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格式塔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完形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格式塔疗法理论介绍

第1章 格式塔疗法概述

格式塔疗法的核心理念

这是一本旨在介绍格式塔疗法实践应用的书,但在开始介绍实操内容之前,我们希望学习者能够对格式塔疗法的理论框架有所了解,以此作为开展实践工作的基础。不过,用简短的文字介绍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格式塔疗法作为一种遵循整体论的整合疗法,吸收并整合了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整体论与场论、禅宗与东方哲学等诸多理论流派的内容,并将它们交融为一个新的整体,形成一套相互交织的网状理论体系。如果像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那样将格式塔疗法拆分成一个个组成部分来介绍,就会破坏其原有的整体性,失去这个理论框架作为一个完整格式塔的美感和精髓。而如果选择保留整体性,就必然会牺牲逻辑上的清晰度。另一方面,从标志格式塔疗法创立的第一本书《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Gestalt Therapy: Excitement and Growth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到后来的大部分理论著作,都采用了格式塔心理学和场论所特有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与日常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导致这些书读起来比较抽象、难懂,不容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但在应用层面,格式塔疗法是一种极为贴近实际的体验性方法,格式塔的形成和破坏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因此,这种疗法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们去践行。

所以,我们的挑战在于,如何既尽量保留格式塔疗法的原汁原味,又让理论介绍部分通俗易懂。对于第一个难点,我们仍然会采用整体论的结构,这样才能保留格式塔理论的原貌。对于第二个难点,我们会放弃格式塔传统的语言体系,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介绍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希望学习者可以在充分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基础上,对格式塔疗法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景。

生命观与人性观

首先,请你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在绚烂多姿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无拘无束地畅游着,仿佛跳着自在的舞蹈。其中有一只美丽的水母,它的身体由顶部透明的、琉璃般的伞状凝胶体和底部的无数条触须组成,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它在水流的推动下一张一翕地优雅起舞。在每一次律动中,它的整个身体都协调而流畅地展开再收缩,曼妙的触手感知着深海的温度和气息,同时推动着自己灵活地移动,去寻找美味的食物,或者躲避危险的天敌。

水母就这样自由自在地徜徉着去探索每一寸海洋,同时用自己身体的运动调谐着水流的韵律。水母自身散发的荧光也犹如一盏精致的灯笼,使深海不再是一片无边的黑暗,而是成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这幅深海水母的图景很好地体现了格式塔疗法的生命观。格式塔疗法认为,地球上所有具有生命的个体都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的人类,都遵循着同样的生命规律: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依存,在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从环境中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成长、成熟逐渐过渡到衰老,直到生命的尽头。水母用自己的身体形态完美地诠释了在扩张与收缩之间往复循环的生命历程,这在人类身上体现为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肺部的呼气与吸气、肌肉的紧绷与放松、神经系统的兴奋与平静。这不仅存在于身体层面,也存在于心理和社会层面。心理学的英文单词“psychology”的前半部分源自希腊语的“psyche”一词,意思是“灵魂”,原意是“有活力的呼吸”。古希腊人相信灵魂承载着个体内在生命的气息,会在他死亡的同时离去。[1]

整体论和场论的思想在此处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是把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格式塔疗法的理论借用了生物学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概念,感受器承担定向(orienting)功能,用来感知自己和环境,效应器承担操纵(manipulating)功能,让个体可以自由运动,并对环境施加影响[2]。健康的有机体身上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会形成一个协调而统一的整体来发挥功能,就像水母那优美而流畅的身体运动过程。对于人类,整体性不仅体现在生物层面的身体上,还包括身体和心灵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这挑战了自17世纪以来统治西方现代思想的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在第二个层次,有机体和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的场,并且持续进行着交互作用,就像水母与大海的关系一样。格式塔疗法用“有机体/环境场”这个专有词组来表达这一点,其中的连接符“/”具有重要寓意,同时意味着分化与统一。这体现了“你的世界之中的你”(you-in-your-world)[3],如果没有你身处其中,你所感知和体验的世界便不存在,而如果没有世界,你也绝对无法孤立地活着。

