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原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解析】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是人体全身经脉的总称。条文中指出,人体全身气血,通过全身的经络,共同汇聚于面部,说明面部是全身气血经络汇聚之处,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经络作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往来的循环通路,其向内贯通五脏六腑、向外触达体表肌肤,网络全身上下。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连接成统一的整体。因此,全身各部的疾病可以通过经脉在面部反映出来,通过观察面部的异常改变可判断全身的疾病。
《黄帝内经》云:“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丹溪心法》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必然在外部反映出来,脏腑功能正常,可通过经络将气血津液输布身体各部,皮肤得以滋养,而表现出红润细腻有光泽。正常人因为全身经脉通畅,气血充足,因而面部呈现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的状态。当机体出现异常,脏腑病变,则对外表现为面色异常。《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不同面色提示不同脏腑的内在病变。《黄帝内经》不仅基于五色配五脏,依据患者面部整体五色的变化区分病变部位所在,即青为肝病、赤为心病、白为肺病、黄为脾病、黑为肾病;以及病变的性质,即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而且认为颜面不同区域或官窍分属于不同的脏,还可从面部不同部位的色、形、态特征与变化,推断相应之脏的情况。因此,将面部区域或官窍通过五分法与五脏对应提出面部分候法,如《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将热病者依其面部赤色首先出现的不同,作为诊断其病因病机的依据。
【医案】
王某,女,32岁。鼻部丘疹、红斑3年。患者于3年前发现鼻部油脂分泌增多,鼻头及鼻翼开始出现粟粒样红色丘疹,基底潮红,自觉微痒,日晒或情绪激动时上述症状加重。曾就诊多家医院,口服西药(具体不详),疗效均不显。刻下症见口干喜冷饮,纳可,寐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体格检查:鼻端稍肥大,鼻头及鼻翼两侧见红色毛囊性丘疹,局部皮肤潮红,皮脂溢出,鼻翼两侧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诊断:酒皶鼻(脾胃热盛)。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泄热,凉血消斑。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连翘12g,生石膏20g,知母6g,生大黄3g(后下),黄连6g,栀子9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配合面部放血疗法,1周1次。
二诊:患者用药1周后,皮损明显减少,未见新发丘疹,大便通畅。效不更方,治宜守前法化裁追之,照前方去生大黄、黄连,加玄参10g,牡丹皮10g,桃仁9g,红花6g,继服14剂,服法同上,外治法照旧。
三诊:患者前后中药内服配合局部放血疗法外治1个月后,鼻部红色粟粒样丘疹及潮红基本消退,皮肤出油得到控制,大便通畅。嘱患者平素清淡饮食,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按语:玫瑰痤疮,中医称“酒皶鼻”,是以面中部反复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根据中医学理论,该病多为脾胃积热,熏蒸颜面,复感外邪侵袭,气血凝滞而成。脾胃积热,故在面部表现为面中部丘疹、脓疱、潮红。
本案例系患者素体阳热旺盛,脾胃积热,复感风热邪气外侵,热毒内结而成。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进行治疗。方中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散结,金银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为痈疮疔毒之要药,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再加用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生石膏、知母清实热,生大黄通腑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通腑泄热,凉血消斑之效。一诊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大便通畅,说明辨证准确,故效不更方,去生大黄、黄连,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加强消肿散结之功;玄参、牡丹皮以凉血益阴。中药内服配合面部放血外治1个月后,患者皮损已基本消退。本案内外合治,内服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配合皮损局部放血疗法以泄热外出,故能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