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用地多维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图表目录Contents

图1-1 技术路线…25

图2-1 旅游地构成…31

图2-2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38

图5-1 旅游用地变化研究技术路线…65

图5-2 栾川县旅游用地结构(一级分类)…67

图5-3 各景区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68

图5-4 各景区旅游用地面积在不同高程上的分布…72

图5-5 各种旅游用地类型在不同高程的分布…73

图5-6 各景区旅游用地面积在不同坡度上的分布…74

图5-7 各种旅游用地类型在不同坡度的分布…76

图5-8 各景区旅游用地面积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77

图5-9 各种旅游用地类型在不同坡向的分布…78

图5-10 第一阶段(1991—2001年)各景区旅游用地转移…86

图5-11 第二阶段(2001—2011年)各景区旅游用地转移…87

图5-12 第三阶段(2011—2015年)各景区旅游用地转移…88

图5-13 各景区林地在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92

图5-14 各景区农用地在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93

图5-15 各景区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94

图5-16 各景区水体用地在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96

图5-17 各景区未利用地在不同时期的高程变化…97

图5-18 各景区林地在不同时期的坡度变化…98

图5-19 各景区农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坡度变化…99

图5-20 各景区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坡度变化…100

图5-21 各景区水体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坡度变化…101

图5-22 各景区未利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坡度变化…102

图5-23 各景区林地不同时期在坡向上的变化…103

图5-24 各景区农用地不同时期在坡向上的变化…104

图5-25 各景区建设用地不同时期在坡向上的变化…105

图5-26 各景区水体用地不同时期在坡向上的变化…106

图5-27 各景区未利用地不同时期在坡向上的变化…107

图5-28 重渡沟景区旅游用地时空分布…111

图5-29 倒回沟景区旅游用地时空分布…112

图6-1 旅游用地驱动因素…118

图6-2 新增建设用地与旅游景区发展周期关系…124

图8-1 各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161

图8-2 栾川县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162

图8-3 2015年栾川县旅游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164

图8-4 旅游景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绿当量的影响…173

图8-5 研究区旅游用地生态优化结果…176

表3-1 2013年洛阳市各县市主要经济指标…47

表3-2 栾川县2014年限额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49

表3-3 2000—2015年栾川县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50

表3-4 栾川县山地旅游景观类型…52

表3-5 栾川县已开发山地旅游资源构成…52

表3-6 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能力主要指标…54

表4-1 栾川县遥感数据来源…56

表4-2 栾川县社会经济数据来源…60

表4-3 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匹配表…60

表5-1 旅游用地分类…63

表5-2 栾川县旅游用地现状…66

表5-3 各旅游景区用地现状(一级分类)…67

表5-4 栾川县1991—2015年旅游景区用地数量变化…80

表5-5 栾川县1991—2015年各类旅游用地面积和占比…81

表5-6 栾川县各景区1991—2015年各类旅游用地面积变化…82

表5-7 第二阶段(2001—2011年)土地利用转移较明显的景区…90

表5-8 研究基期和研究末期各景区建设用地扩展情况…110

表5-9 各景区旅游用地种类变化…112

表6-1 各个旅游景区建设用地在不同阶段的增长对比…123

表6-2 不同主题旅游景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模式对比…124

表6-3 旅游用地面积与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29

表6-4 各影响因素之间相关系数…130

表6-5 模型方差分析…131

表6-6 模型系数…131

表6-7 模型中已排除的变量…132

表6-8 变量设计…135

表6-9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模型运算结果…137

表6-10 “林地转为农用地”模型运算结果…139

表6-11 “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模型运算结果…141

表6-12 “林地转为水体用地”模型运算结果…142

表7-1 栾川县旅游用地增长可能方案…146

表7-2 旅游用地GM(1,1)预测结果…148

表7-3 GM(1,1)模型精度等级…148

表7-4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的旅游用地预测结果…149

表7-5 栾川县旅游用地未来10年可能变化态势…150

表8-1 生态因子及其影响范围所赋属性值…160

表8-2 全县综合生态适宜性分类统计…162

表8-3 各景区旅游用地适宜性分级面积…165

表8-4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重分类…167

表8-5 生态系统的各种环境保护功能评价…168

表8-6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169

表8-7 2015年栾川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169

表8-8 热带、亚热带地区耕地和草地全年平均绿当量系数…170

表8-9 栾川县各景区最佳森林覆盖率及绿当量…171

表8-10 栾川县生态绿当量未达标景区旅游用地结构优化…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