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闱春闱
也正因为如此,建元帝才纠结究竟该不该用他。
用他肯定不会发生徇私舞弊的事情。
但是,那些连建元帝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恐怕李进是一点都不会考虑。
唉,真的是做皇帝难,做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难,做一个有作为且能够听从大家意见的好皇帝更难。
……
眼见着坐在上面的建元帝仿佛愣在了原地一样,内阁首辅徐景荣不得不对着一旁的公公使了个眼色。
夏守忠看了一下建元帝,小声的问道。
“陛下,陛下,您在听吗?陛下?”
“嗯咳~那个你们继续说,继续说,朕在听着呢。”
建元帝随手摸了摸脸,然后说道。
明知道建元帝刚才一句都没听进去,但是大家也继续说了下去。
话题无非就是本次会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会试人员的安排。
建元帝听了几句就准了以内阁首辅徐景荣为首的几人的提议,把会试交给了李进。
众人刚从文华殿退走,不到一刻钟时间,文华殿内部的谈话就完完整整的呈现在龙首宫太上皇的案头上。
“知道了。”
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听不出说话的人的语气是什么样的。
…………
神京城
徐府。
内阁首辅徐景荣回到家中,自家儿子徐云逸已经正在中堂等着他。
“父亲,陛下那边怎么说?”
徐景荣坐在主位上,没有随手端起了一旁早就准备好的茶喝了一口。
“陛下同意了由李进担任本次会试的主考官,但是太上皇那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
“不过……我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听说户部那边……”
“好了。”还不等他说完,徐景荣就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件事不是你该问的,别说是你,就是朝野上下,包括内阁,甚至是陛下,谁不知道啊,但是事情据说是太上皇吩咐的,所以……。”
“明白了,父亲。”
…………
二月十四。
建元九年的恩科会试拉开了帷幕。
包括建元帝在内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会试上。
一些有权势的文臣武将都在想办法,让那些和自家有关系的考生能够顺利上榜。
可惜会试主考官李进油盐不进,他们只能把目光转移至会试的其他考官。
………………
清晨。
贾琼送父亲贾致到贡院外排队等待入场。
他们过来的时候,才将将三更天,到如今,快一个半时辰了,还没有轮到他们。
贾琼等的实在是没有意思,想着在附近看看,有没有熟人。
别说,还真让他发现了个认识的人,那就是于谦。
可惜离得太远,贾琼也不好去旁边打扰于谦。
又等了一刻钟左右,才轮到贾致进场。
会试一共有三场考试,需要接着考九天,而且如今是二月底,神京城的天气依旧十分寒冷。
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扛不住神京城二月的天气,从而与这些人目前的理想失之交臂。
当然,这其中有大部分人都是从南方赶来的南方人。
好在贾致之前几次会试都坚持了下来,这次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贾琼倒是不担心他父亲会挺不住。
一直把贾致送到了贡院门口,贾琼才缓步走了回去。
贾琼走了之后,贾致从进入贡院开始,就经过了好几次搜身检查,一直到确认他确实没有夹带之后,才让他进去。
找到自己的考棚之后,贾致进去前观察了一下四周,不是什么臭号之类的,这就很不错。
熟练的从带来的篮子里拿出来准备好的炭,放进了炉子里。
生好火之后,考棚中才渐渐暖和了起来。最起码比外面要好一点,不至于冻死人。
坐在火炉边烤了一会儿火,感觉暖和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整理自己带进来的东西。
这次会试贾致有十分的把握,信心的来源是他自认为对学的东西都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绝不是因为有一个刚刚上任做内阁首辅的老师。
整理好了东西之后,贾致和众多考生一样,坐在那里等待着开考。
因为恩科会试消息突然,许多考生要么没来得及准备,要么已经开考了还在路上,亦或者根本没来,各种原因的影响下,本次会试的考生要比以往少一千多人。
这次恩科会试参加的不过四千人左右,基本上算是整个大陈朝举人中的天花板了。
人数少意味着上榜的机会高,比平时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很快,9天的时间就悄然而过。
贾琼在贡院门口接到贾致时,随口问了一句。
“父亲,这次怎么样啊?”
“哈哈哈哈哈哈,稳操胜券。”
贾致倒是一点都没有低调,直接笑了笑就说道
考生的任务结束了。但是对于这些考官来说,他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如今会试结束了,判卷子的任务就落在了这些还没有从贡院里出来的考官身上。
而这个时间也恰恰是各家大显身手,各显神通的时机了。
从会试考试结束开始算,一直到放榜,中间间隔的这二十几天,整个大陈朝堂上异常的平静。
就连平时胡乱攀咬的那些御史们,在这些日子里也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行为。
下朝之后,每个官员都急匆匆的赶回了自己家中。
有的是为了回家托人办事儿,有的是回家等着人托他办事儿,还有的干脆是什么都不管,为了避嫌才回家。
当然了,本次会试得到了包括太上皇在内的陈朝两个大佬的关注,所以说他们倒是不敢把手伸的太长。只能对一些名次不是很高的考生们动动手脚罢了。
…………
辽东。
自从在后金天命年间,大陈和后金的一场大战输了之后,辽东都指挥使司就几乎是名存实亡的。
指挥使的驻地也从辽阳迁到了宁远卫,这个原本只是一个卫城的地方。
迁到这里以后,时任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张彪,就因打了败仗被免去了官职。
接替他的,是从神京城调过来的,太宗朝平南伯的孙子,龙虎将军徐梁。
徐梁此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和那些在神京城混吃等死的勋贵后裔不同,他本人还是十分有抱负的,只不过能力确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