在《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这一开宗立派的著作中,副书名中的“兴奋”与“成长”作为两个关键词,精准地概括了格式塔疗法的人性观,即不用病理性的视角看待心理问题,而是遵循人本主义的态度,认为朝向成长是生命的自然状态,而兴奋代表着一切生命活力的激发与调动,是成长的源泉。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将“性与攻击”定义为人类的两个基本驱力,以性驱力为核心,并把攻击驱力看作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与之不同的是,格式塔疗法围绕攻击性建构自己的理论,并将其看作一种积极、健康的生命力量,而社会文化对人类的驯化导致这一必不可少的内在力量被极大地抑制和削弱。人们不再尊重和发挥自己的自发性,而是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主导生活,努力让自己像大多数人一样,迎合外在的期待与标准,以过上循规蹈矩的生活为荣。这就是格式塔疗法中“神经症”这一名词的意涵,即由于抑制自身生命力而造成的成长停滞,长期处在刻板、僵化的生命状态中。

所以,弗雷德里克·皮尔斯(Frederick Peris)等人在创立格式塔疗法之时,实际上吹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再次激活和解放生命力,重启中断的成长历程,真正向着独一无二的、真实的、完整的自己不断迈进。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充满活力地活在当下,体验到世界的绚烂与精彩,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愿意大胆尝试和冒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脱离实际,这样的人同时具有充分的现实感和灵活性,可以平衡地协调自身状况和环境条件,最大化地运用现有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成长需要。这在格式塔疗法中被称为“创造性调整”,也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基本信念——具有自体调节和自我负责能力的有机体。

到目前为止,我们介绍了格式塔疗法的生命观与人性观,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格式塔”这个常常令人费解的名词了。它来自涵义丰富的德文单词“gestalt”,包含了构造(configuration)、结构(structure)、主题(theme)、结构关系(structural relationship)、有意义且有组织的整体(meaningful organized whole)等意思,在中文里,没有能够准确表达其意义的词汇,所以我们将这个词音译为“格式塔”,也意译为“完形”。由于格式塔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双重属性,而我们认为“完形”并不能涵盖其丰富的意义,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使用音译“格式塔”。从静态角度来看,格式塔指多个元素以某种特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统一、完整的特性,不同于任何单一元素,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从动态角度来看,格式塔意味着不断朝向完整和完成的过程,体现了场论特有的世界观——一切都处在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中(everything is becoming)[4]

将“格式塔”这一名词的静态和动态角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格式塔疗法看待生命的方式: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生命是一个朝向整合的过程。意大利的格式塔治疗师玛格丽塔·斯帕尼奥洛·洛布(Margherita Spagnuolo Lobb)著有一本书《朝向未来的此时》(The Now-for-Next in Psychotherapy),书名精辟地描绘了这一生命状态——活在当下、活向未来。

接触与接触循环

让我们来到“有机体/环境场”这一概念,进一步展开说明有机体与环境的接触,以及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动力关系。

接触是格式塔疗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一个美丽的定义是:“接触是差异的相会。”[5]两种不同的东西触碰在一起才会产生接触,而接触发生的地方被称为“接触边界”。接触边界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event)、一个流动的过程(process),它随着接触的产生被创造出来,又随着接触的完结自然消失。关于接触边界,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是海岸线,海岸线因海水与沙滩的接触而产生,随着海浪的波动,接触边界始终处于流动之中。每一次海水来袭,向上覆盖沙滩,接触边界便向前移动;随后海水回退,接触边界后移,刚刚发生接触的地方会重新裸露出沙滩,再无边界的痕迹可循。接触边界同时承担着区分与连接的功能,海水和沙滩在接触边界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连接,是分化与统一的结合。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对话理论中运用了具有哲学意涵的词汇“之间”(between或in-between)来表达相似的意思,接触边界存在于两者之间,既不属于海水,也不属于沙滩,而是由海与沙的相会共同创造的。“之间”空无一物,又是一切关系发生的源泉。

接触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格式塔疗法更关注有机体与环境的接触。前面描绘的深海水母就展示了一幅水母与海水接触的美丽画面,其接触边界同样随着水母身体的律动不断变化。皮尔斯等人将有机体与环境的接触边界形象地称为“成长的器官”[6],对于不同的成长功能,接触边界也会有所不同。在呼吸功能中,由于水母用皮肤来呼吸,因此从海水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接触边界就位于皮肤。而在捕食功能中,水母喜爱各种微小的浮游生物,会用触须缠绕住猎物,然后送入口中,最终由肠腔消化吸收。整个捕食过程的接触边界也在不断变化,从触须到口部,再到肠腔。通过这些接触功能,水母把氧气和食物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需要强调的是,接触边界的功能同时包括同化与异化,同化是指从环境中吸收、整合个体需要的东西,异化则是拒绝或排出个体不需要的毒素和废物。一个容易出现的偏误是更重视同化,而对异化关注不足。实际上,如果有机体不能拒绝对自己有毒或有害的东西,也不可能长久地生存。在格式塔疗法中,这种成对出现的概念总是同等重要的,这体现了两极辩证统一的思想。

