去吃午饭,下午再来蹲守。
当然,还是有几个不死心的商人啃着干粮,就蹲守在国营商店的大门口。
这时突然国营商店的大门打开了,本来准备离去的商人们也蜂拥赶了回来,整个国营商店可以说是门庭若市。
只见国营商店的孙管事扯着嗓子喊道:
“大家安静一点,今天国营商店放货了。”
商人们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
终于来生意了!
这些商人的规模都不大,一人买个几千两几百两银子的货物,然后转运到浙江其他的市县贩卖或者是冒险把货物高价走私到伪清统治区。
一钱的价格拉到其他市县,那至少卖两钱。
要是走私到伪清,虽然要上下其手,但也能卖个二三两,利润足足有十倍!
那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再加上大明光之国鼓励发展工商业,沿途没有任何的关卡,除了商税较重。
而且大明还很安全,几乎没有拦路打劫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门生意那就是抢到货物那就是赚到。
当然也有大商人想要一口气吃下所有的商品,不过却被国营商店拒绝。
按照陛下的话来说,要给更多人机会,不能让一个人或者一少部分人把咱的好处都给吃完了,这不公平。
所有商人,都根据表现有一定的限购数量,各个地区的价格也不一样。
这时,国营商店的孙管事又说道:
“不过所有的货物都得用纸币结算,不仅是今天还是以后,国营商店只认纸币,不认银子,你们得到新开的大明银行,把银子金子兑换成等值货币。”
商人们顿时疑惑了起来,这国营商店是疯了吗?
连银子都不要,还有,这纸币是什么东西?
难道?
有些熟读历史的商人一下子就面色突变……
当即便有商人问道:
“孙管事,请问这纸币是?”
孙管事回答道:
“纸币是陛下的大明银行发行的一种新货币,你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银票,当然,你们要到伪清走私的话,凭票兑换银子,或者是直接用票都行。”
紧接着,孙管事一脸严肃,又正色道:
“陛下说过了,消费一定要用纸币。
根据陛下的最高指示,以后不仅是国营商店的货物,还是整个大明的税收,我们都只收纸币,不收银子。”
不过诸位也不用担心,陛下发行纸币只是为了方便交易,和银子可以一比一进行随时兑换,不碍事的。”
“大明宝钞”顿时出现在商人们的脑海里。
大明宝钞是洪武年间发行的一种纸币,只是不知道要有储备银才能印制,就肆无忌惮的印制导致宝钞迅速贬值。
不过,大明宝钞可谓是贯通整个大明,后来的大明宝钞几乎相当于废纸。
不过却被朱老八和朱小四拿来给官员发俸禄。
再往前几百年,就是大宋的交子和大元的至元钞、中统钞了,反正都崩了。
纸币的信誉,在华夏大地一直都不高。
孙管事也不给商人们解释太多,有的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
“好了,下午就开始出布,记得只能用纸币结算。”
说完孙管事就转身进了国营商店大门,留下门外一众商人面面相觑。
终于有商人忍不住问道,
“这纸币真的能当钱用?不会又是大明宝钞吧?”
有商人回应道。
“应该不会吧,陛下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对我等商人也是比较照顾的。”
不过还是有人说道:
“大家都知道,我们干的都是小本生意,要是这纸币不靠谱,那可就血本无归了。”
商人们顿时议论纷纷。
最后有人侃侃而谈:
“我觉得你们杞人忧天了,这孙管事说了只能用纸币买布,我们用银子换成纸币来买布,然后拿到外地和伪清统治区去卖,卖回来还是银子。
这纸币说白了,又没有砸到我们的手里,我不知道你们担心个什么?
只是要注意,一次不要兑换太多,不要在身上留下太多纸币,我们就完全没有风险。”
大家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商人们顾不得吃午饭纷纷赶往大明银行换纸币。
当然还是有商人比较谨慎,宁愿不赚这次钱,也得先让其他人去试一试水。
当即便有商人赶到新开设的大明银行,对于这个大明银行商人们只是有所耳闻,但是今天这才是第一次上门打交道。
只见一个掌柜亲切的接见了众人,将众人引入后堂,招来茶水糕点招待。
待商人们休息了片刻,掌柜才开口说道:
“欢迎诸位光临大明银行,现在由东方某来给诸位介绍一下大明钱庄。”
商人只想换纸币,才不想听你介绍什么银行。
不过,听说这是陛下新开设的产业,商人们只能按捺住躁动的心倾听。
只见东方掌柜说道,
“大明银行是百姓的,陛下亲自下令成立的银行,大明银行钱庄的宗旨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服务天下百姓。
目前大明银行钱庄已经在全浙江都开有分店,并且会尽快铺向华夏大地。”
这时,东方掌柜很快就谈起了用途:
“大明银行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兑换纸币,异地存取银子和紧急贷款等等。”
“比如说,你们有1万两银子在杭州,但是你们即将前往处州做生意,杭州处州相隔数百里,若是带上如此多的银子肯定不方便,也是平白增加成本。”
“此时你可在杭州的大明银行将银子兑换成纸币,然后到了处州拿出纸币在处州的大明银行兑换出银子。
而且,我们这里跟那些晋商徽商的钱庄不一样,这其中没有手续费,但是你却免了长途跋涉,携带大量银钱的风险。”
商人们顿时点点头,确实携带大量银子出门不安全,虽然有徽商晋商的票子,但手续费什么的又太贵。
自己带银子的话,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银子还很重,运输也是一个麻烦,要是兑换出纸币走南闯北就方便多。
好处是多多,但是爷们可不会轻易尝试。
这里面的风险可不小,万一被黑了,找谁去说理?
难道要找陛下当面对峙吃紫菜蛋花汤?
看着众人都不怎么感兴趣的样子,东方掌柜笑了笑,一脸温和地说道
“我知道大家今天都是来兑换纸币购买国营商店的货物的,那我就不多废话了,马上安排给诸位兑换纸币。
只是希望诸位以后多支持支持大明银行,要知道这可是陛下金口玉言成立的银行,可不会黑大家的钱。”
最后,东方掌柜又是一脸虔诚的模样:
“陛下的名声在浙江如何,想必大家都心里有数。”
陛下的名声在百姓心里肯定是顶呱呱的,但是在士绅的眼里就不怎么样了。
对于商人来说,陛下的名声是不错。鼓励工商业,支持商业发展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但目前还不值得信任。
随即,掌柜安排人给一众商人兑换纸币。
这种纸币,目前就一钱,二钱,五钱,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和一百两等十种面额。
钱的纸币只有巴掌大,上面的纹路是绿色的,两的纸币要稍微大一点,上面的纹路是蓝色的,一百两的最大,上面的纹路是熟悉的红色。
和银票有点像,但是又不像。
最上面还写着大明银行四个大字,然后往下一点就是数额,然后就是一个人的头像。
最下面又有凭票兑换这四个稍小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