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經字詞校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就語言研究而言,道教經籍還有大量荒地等待學人去開發利用。我們曾指出商周時期的文獻中“格”有祭祀的意思。五代杜光庭《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七十九有這麼一個例子(本書已揭示):“古人求交於神明,嚴其戒,重其齋如此,故祀圓丘而天神降,祭方澤而地祇出,格祖廟而鬼神享。”這裏的“格”無疑也是祭祀義,表明此義商周以後仍在使用。“爪”今天有zhǎo、zhuǎ兩個讀音。“爪”《廣韻·巧韻》音側絞切,《中原音韻》中屬於照母蕭豪韻,是今天讀zhǎo的來源。zhuǎ音出現於何時文獻中未見明確記載。明《正統道藏》中有宋末鄭所南(思肖)《太極祭鍊內法》一書,卷下云:“有到爪哇國者,曾見此鏡。”“爪哇”今天一般讀zhǎowā。《國語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2620):“爪哇,南洋群島中的一大島,今屬荷囒。”爪注音爲“ㄓㄠ”(zhǎo),可知“爪”讀zhǎo民國以來就已如此。“爪哇”是印尼語Jawa的音譯,但zhǎo與Ja并不對應。zhuǎ的讀音上溯到元代屬於家麻韻,可與Ja相對應,這表明宋元之際“爪”已有家麻韻的讀音。這是利用《道藏》中的音譯詞“爪哇”判定zhuǎ音的出現時代。由此也可得知“爪哇”原本應讀zhuǎwā,今天的方言中或許仍有這樣讀的。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將道教典籍彙編成藏,後世宋金元明各代也都編纂刻印過《道藏》,但流傳至今的只有明版《道藏》。明版《道藏》雖然是在前代《道藏》基礎上編修的,但追根溯源,原本大都是民間手抄本,其中存在很多俗字、形誤字、音誤字、衍文、脫文等,另外由於《道藏》自古以來很少有人研究,其中的不少詞語我們不得其解,這都給閱讀利用《道藏》造成障礙,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解決。例如南北朝《洞眞太上八道命籍經》卷下:“第四之傷,行不敬物,責人宗匠,心忿口形,罵詈無常。”“責人宗匠”義不可通,“匠”當爲“仰”之形誤。“仰”行草作(唐陸柬之),左邊與“斤”相似,故致訛誤。南北朝《上清修行經訣》作“責人宗仰”,可爲明證。“責人宗仰”謂企求別人尊崇敬仰。南北朝《太上老君經律·道德尊經戒》:“戒勿慕功名,戒勿爲僞,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彼”義不可通,當爲“戒”之形誤。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友生周學峰聽從我的建議,博士論文選取《道藏》中的科儀類道經作爲研究對象,涉及148種道經,計200餘萬字。他在認真研讀的基礎上,重點對其中的疑難語詞、不易識別的俗字和訛誤字以及相關文本的理解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辨與解證,創獲良多,得到答辯委員的好評。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部《道教儀經字詞校釋》由博士論文修訂而成,它的正式出版對學界更方便地瞭解利用這一成果,促進道經語言研究的繁榮發展,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書中的考釋大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修正了有關詞語的既有認知。如《漢語大詞典》將“擠壑”釋爲“謂孤苦無依”,本書指出“擠壑”謂推擠使入溝壑,表示排擠、陷害,釋爲“孤苦無依”難以成立。《廣雅·釋詁一》:“扽,引也。”王念孫《讀書雜誌·荀子一》中說:“古無扽字,借頓爲之。”本書認爲頓是扽的本字,不是借字。頓的本義是頓首,頓首即頭部由上至下接觸地面而動作停止的整個過程,由停止引申有停頓義,用作使動,即使之停頓,則有牽拉義。南北朝《三洞道士居山修鍊科》有“交肘牽頓”的說法,“牽頓”即牽拉。作者通過梳理詞義的演變過程闡明了“頓”的牽拉義的由來,使我們明白“扽”是“頓”的派生詞。道教的齋儀中道士首謝懺悔時常伴隨“叩頭搏頰”之舉,“搏”又寫作“摶”,何者爲是,至今爭論不休。楊聯陞、葛兆光等認爲是“搏頰”,即打嘴巴,是修行的一種苦行。卿希泰、任宗權、忻麗麗等以“摶”爲是,認爲“摶頰”指用手按摩面頰,是道教齋儀和存思法的動作。本書贊同打嘴巴說。作者指出,道經中道士“搏頰”的行爲總是和懺悔謝罪、乞請求福的活動緊密相關,無一例外。道士以叩頭搏頰的方式表示悔罪,與普通民衆以磕頭和自打嘴巴表達悔過認錯是一樣的。如果將其解作按摩雙頰的養生術,不僅文意躓礙,也與齋儀的“懺悔”目的風馬牛不相及了。此辯揆情度理,庶幾可以蓋棺定論。