在接触过程中,有机体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兴奋来组织场域,这里需要引入一组新的概念“图形与背景”,它们来自场论和格式塔心理学。如果你在青春年少的时代有过心仪的对象,那么你大概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一点。你的心上人总是会成为你眼中最突出的图形,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操场上,你总是可以第一时间在人群中认出他/她,仿佛有一束聚光灯打在他/她身上一般,而其他同学会黯然地消退到背景中,不会被你注意到。这就是接触带来的场域分化,场域中令你兴趣盎然的部分会浮现为图形,其余的部分则成为背景,衬托着图形的存在。

对于健康的有机体,图形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相互轮转和交互之中。在每一次接触中,有机体都会把兴趣和能量投向当前最紧急且具有主导性的需要,使这一图形从背景中分化出来。之后的接触过程伴随着不断上涨的兴奋,形成一个清晰、明亮的良好格式塔,最终达到充分接触。例如,你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赶一趟飞机,在去机场的路上,你往往无心留意沿途的风景,而是不断地查看导航,催促司机加快速度。到达机场后,你在大屏幕前迅速找到自己的航班信息,确定登机口的位置,然后调动身体能量,快速奔向登机口,在最后时刻冲上了飞机。在这个过程中,你注意到的所有外部信息和内部的能量调动都与这趟飞机有关,直到你终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感觉松了一口气,这时赶飞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在之后的几分钟里,你等待急促的呼吸逐渐平息,肌肉的酸痛有所缓解,与赶飞机有关的图形便消退到背景中。这一刻,场域回到未分化的状态,一切事物对你来说都是无差别的。接下来,你从包里拿出一本小说来阅读,你的注意力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小说以外的世界对你不再重要,这时一次新的图形与背景的分化便出现了。

格式塔疗法用“接触循环”(又被称为“体验循环”)来描述这个过程,虽然这个循环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将其分为若干步骤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层面进行概念化和应用。在《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中,皮尔斯等人提出了第一个版本的接触循环包括四个步骤:前接触—接触—最终接触—后接触。你可以看到其中的概念全部使用了格式塔的语言。之后,有多位格式塔治疗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建构了不同版本的接触循环,其中使用较广泛的是英国治疗师彼得鲁斯卡·克拉克森(Petruska Clarkson)提出的七步骤接触循环(见图1.1)。

图1.1 彼得鲁斯卡·克拉克森提出的七步骤接触循环

一个用于讲解接触循环的经典案例是进食过程,这也是格式塔疗法关于有机体与环境接触的原型:有机体通过攻击和同化食物来实现自身的成长。接触循环从感知觉开始:你的胃部产生了一种空虚、灼热、渴望的感觉,最初它存在于背景中,未必会被你觉察到。随着感觉的增强,它在某个时间点从背景中浮现出来,成为图形并进入你的觉察范围,你注意到此刻胃部的感觉,并将其识别、命名为“我饿了”。于是,你动员能量,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到厨房给自己煮一碗面,这是行动阶段。之后,你端着煮好的面条来到餐桌旁,在尝到第一口面条的时刻,你与食物的接触才真正开始。在进食的过程中,你通过嘴巴和胃肠道不断地与面条接触,胃部的空虚感逐渐消失,转而被一种越来越充盈的感受代替。当你终于吃饱时,你完成了与食物的充分接触,感到十分满足。这时,食物不再对你有任何吸引力,这个循环消退了。接下来,你感到一股困意袭来,于是离开餐桌来到卧室午睡。这时,一个新的循环便开始了。

实际上,无论我们采用几个步骤来拆解接触循环,描述的都是同一个过程,觉察内外部刺激,识别自己的需要,动员能量并做出行动与环境接触,最终达到充分接触,需要得到满足,然后撤回到休息状态,同化并整合所获得的成长。几乎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所有的活动都遵循这个接触循环,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交友。而且人类的体验之流是十分丰富的,接触循环不是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按照单一的顺序发生,而是有许多循环同时存在,并且大循环嵌套着小循环。例如,我们写作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历时长久的大循环,需要经历构思、写作、出版等一系列过程,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并且可以再向下分解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都是一个小循环。再比如,此刻我正面对计算机投入写作中,忽然我感到颈部肌肉一阵酸痛,于是我暂停打字,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肩颈,感到放松一些之后,我再次坐下来回到写作中。在这里,我暂时中断了写作的循环,插入了一个放松肩颈的循环,这个循环得到满足并消退后,我再度重启写作循环。

