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登临
嬴子婴闻言神色一震:“还请先生指点。”
“忠臣可不一定只在朝堂,大王杀死的那些官员是赵高的人,而不是大秦的官员。”陈显若有所指。
赢子婴疑惑:“先生指的是…”
他话还没完全说出口,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神顿时一亮:“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多谢先生指点!”
陈显摆摆手:“大王早晚会想起此事,我只是提前点醒大王罢了。”
“大王也不必担心我会离开,尽可以去做该做的事情。”他又补充了一句。
“是子婴气度小了。”嬴子婴也承认了自己刚才担忧陈显离去的想法。
“大王,回去吧,最重要的事还没做呢。”陈显笑了笑。
如今奸臣已死,最重要的事当然就是让嬴子婴登基,真正统领大秦。
如果只是秦王的身份,嬴子婴始终是难以服众的,更何况还是一个被赵高推上位的秦王。
但如果登基称帝就完全不一样了。
嬴子婴杀了赵高再称帝,这足以对天下人说明他不再是一个傀儡,而是用自己的手段成了大秦帝王。
这也是为什么嬴子婴要主动说出是他亲自手刃了赵高这种话。
这事还是陈显给嬴子婴提的建议,为的就得改变历史轨迹。
历史上是韩谈杀了赵高,现在变成了嬴子婴手刃赵高。
至于弑师骂名这方面,嬴子婴自己也考虑过了,他选择承担这份骂名。
陈显现在还记得当时嬴子婴的话:只要能重振大秦,即便被天下人所骂又如何?
所以对于嬴子婴,陈显还是相当敬佩的,历来上位者,无人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嬴子婴却是个例外。
想着,陈显跟着嬴子婴重新回到了朝堂。
那满地残尸此刻正被士兵不断往外搬运,地面被血液铺满,看上去异常骇人。
陈显暗自咂舌,那股不适感又涌了上来,他用了不少力气才将其压下。
陈显也没有想到会死这么多人,其实当时他给赢子婴的建议是杀一批,震慑一批。
毕竟那些丢掉性命的官员中,不乏有为了生存而不得已附势之人,结果嬴子婴全都给杀了,只剩下了那些真正的忠臣。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陈显自然也不会去再多言,只要不会影响大势就行。
至于官员不足的问题,陈显早就想好了对策,刚才也已经提醒告知过嬴子婴了。
在嬴子婴上位前,赵高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很多忠贞官员进行打压,其中有很多忠臣都他弄到了一个地方——刑牢。
始皇驾崩没多久时,朝中还是有很多忠臣的,他们看不惯赵高和李斯摆弄朝政,便与他们针锋相对,赵高李斯不好把这些人全杀了,就把他们关进了大牢。
最终,只有一些根基实在太深的官员,也就是现在朝中仅存的这十多人,还能好端端的站在朝堂上。
赵高之所以没动他们,一是因为这十多人在咸阳的根基太过雄厚,动了很可能会引出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因为这些人对抗赵高的方式比较隐匿,赵高抓不住他们的把柄。
陈显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大牢里关的基本都是大秦忠臣,只要嬴子婴能说服他们,便能直接启用这些人。
至于能不能说动他们,陈显还是比较相信嬴子婴的能力的。
这时,已经重新走到龙椅前的嬴子婴突然出声:“诸位。”
收回思绪,陈显看了过去。
朝堂内的尸体基本都已经挪走,士兵也退到了殿外,只剩下了血迹还没清理,不过已经没人在意。
“始皇在位时曾言,要将大秦传至千秋万代,然始皇身殒后,却有奸人弄权,妄想分裂大秦,今奸恶已除,大秦重回正道,但大秦仍旧处于危机,不可一日无主,诸位觉得该如何?”嬴子婴看着殿内众人开口问道。
那十多名官员听出了他的意思,无非是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登基称帝。
若是放在今日以前,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甚至还会明里暗里的反对,当初赵高扶嬴子婴做秦王的时候他们就曾施加阻力。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已经决定要辅佐嬴子婴,自然不会再有所保留,这是他们最后的气运:“大王体内本就流着皇室之血,现如今又亲自手刃奸人,国主之位自然非大王不可!”
嬴子婴得到明确支持,眉眼一松:“子婴本无能,但大秦现在确实需要一个主事人……”
……
大秦历十四年末,继赵高死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位被赵高扶上位的傀儡秦三世登临帝位,并昭告天下。
没有开坛焚香,也没有登岳祭天,甚至连龙袍都是赶制的,嬴子婴就这么成了大秦的第三任皇帝,而不再是那个徒有虚名的秦王。
……
咸阳东,距城门约二十里处,一队车马正顶着烈日前行。
这队车马由两辆马车和十多个男子组成,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小型商队。
马车上的人打扮各异,有穿着精细衣物的商人,也有一身粗布麻衣的劳力,还有个书生打扮正捧着一本书看的年轻人。
“大人,我们就这么过去,会不会太明显了?”靠前的马车上,一名背着布包的商人小声对一旁的书生问道。
他问话的语气很小心,似乎是怕打扰到了书生。
“非也,明目张胆的过去,他们才会放松警惕。”书生手里拿着一本书籍观看,闻言目不转睛的轻声回应。
“还有,不要叫大人。”他又随口补充了一句。
“是小的…是我疏忽了。”布包商人歉意道。
“嗯,一会儿接近咸阳后,留些人在外面,若是有异常,马上回去汇报。”书生淡淡的点了点头。
他说话时自带一股慵懒的气息,口中话语似乎都只是随口说出。
但在场所有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无比尊敬,没有一人敢反驳他的话。
车队在距离咸阳东门还有两里地时逐渐慢了下来,不是他们想放慢速度,而是遇到了不间断的盘查。
每接近城门一些距离,便会有士兵对他们进行盘查。
不止是他们,所有想要进城的人几乎都是这个流程。
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咸阳几乎已经成为了大秦最后一道防线,秦国不得不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