作者善於運用詞例求義法考釋詞義。成語有“以博一粲”,博義爲求取。作者指出求取義之“博”爲“搏”的假借。“搏”《說文》訓爲“索持也”,詞義由“搜求+持取”兩個義素構成,使用時若頻繁側重於其中一個義素則該義素獨立爲義位,故“搏”既有索求義,又有獲得義。爲了說明這種引申的合理性,作者又拿“求”“取”作比證。“求”有獲得義。《淮南子·說山》:“聖人用物,若用朱絲約芻狗,若爲土龍以求雨;芻狗待之而求福,土龍待之而得食。”高誘注:“求,猶得也。”“取”有尋求義。明袁宏道《經太華》詩:“不取色態妍,唯求神骨肖。”可見尋求義與獲得義可以互相引申。南北朝《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卷八:“或書寫紙墨怯惡,裝潢卷軸欹斜。”作者指出“怯惡”爲同義連文,指差劣。怯也是惡、差的意思,畏怯對方往往由於自身實力比對方差,故引申爲差劣義。同樣地,“惡”也有畏怯義。《吕氏春秋·振亂》:“凡人之所以惡爲無道不義者,爲其罰也。”高誘注:“惡猶畏。”這都是成功地運用詞例求義法坐實了詞義。詞例求義實質是用引申規律解釋引申現象,所以有較强的說服力。

文字訛誤方面的校釋也時見勝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八十五:“封刳解剝,不思均是色身;煮炙炮燔,但謂甘充口腹。”“封”古有訓爲“割”者。《戰國策·齊策三》:“今又劫趙魏,疏中國,封衛之東野,兼魏之河南,絕趙之東陽,則趙魏亦危矣。”宋鮑彪注:“封,割也。”用來理解“封刳解剝”似乎通順。作者指出“封”無割取義,《戰國策》之“封”實爲“以……爲邊疆”之義,割取是言外之義。認爲道經之“封”乃“刲”之形誤,確不可易。隋唐《玄門十事威儀》:“自非志心,扣幽靈囿,肘皈師門,頓首德宇,終不造受也。”作者認爲“肘”爲“”字形誤,“”即“得”的俗體。“得皈師門”,文意豁然。《說文·見部》:“,取也。從見從寸。寸度之,亦手也。”“”即“得”之異體。不少學者指出“見”爲“貝”之訛誤。“”是將“”的構件由上下移位爲左右,但從“貝”不誤。《玉篇·見部》:“,丁勒反。取也。今作,亦作。”“”也是“”的移位變易。瞭解這些俗字,對正確解讀古代典籍是很有用的。

書中自然也難免有考慮不周之處。宋蔣叔輿《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二十二:“誓願蕆揚真風,廣化一切。”作者認爲“蕆”有擴展義,將“蕆揚”釋爲擴大顯揚。“蕆”之擴展義未見確證,此解不足取信。道經中常說“闡揚”,如東晉《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項行經》“闡揚正法”,南北期《太上三十六部尊經·玉清境道教經第九》“闡揚教範”,宋沈庭端、黃彌堅等《華蓋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實》卷三“將以闡揚真風”,宋《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闡揚正法”。“蕆”“闡”韻母相同,聲母只有徹、昌之異,古代有些方言中可能同音(正如今普通話同音),故“蕆”應爲“闡”之音借。

唐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下:“大劫交時,天翻地覆,海湧河決,而萬惡絕種,鬼魔滅跡,八荒四極,萬不遺一。”北周武帝宇文邕等《無上秘要》卷三十一《經文存廢品》:“大劫交周,天崩地淪,四海溟合,金玉化消,萬道勢訖。”作者將“交”“交周”釋爲結束,認爲經文所述爲大劫結束時的景象。此解恐未切當。“海湧河決”“天崩地淪”等是大劫來臨時發生的景象,不是結束後的景象,所以“交”“交周”應該是遭逢、逢遇的意思。

中國的高等教育早已過了高速擴張期,2000年前後橫行天下的博士如今想在高校謀得一職殊爲不易,謀得一職的博士想要從事與自己專業一致的教學工作也難盡如人意。所學專業是現代文學,學校却讓你講授文化產業概論;所學專業是古代漢語,學校却讓你講授演講與口才。鴨子上架,勉爲其難,天長日久,專業荒遠。所授課程,非心所好,素無根源,想有建樹,勢同攀岩。進退失據,望洋興嘆。學峰現狀恐亦難能免俗,所幸專業之心尚未盡泯,還能忙裏偷閒,搞點專業,實屬居大不易。但願書的出版不是給專業畫上句號,而是繼續奮進的新起點。當然,若能在其他領地大顯身手,亦余之所樂見焉。

楊琳

2019年1月20日於南開大學西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