在每个接触循环中,有机体都会从使用定向功能逐渐过渡到使用操纵功能,统合协调自己全部的感觉运动、情绪和认知功能,使其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接触,以满足自身的成长需要。健康有机体的生命历程就处在这样生生不息的接触循环中,带着兴奋与活力,组织场域形成良好的图形,并且图形与背景可以自由运作、动态变化,这个永恒而充满意义的过程就是格式塔疗法理论的中心[7],所以皮尔斯等人提出,接触是最纯粹的第一现实(the simplest and first reality)[8]

成长与停滞

皮尔斯在《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的前言中提道:“成熟是一个转化环境支持并发展自体支持的持续过程。”[9]个体的成长和成熟是通过接触来实现的,格式塔疗法将有机体的接触系统和成长施动者(agent)定义为“自体”(self)。自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随着每一次接触的发生浮现于接触边界,随着每一次接触的结束而消退。个体通过接触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两者相互重组,个体改变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改变。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孩子的成长发育。孩子通过进食的咀嚼和消化过程,把食物打碎、破坏,将其中的营养同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形成骨骼和肌肉组织,同时将其中的废物排出体外,回归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可爱的幼童逐渐成长为翩翩少年时,原来那个幼童的身体和心智便消失不见,无法再找回来了。每一次新的格式塔的形成,总是伴随着旧的格式塔的破坏,这就是成长的历程。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婴儿的运动发展。在学习走路之前,婴儿需要先熟练掌握爬行技巧,这种四肢着地、全身协调向前移动的运动模式就是爬行的格式塔。而婴儿在开始练习走路时,需要双手离地、双足站立,放弃原有的平衡和移动方式,这会让婴儿的身体再次变得笨拙,很容易失稳和跌倒,需要父母用双手或学步带提供支持,帮助婴儿不断练习,直到最终学会独立行走。之后,随着行走的运动模式不断强化,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技能,爬行的格式塔被彻底破坏,所以成年人往往很难像婴儿那样协调自如地快速爬行。但是,从爬行到行走的发展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婴儿在爬行阶段锻炼了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随着爬行格式塔的破坏,这些运动能力被同化到背景中,并在之后练习走路的过程中与新获得的运动技能进行重组,形成一个全新的行走格式塔。

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有学习和成长都需要经历类似的过程,只有打破旧的自己,才能重塑新的自己。成长意味着跃入未知,面对挑战和冒险,对新奇的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而这需要环境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婴儿在出生时,天生带着有机体的接触潜能,所以婴儿总是活在当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婴儿的自体功能尚未发展,非常依赖环境的支持,需要母亲在生理和心理层面提供全方位的照顾。随着婴儿的身体和心智发育,如果环境能够提供恰当的支持,婴儿就可以通过与环境接触不断同化自己所需的营养和技能,其自体功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婴儿将成长为一个身心成熟的成年人。这样,一个人就完成了从环境支持向自体支持的过渡,能够发挥出有机体的自体调节和自我负责潜能,成为真实的自己,并过上充满创造性、富有意义的生活。

但是,如果环境提供的支持不足,这个成长历程就无法顺利实现。一些社会文化常常用单一的标准和主流价值观来要求所有人,对个体的独特性缺乏足够的尊重与包容,甚至打压孩子天然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于是,孩子很难获得被看见、被接纳的体验,常常会被比较、评判或拔苗助长。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期待成为“不是自己的样子”,他就无法如其所是地存在,更难以拥有试错和冒险的勇气。

