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解签?解元

虽未丢弃,却也心生戒备,复请名医查验,确认药物无虞,并借机将府中上下彻底搜查一番。...

此乃家族内务,族长非庸才,林祥未能探得更多消息。然而,不久后,薛家却主动送来消息,言及确实有所发现。

林祥闻讯,心中大悦。他虽不知癞头和尚对薛家究竟有何图谋,但显然已搅乱了其部分计划。

如今,林祥即将离开金陵,决定再做最后一次试探。

原著中,癞头和尚曾现身于林家与贾家,如今他们再次出现,若此地与癞头和尚等人有所关联,或许会有所行动。

于是,漫步间,林祥忽生雅兴,命人取来笔墨,欲绘那探出墙头的树枝。

贾琏不解道:“你何时对风景画产生了兴趣?我少见你执笔,却总见你在画人像。”

林祥淡然一笑:“往日繁忙,无暇他顾。”

贾琏笑道:“那你画吧,我继续走走。”他对绘画无甚兴趣,两人遂自然分开。

分开后,林祥得以清静,而贾琏却被求签所吸引,也抽了一支,却是大凶之兆。

签文晦涩难懂,他心中不安,便去寻大师解签。大师解签如神,令他信服。

贾琏因此忧心忡忡,担心回京之路不顺。按签文所示,他回京后将面临更多“霉运”,皆因有小人暗中作梗。

他问解签大师如何应对,大师却只是微笑不语,称天机不可泄露。无论他如何追问,大师皆守口如瓶。

林祥在一旁听着贾琏的抱怨,嘴角却泛起一丝笑意。

他心中暗想,或许这并非大师真有神通,而是他们早已对贾琏的情况了如指掌。若按他们一贯的作风,接下来恐怕就是“破财消灾”了。只要银两足够,天机自然可泄。显然,贾琏的“诚意”还不够。

他们并不着急,知道贾琏吃了苦头后,自会明白此地的重要性,届时定会再来。

想到这里,林祥轻拍贾琏的肩膀:“车到山前必有路,无须过虑。”

贾琏苦笑道:“若能走捷径,谁又愿绕远路?”

虽已做好回京面对一切的心理准备,但每当想起,贾琏仍不禁叹息。此事无法逃避,他终将面对。他亦不愿逃避,再逃下去,或许连侯府继承人的身份都将不保。

最终,贾琏乘船北上,林祥则返回扬州。他决定此后不再远行,全力备考今年的秋闱。

原本秋闱应在明年,但恰逢皇上六十大寿,特开恩科,增设秋闱与春闱,为秀才与举人再添一次机遇。

皇上五十大寿时也曾加开恩科,此次众人皆不感意外,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应考。

林祥留下人手暗中监视寺庙,自己则返回扬州,闭门苦读。而回到京城的贾琏,则受到了家人的热烈欢迎,老太太更是亲手递给他一千两银票作为鼓励。

这笔意外之财让贾琏胆气倍增,因此在向贾赦提出请求时,他不仅索要了那十几名护卫,还贪心地想要一个小庄子及庄上的人手。理由嘛,自然是他荣升童生的嘉奖,还有之前受惊的补偿!

贾赦听闻他的要求,目光如炬,紧盯着他,直盯得贾琏心头发虚,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开玩笑。然而,贾赦竟意外地松了口,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护卫可以给你,庄子也并非不可,但明年你若能考上秀才,我便赐你一个庄子,而且任你挑选好的。”

贾琏心中暗自嘀咕:“这不是明摆着吊人胃口吗?”

可他又怎能抵挡住这诱惑呢?

贾琏无法抗拒。

这分明是个阳谋。

后来,林祥收到了贾琏的回信,信中详述了他回家后的丰厚收获,以及他下定决心,再苦读一年,明年参加院试,力争一举夺得秀才功名。信末,贾琏又提了一笔:“家中一切安好,二老爷对我依旧和蔼可亲,二太太也对我笑容满面。”

此处,信纸上多了一个墨点,显然是他写到此处时稍作停顿,“珠大哥将参加今年的秋闱,二老爷二太太都盼着他能夺魁,珠大哥自己也心怀壮志,他日夜苦读,夜深了烛火仍亮,我也盼着他能高中。”

这句话,蕴含了诸多信息。

以往他提及贾政和王氏时,总是随着贾珠的称呼,直接唤他们为老爷太太,而称自己的父亲为大老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二房的孩子。如今,他的称呼前多了几分正式,加了个“二”字。

再说贾珠那边,他如今勤奋读书,贾政和王氏给了他不小的压力,贾珠自己也是压力山大。信中虽未提及他是否知晓贾琏的那些“不幸遭遇”,但在这关键时刻,林祥推测他应该是毫不知情的。

如今轮到贾珠参加科举,贾琏非但没有盼着他倒霉,反而衷心盼着他能高中。在这方面,他的胸襟远超某些人。

读着读着,林祥不禁叹了口气。贾珠上次因房屋漏雨而生病落榜,这次他虽刻苦异常,但应该会格外注意这方面,不会再重蹈覆辙了吧?

