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宋:一本书让你变成宋史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图1】宋代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到处都有贩卖小物的货郎。图为李嵩的《货郎图》。

【图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在十千脚店门口有一个“外卖小哥”,他左手中疑似拿了两个碗,正要给顾客送外卖。

【图3】宋代,平民用得起灯油了。图为《蚕织图》中的灯台。

【图4】宋代蜡烛有大发展,虫白蜡成为主流,更接近现代蜡烛,堪称照明史上一大进步。图为《秉烛夜游图》中高高的烛台。

【图5】

【图6】宋船采用了可以放倒的可眠式桅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图5)中就描绘了水手放倒桅杆以使船只通过桥下的场景。而在《雪霁江行图》(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可眠式桅杆是用转轴控制的。

【图7】马远《蹴鞠图》生动地体现了“宋人爱蹴鞠”这一特色。存世的同类题材画描述的多是低头争球,此图为众人抬头争球,独具匠心。

【图8】从宋代开始,白菜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主菜”。图为宋代《野蔬草虫图》以白菜入画。

【图9】北宋隐逸诗人林逋(林和靖)在孤山过着“梅妻鹤子”的日子,靠种梅树、卖梅果过活,梅成了一种隐逸象征,食用梅花梅果,自然都是雅事。图为《林和靖梅花图》。

【图10】在宋代,荷、蟹均为风雅之物,这幅《荷蟹图》将两者同时入画,颇具巧思。

【图11】从《文会图》的点茶场景,可以清楚地看出宋代汤瓶、茶盏等茶具的形制。

【图12】《冬日婴戏图》中描绘了孩子和猫咪玩耍的可爱场景,孩子手中的小旗和孔雀毛,大约就是最早的“逗猫棒”。

【图13】《女孝经图卷》描绘了宋代女性读书的情形。

【图14】《女孝经图卷》中出现了穿男装的女官。

【图15】《蚕织图》中用秤称量蚕茧的情形。

【图16】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柜台上有一长方形物体,疑为算盘。这说明,至迟在北宋末年,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算盘。

【图17】宋人似已实行计件取酬。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码头上,有监工发长签给卸货力夫,以计算工作量。力夫们拿着长签背着粮袋,艰难地行进。

【图18】宋人喜爱使用海外香料。图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香料店。宋代沉香、檀香等多依赖进口,这家店的招牌商品就是“洋货”。

【图19】宋代飞桥桥身无梁柱,堪称建筑奇迹。图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图20】《耕获图》中同时出现耕种和收获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宋代一年两收的农业发展情况。图中犁地的牛只有一头,说明当时的犁比较先进。

【图21】宋人普遍使用龙骨车灌溉,这在《龙骨车图》中有生动反映。

【图22】《灸艾图》(又名《村医图》)生动地描绘了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图23】宋代有各种防灾救灾部队。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个机构,有人认为是军巡铺,那么图中人就是古代消防员,负责防火救火。也有人认为,该机构是递铺,那么图中人就是古代快递员,可快速传递各地受灾信息,供宋廷参考决策。

【图24】宋代理发师,男的被称为“刀镊家儿”,女的被称为“刀镊妇”。图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修面场景。

【图25】《女孝经图卷》描绘了穿通天冠服的皇帝和穿翟衣的皇后,他们身边各自跟着穿男装的男女内侍。

【图26】从《文会图》中士人的着装,可以清楚地看出宋人在外袍内穿了长款衬衫,以掩盖裤子。图中两位士人腰间系的应是单尾带。

【图27】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了大量穿背心的男子,本图中推车、挑担男子穿的就是背心。

【图28】大袖飘飘、矜持优雅的宋人,也有夏季避暑的刚需,不可能永远衣冠楚楚。图为《槐荫消夏图》中穿着清凉的士大夫。

【图29】

【图30】

【图31】

《春游晚归图》中的官员疑为一位系金带、佩金鱼袋的高官(图31),他的随从疑似帮他背着用来重戴的大裁帽(图30)。这种大裁帽,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体现(图29)。

【图32】宋代男女老幼都可行叉手礼。在《杂剧(打花鼓)图页》中,两名女艺人即互行叉手礼。

【图33】虽然苏轼不是状元,但跟他有关的科举趣事很多,他还是成语“出人头地”的“主角”。图为《东坡赤壁图》,船舱中人疑似戴着东坡巾,应该就是苏轼。

【图34】有宋一代上下合力,终于实现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打造出新型的文官集团,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君臣关系。图为《华灯侍宴图》,描述的是南宋君臣夜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