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孩子只好运用尚未成熟的自体功能做出创造性调整,通过压抑自身成长的需要来迎合和适应环境,让自己先生存下来。孩子不再带着自发的兴趣和兴奋与环境接触,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扰乱接触边界的功能,通过减少或中断接触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如果环境长期保持不变,这些接触中断的方式就会被反复使用,逐渐形成固化的格式塔。于是,这个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仍然维持着在童年时期发展出来的模式,用固定而僵化的方式应对所有环境,失去根据当下的情境做出灵活调整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认同了外界的标准和要求,那些不被环境接受的东西在个体内部也会遭到拒绝和排斥,如“哭泣是软弱的表现”这类信念,让个体不能接纳自身的悲伤和脆弱。在与环境中断接触的同时,个体内部也产生了自体分裂和自体疏离,本该用于成长的能量被无意义地消耗在与自己的战争中,使自体不再是协调统一、朝向成长的整体。

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最初为了自我保护而产生的自体调节方式冰封了个体的成长之路。由于自体的接触功能受到限制,难以从环境中同化新的东西,个体的成长潜能便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长期处于成长停滞的状态中。

在这种情况下,图形与背景自由形成的过程会被打断,接触循环将无法顺畅运转,导致有机体与环境的接触边界出现功能障碍。最初,皮尔斯等人将其称为“接触中断”(contact interruption)或“接触扰乱”(contact disturbance),后来一些格式塔治疗师将其更改为更具资源取向的命名,如“接触调整”(contact modification)或“接触风格”(contact style)。这些词汇在格式塔疗法中指向的都是同一概念,可以互换使用,但为了避免混淆,本书统一采用“接触中断”这个词。

常用的接触中断方式包括以下七种。

融合

融合(confluence)让接触边界失去了区分的功能,而差异是接触的基础,失去差异也就无法产生接触,导致个体与环境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融合会导致图形与背景无法分化,个体的主动性是缺失的,注意力无法指向场域中的某个具体对象,更无法形成清晰的格式塔。融合在关系中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子宫中的胎儿——胎儿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只能被动地依赖母体供应所有养分。

在人际关系的一些阶段,融合是必要的,如母婴关系的早期阶段、情侣之间的热恋期,以及性高潮的时刻。处于融合状态的个体会体验到与他人不分彼此、水乳交融,充分享受连接感所带来的充实与满足。

但在健康的关系中,连接与差异这两极需要被同时容纳,如果个体长期处于融合中,难以维持自己的个人边界和个人空间,会产生被侵入、被吞噬的感觉,面临失去自我的风险。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的文化观念更加提倡关系中的融合,会把家族的纽带、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之上,诸如“家国文化”“子承父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是中国人文化血脉的体现。

投射

投射(projection)是把属于自己的内在部分投向外部,认为它们来自环境,而非自己的一部分,包括个人的品质、感受或行为等。

投射具有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功能,当遭遇陌生情境和新鲜事物时,个体需要借助过往的经验进行一些推测和假设,才能选择恰当的态度和方式去应对。格式塔疗法认为,共情的过程包含投射的参与,因为我们与别人是不同的个体,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只能想象自己处在这个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把这个感受投放到对方身上,猜测对方跟我们有一样的体验。健康的投射需要使用者对此有所觉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想法和假设,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如果在缺乏觉察的情况下使用投射,会让个体误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事实,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否弃自己的内在部分,把它们投射出去,不能拥有自己的全部感受和特质。另外,僵化地使用投射会让个体由主动的施动者变为被动的承受者,无法承担自我责任。例如,一个人在生气时总是闷不作声,拒绝回应他人,用沉默来表达被动攻击,最终对方失去耐心、暴躁发怒,这个人就会占据受害者的位置,认为攻击来自外部。

内摄

内摄(introjection)是指没有经过咀嚼和消化就把环境中的东西生吞活剥地摄取进来,就像蛇吞青蛙一样,好像吞下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异物,会产生困惑、割裂的感觉。内摄有时也被翻译为“内射”,但我们认为译作“内摄”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含义。内摄的常见形式是由养育环境、社会文化所灌输的信念和规则,通常以“应该”“必须”“不得不”作为开头,如“我应该坚强”“我必须孝敬父母”“我不得不赚钱养家”。

内摄对于个体学习的过程是必要的,在接触一项新知识时,个体需要先把完整的信息接收进来,然后再慢慢思考、消化,形成自己的理解。对孩子来说,内摄一些安全常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哪怕孩子暂时还不能理解这些常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但是,如果个体习惯性地使用内摄,不加筛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信息,就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另外,如果个体只是内摄了外界的标准和价值观,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导致生命能量没有用于满足自身需要,他就很难在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意义感,不论怎么努力都只会感到徒劳和空虚。