林祥给贾琏书信一封后,便不再分心他顾。

他全身心投入到秋闱的备考之中。

虽对及第抱有信心,但他的雄心远不止于此,更渴望能名列前茅。

他深知天下英才辈出,从不敢有丝毫轻敌之意。

过目成诵之才虽稀,但在茫茫人海中总能寻得一二,他自知并非孤例。

贾敏见儿子手不释卷,便下令家中需保持宁静,每日膳食更是精心安排,只求儿子能安心备考,还叮嘱女儿:“玉儿,这段时日莫要打扰你哥哥,他要专心攻读,以备秋闱。”

黛玉深知秋闱之重,“母亲放心,玉儿定不会扰了哥哥。”

她虽不扰哥哥,却也愿伴其左右,于书房一隅,一书一茶,便能静坐半晌。

她的才智同样出众,贾敏见此情景,不禁忆起夫君曾言,若黛玉为男儿,定也是读书的好苗子,如今虽为女子,其才华亦不可辜负。

昔年,贾敏之父亦曾有过类似感慨,虽憾其为女身,但仍聘名师教导,未出阁时,她已是京城闻名的才女。

婚后与夫君恩爱有加,所学之书功不可没。

如今女儿亦承其才,作为母亲,贾敏自是全力支持。

此番秋闱,不仅有林祥、贾珠,还有林焜、林焕同往。

二人虽中举希望不大,却也欲试水深浅。

加恩科不影响常规科举,今年之后,明年秋闱依旧,此番不成,明年尚可再战。

多年来,他们书信往来频繁,林祥此番归乡,三人并无生疏之感。

然此时并非增进情谊之时,相聚片刻,交流了可能的考题与主考信息后,便各自归家,按部就班地复习。

众人皆在竭尽全力。

林焜、林焕即便自知中举希望渺茫,亦不轻言放弃。

秋闱定于八月,共三场,林祥运气尚佳,入贡院后分得佳位,非臭号,且无漏雨之虞,开局顺利。

即便如此,九天三场下来,他走出贡院时步伐也显虚浮。

此次天公作美,无雨,但烈日炎炎也有其弊,加剧了臭号之苦,加之邻座考生腹泻,林祥听力敏锐,此时反成煎熬。如今考试结束,他走出考场,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重生一般。

青石迎上前来,搀扶着他:“少爷,感觉如何?马车已备好,还有大夫在车内等候。”

王越仍在广州随传教士学医,这位大夫是从医馆特请的。

大夫为他诊脉,无恙,只是略显疲惫,回去沐浴更衣,好生歇息便可恢复。

青石闻讯,笑送大夫离去,大夫刚下马车,便被旁人拉住:“大夫,快看看我家公子,他昏倒了!”

“快瞧瞧我儿子,他高烧不退!”

“大夫、大夫……”

望着这些焦急的家属,青石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家少爷安然无恙。

林祥归家后沐浴更衣,简单用餐,便沉沉睡去。

在贡院的日子里,前几日尚好,最后一场却难以安睡,邻座腹泻之人动静实在太大。

待他醒来,林焜、林焕已带着默写的试卷在花厅等候。

“你们怎来得如此之早,我刚起。”

林焜面露苦色,叹道:“这一夜辗转难眠,试题怎地如此艰涩?”

他将此次秋闱试卷与往昔对比,确认此次最为棘手。

答题不尽人意,故而归家后难以安寝,梦中惊醒,索性早起,前来与林祥对答案,以求心中释然。

林焕亦有同感,叹息道:“我等参加乡试,终究还是力有不逮。”

与此同时,金陵的贾珠步出贡院便病倒了。

此番较之上回略有好转,虽然后续亦染病,但仅是咳嗽,未至发热昏迷。

他凭借药油提神,勉强考完全程,发挥如常。考试结束,走出考场,心中一松,随即晕倒,高热不退。

贡院外等候的贾家人早有预备,大夫即刻上前诊治。

然而此次病情凶猛,贾珠反复发热七日,大夫一度犹豫不决,生怕他无法挺过,又请名医会诊,高热才得消退。

所幸考试已毕,贾珠可安心休养。

然心中仍难平静,等待成绩的日子漫长难熬,他如坐针毡,不知那悬而未决的结果将何去何从。

林祥同样在等待成绩,期间偶遇甄老爷。

甄老爷惜才,得知林祥身份后热情相待,谈经论典间提及些许古籍,林祥未曾涉猎,便顺势提出借阅,甄老爷欣然应允。

于是林祥时隔多年再次前往甄府做客,得见眉心点有胭脂痣的甄英莲。

她伴于父母身旁,活泼可爱,备受甄老爷与封氏宠爱。

见到林祥,她藏于封氏身后略显羞涩,被封氏疼爱地轻拍后,乖乖上前行礼。

一晃多年,回想起年幼时的初次遇见,如今却也生疏了。

她比黛玉年长两岁,林祥见她如今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仿佛看到了与原著命运迥异的黛玉,对她倍感亲切。甄老爷含笑旁观,带林祥前往书房借书时极为慷慨。

他膝下仅有一女,无兄弟扶持,平日里广结善缘,期盼日后能有一二回馈,助女儿一生顺遂。

父母为子女,计之深远。

在甄老爷的书房,林祥见到了许多林家所无的古籍,皆是甄家祖传之宝。

甄府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家底殷实。无兄弟相帮,独女一人,引人觊觎也不足为奇。

然那背后算计之人,自葫芦庙失火后便销声匿迹,因怕暴露,对甄家弃之如敝屣。

他派人监视甄府,却一无所获。

借书数册后,待归还之时,便是揭榜之日。

报喜的差役满面春风:“恭喜贵府林祥老爷高中解元!”

即便林祥年岁尚小,外人称呼时已自觉加上“老爷”二字。

举人已半只脚踏入仕途,即便此后不再科举,亦有为官之资。

常言道:穷秀才,富举人。

举人不仅具备为官资格,还能减免部分赋税。即便考中后不从政,也可接受他人投靠,开设私塾亦能吸引众多学子,生计无忧。

“同喜同喜!”青石笑得合不拢嘴,递给报喜差役一个大红封,差役喜笑颜开,好话连篇,不枉他抢得为这位解元老爷报喜的差事。

此间动静引来众人围观,每道一声恭喜,便能获得一枚铜钱与一把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