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你先起身吧。”
宫内的规矩,不管主子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
所有的奴婢,在进入一座宫殿的时候,都要尽量地去降低自己因为行走而所发出的声音。
所以。
侍读王安虽然刚一开始并不清楚朱由校是是否睡着。
可他在初进门的那一刻,就以蹑手蹑脚的方式行动了。
“陛下、陛下。”
王安瞧着正趴在桌子上入眠的朱由校,轻声地朝着朱由校的耳边叫了两下。
很遗憾。
劳累的一天的朱由校,并没有因此而睁开眼睛。
“陛下、陛下。”无奈之下,王安又叫了两下。
皇上又没醒。
无奈之下。
王安选择了摇一摇朱由校的臂膀。
——这一下的行动,也得轻轻的。
“嗯?”这一下的行动,才使得朱由校清醒了过来。
“怎么了?”朱由校下意识地问道。
“启禀陛下,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都督佥事,刘侨,被奴婢找过来了。”王安答道。
“他现在在哪儿?”
“正在门口候着呢。”
“那行,你出去让他进来吧。”
“是。”
王安闻之先是后退了几步,紧接着才转身,正面朝着乾清宫西暖阁的门子,走了出去。
------
“刘大人。”王安来到了门口,对着正跪着的刘侨开口道。
“陛下叫你进去呢。”
“你且先进去吧。”
“多谢王公公禀告。”刘侨站起了身子,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
“不知道王公公可否告知在下,陛下找在下,是有何贵干?”
刘侨认为,这新帝才是登基了不久,而京城之中也正处于一种欣喜的氛围之中。
——刘侨自己,就住在街坊之中,他感受得出来,并且,皇帝登基所带来的冲喜效果,拔群啊!
于是乎,刘侨也认为,宫内也应该正处于一种欣喜的氛围之中。
而欣喜乎、欣喜乎。
皇帝应该放松、放松。
怎地,突然就叫自己进宫了呢?
刘侨猜测,新帝大半夜不去睡觉,而专门让侍读太监过来找自己的缘故,理应是重大事情发生。
还和自己有关。
可不管怎么说,事情就两种情况,不是好,就是坏!
——不是责怪自己,就是重用自己。
而刘侨又一想。
锦衣卫尽管听着挺威风的,可都是百余年前的情形了啊。
如今,表面威风、表面威风。
实际上,没了皇权支撑的、再被群臣逼迫的锦衣卫,至多就是混口饭吃的水准。
所以,责怪?
别。
废物点心,可没什么本事做出大坏事来。
可要说是重用呢?
也不尽然吧?
毕竟,还是那句话,废物点心一个,有什么重用的必要?
得。
责怪必然不可能,重用只是有可能。
而且啊,纵使自己是一个都督佥事,又能如何?
在皇帝面前毫无牌面。
甚至于在皇帝的侍读太监跟前,也毫无牌面!
——哪怕真的要重用,锦衣卫内有着那么多人,资历比自己老、能力比自己强的,多有人在。
为何要选定自己呢,刘侨想不大明白。
“你觉得呢?”王安反问道。
“这......”刘侨疑惑了。
他不只盖如何回答了。
“王公公。”刘侨咬了咬牙,从袖子内掏出来了一张银票,递给了王安。
“这是在下孝敬王公公您的。”刘侨的面容,充满了谄(chan,三声)媚。
“还望王公公能笑纳。”
“呵呵。”王安一笑,拒绝道。
“行了,你都住到井字街了,就用不着这样了。”
行了,你太穷了。
咱家啊,看不上你这点肉!
——咱家可是皇帝的侍读太监,有的事捞大钱的机会!
“再说了,咱家还没落魄到随便就收人钱财的地步。”
“是、是、是。”刘侨尴尬道。
他的出手,确实不大大方。
他也确实没想过王安这个大太监能看得上自己手中的银票。
只是。
情义嘛,不就是通过“卑躬屈膝”表现出来的?
“行了,随咱家进去面圣吧。”王安催促到。
其实王安也不大明白朱由校为什么非得叫刘侨来。
王安猜想到,大抵和之前饷司杨嗣昌上奏的那两道关于饥荒的折子有关。
至于更近一步的,王安就不大理解了。
反正他敢笃定。
今夜皇帝和刘侨说过话之后,锦衣卫的处境,或许会发生一些个十分有用的变化。
——新帝半夜三更地不眠,一定不是闲的没事儿干的!
至于更近一步的,不是他应该想的。
也不是他有能力想出来的。
------
许是由于坐得有点久了,从而整个身子有点紧绷的感觉了。
朱由校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先是活动了一下身体,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并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随后,他紧了紧因为刚才的活动而弄得有点疏散的衣物。
紧接着,朱由校就站在桌子的前面,等待着刘侨的进来。
仅过去了须臾。
朱由校就瞧见了一个身高体壮的汉子,走了进来。
他尚没有看清楚这汉子长的是何种模样,那汉子便一个猛子地跪拜了下去。
动作极其恭敬,像是跪拜祖宗一般。
——不过朱由校也能理解,少有面圣的锦衣卫都督佥事,在不懂具体的觐见的礼仪的前提下,能做出此种行为,已经表示了其人对天子的极度尊重之情!
善!
大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跪拜之后,高呼声,也传入了朱由校的耳中。
“你先起身吧。”朱由校随意地说道。
“臣、谢主隆恩!”刘侨先是来了这么一下之后,才施施然地站直了身子。
朱由校瞧着,感到十分有趣。
这人某不成是话本看多了?
极有可能。
坊间总是会产生一些个“皇帝家用金锄头”的神奇典故。
“来,抬起头来,让朕看一看你。”朱由校吩咐道。
这下,刘侨才太起了头。
——可能也是出于话本的缘故,刘桥初一开始,并没有抬头看向朱由校,尽管他很好奇,天颜究竟如何。
但他不敢。
恐触怒天颜。
而此刻,有了机会的刘侨,即瞟了一眼眼前的少年天子。
长相秀气,但眼神之中却充满了威武霸气。
极具太祖、成祖之风格!
颇有一股重现洪武、永乐年间的气概。
——从大半夜的紧急召见自己这个锦衣卫都督佥(qian,一声)事,就能得出如此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