内转

内转(retroflection)也被翻译为“回射”,是指把原本指向环境的冲动转向自身。例如,本来需要来自环境的抚慰,但是抑制了这种需要,转而自己抚慰自己,或者抑制对环境释放攻击性的冲动,转为自我攻击。

当环境无法满足个体的需要,甚至攻击个体的冲动和生命力时,个体就会使用内转来应对,压制自己的生命能量,不再向外释放。内转对接触边界的扰动在于,把本该在个体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事情转移到个体内部,把自己分为行动者和接受者两部分,避免与环境接触。

内转的功能在于让个体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攻击性,不会像孩子一样任性,这对人类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另外,内转也是一种有力的自我保护,可以让个体更有控制感,隔离环境的伤害。例如,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情,担心被妈妈批评,于是抢在妈妈前面用更加狠毒的方式来责骂自己,这样妈妈可能就不会再指责他了,或者无论妈妈说什么,他都不会再感到受伤了。

虽然这样的应对方式最初具有保护性的作用,但也会让个体形成自我攻击的习惯。抑郁的形成机制就与内转极为相关,如果把原本指向外部的攻击性全部转向自身,长期进行严苛而残忍的自我攻击,就会让个体陷入抑郁中。过度使用内转也容易形成讨好他人、牺牲自我的人格特质,即总是隐忍压抑、回避冲突,努力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主张。

偏转

偏转(deflection)也被翻译为“偏离”,是指避开直接接触,用模糊、笼统的方式进行回应。一个有助于理解偏转的形象画面是,当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时,一名队员想和另一名队员击掌庆祝,但另一名队员在最后的时刻笑嘻嘻地偏开了手掌,让想要击掌的队员感到困惑和落空。总体来说,偏转给人的感觉是,好像发生了接触,但又没有触碰到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打趣开玩笑都是在运用偏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含许多偏转的味道,例如,“太极圆融之道”“万事和为贵”“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相处艺术。

偏转可以在人际关系充满张力时带来空间和保护,避免正面冲突,给双方留下余地。但是个体如果习惯性地使用偏转,就失去了与他人真实接触的能力,总是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外衣之下,无法建立深入的关系。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egotism)又被称为“自我监控”,是对自发性的控制。个体在与环境接触并获得成长的过程中,并不能事先预期和控制成长的结果。成长需要自发性的参与,尤其是在充分接触的时刻,只有放下掌控,变化才会自然发生。而使用自我中心的个体不能允许自发性的自然呈现,想要极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避免被环境改变。从接触边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自我中心理解为试图扩大自己的边界以控制“不可控制之物”,这个不可控制之物既包括环境,也包括自己内部不受控制的部分,如性高潮的过程。

过度使用自我中心会导致个体拒绝从环境中吸收新的东西,于是环境对他来说不再具有滋养性,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刀枪不入。例如,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解释世界,并坚称这是唯一的真相,不愿意倾听和借鉴他人的想法。另外,为了控制自发性,习惯于使用自我中心的人会变得过度内省,总是将自己抽离出来,从旁观者的视角反观自己和世界,无法全然地沉浸在当下的体验中。

自我中心的积极作用在于,它让个体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形成稳定的身份感和自我同一性,并在长远的规划中适度延缓自发性,进行更周全的考量和权衡,避免未经深思熟虑的承诺和出尔反尔的摇摆。

去敏化

去敏化(desensitization)是指降低感知觉的敏感程度,让身体变得麻木、无感。这是在接触循环的源头就进行打断,避免感知觉进入觉察领域。可以说,这是一种强力的接触中断方式。

去敏化在创伤人群中较常见,既包括经历地震、车祸这类突发性事件的人,也包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虐待和忽视所带来的发展性创伤的人。当外界刺激对个体来说具有压倒性和淹没性,而个体没有其他应对办法时,通过切断感受来减少伤害恐怕就是当前最佳的自我保护方式了。

但是,去敏化会让当事人无法整合创伤经历,那些未经整合的感官碎片会在当下反复出现,让当事人一次次重新经历创伤体验,形成“闪回”的症状。如果去敏化成为一种固化的接触方式,当事人会长期处于解离(dissociation)和冻结(frozen)的状态,失去与身体的连接,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活力及世界的丰富多彩。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接触中断方式中的一部分整合自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中的防御机制名称相同,但两者存在性质上的差异。精神分析理论更关注个体内部的精神结构和人格类型,而格式塔疗法基于接触理论,从现象学、整体论及过程性的视角出发,将接触中断看作整个场在当下发生的现象。还有,格式塔疗法从人本主义和资源视角出发,将这些全部称为创造性调整,认为它们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可以帮助个体灵活地调节接触过程。只有当它们成为固化的模式时,才会影响个体的成长。

另外,接触中断的方式常常混合发生。我们在对千变万化的体验现象进行分类和概念化时,总是会有所抽象和失真,不可能完全复原体验的全貌。不过,这七种方式仍然涵盖了生活中较常见的接触现象,学习者可以将其作为协助登山的拐杖,但不必拘泥于此。

觉察的作用

最后,让我们谈谈觉察,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格式塔疗法的理论是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

《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一书给出了觉察的四个特征[10]:接触、感觉(sensing)、兴奋、格式塔的形成(gestalt formation),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觉察贯穿在整个接触过程中,参与并推动了接触循环的完形。

接触与觉察的关系是,所有觉察都包含接触,但不是所有接触都带着觉察。例如,你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注意力全部被手机上的精彩内容吸引,这时手机就成为图形,而食物消退到背景中。你仍然在跟食物接触,但是对进食的体验缺少觉察,你很可能狼吞虎咽、食不知味,进而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而如果你像正念练习吃葡萄干那样,带着全然的觉察细嚼慢咽,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充分体验与食物接触的过程,你将收获一场活色生香的饕餮盛宴,并感受到临在当下的岁月静好。

觉察就像一抹来自内在的光,照亮每一刻的经验,让生命体验更加鲜活,并带来更充分的接触。格式塔疗法将有机体带着觉察与环境接触的状态称为“觉察连续谱”(awareness continuum)。在这种状态下,有机体可以对自己的整个存在状态保持觉察,作为一个灵活而协调的整体与环境接触,根据当下的主导需要组织场域,形成一个清晰明亮、协调优美的良好图形。待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有机体会整合吸收从环境中获得的营养,当下的图形将被破坏,下一个图形会开始形成,如此周而复始。

杰出的格式塔理论家加里·扬特夫(Gary Yontef)在其著作中指出,健康就意味着保持觉察连续谱,发挥有机体的自体调节能力[11]。而当有机体出现自体障碍时,觉察的重点是了解自体功能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让受限的接触功能恢复来重启停滞的成长进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扬特夫将觉察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2]。下面我们以扬特夫的框架为基础进行一些扩展说明。

简单的觉察(simple awareness)

第一阶段需要发展基本的觉察能力,如对身体感觉、情绪、想法、行为的觉察,但这时来访者还没有发展出对当下的连续觉察能力。

对觉察的觉察(awareness of awareness)

这是指通过对觉察过程的觉察,来访者了解自己是如何觉察及如何避免觉察的。每次觉察到接触中断是如何发生的,带来了重新建立接触的契机和可能性。通过对此时此地的接触工作,来访者开始练习对持续发生的接触过程保持监测。

对性格的觉察(awareness of the character)

通过在第二阶段不断积累对当下的觉察,来访者渐渐熟悉了自己的自体功能运作,开始觉察到固化的格式塔。扬特夫认为,觉察的目的是获得洞察,通过顿悟了解体验的结构。这既包括来访者如何体验自己和环境、如何与环境接触、经常运用哪些接触中断方式,也包括来访者如何表达和满足需要、如何处理攻击性和应对冲突等。当来访者充分觉察到这些固化的模式在当下如何运作时,就有可能使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接触方式,让原本被卡住的接触循环重新运转起来。

现象学上升(phenomenological ascent)

到了这个阶段,来访者已经拥有了觉察连续谱,并且不只限于咨询场景,可以把这种状态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体调节能力,跟随自发的图形/背景分化及场的浮现,带着充分的觉察活在当下。

当来访者的自体功能达到这一水平,就不再需要咨询师的支持,可以离开咨询师独自面对未来的成长之路了。这并不意味着来访者今后的生活不会再出现任何困难和困扰,而是不论发生什么,来访者都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

总之,格式塔疗法的理论是一个以自体为核心的接触理论,而格式塔疗法的实践则以觉察为基石(觉察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过觉察帮助个体恢复和发展自体功能,成为真实的自己,朝自我实现不断迈进。

最后引用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的一句话来结束理论部分的介绍:生命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等待被体验的现实。格式塔疗法不是一个问题解决范式,而是一种体验的方法,一门成长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充分活出自身精彩的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