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用地多维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产生、成长、成熟、消亡的过程,那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指旅游地的产生、成长、成熟、发展过程。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被认为是Gilbert于1939年提出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该理论是由Christaller提出的,是他在1963年游历欧洲旅游景区时对旅游景区(或旅游地)发展过程的一些看法。1973年,Plog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注释,他把旅游地的周期与吸引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客体变化联系起来,提出心理图式假说,认为旅游地的兴衰取决于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活动。1978年,Stansfield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把大西洋沿岸作为研究案例,结果发现大西洋的客源市场部分由精英向大众旅游者转换,而随之就出现了衰落趋势。1980年,加拿大学者Butler提出了新的生命周期理论,他采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描述旅游地的周期变化,把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分为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见图2-2)。该理论对旅游地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和总结,认为旅游地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该理论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应用。

图2-2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资料来源:徐志云、陆林(2006)。

Butler(1980)认为,处于不同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地的游客数量、旅游设施和旅游业经营具有不同的特点。①探索阶段。主要特点是少量的探险者偶然地光顾,没有公共设施,到访者被旅游地的自然风貌所吸引。②参与阶段。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基本设施,确定的客源市场开始出现,开始有了旅游季节,广告也开始出现。③发展阶段。旅游设施得到发展,促销力度加大,外地对旅游业的控制加大,旺季的旅游人数远远超过了当地人口数量,致使当地人对旅游者产生敌对情绪。④巩固阶段。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熟的客源市场已经形成,本地一些陈旧老化的旅游设施已降为次等设施,当地做出努力来延长旅游季节。⑤停滞阶段。旅游者数量及旅游容量达到顶峰,旅游地形象已定型并广为人知,但不再时兴,旅游设施的供应逐渐减少,其转手率较高。⑥衰落阶段。旅游者被吸引至新的旅游地,旅游设施逐渐被非旅游设施所取代,旅游地变成了旅游贫民区或是完全没有了旅游活动,采用适当的措施,如重新定位旅游吸引物、改善环境等,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兴(徐志云陆林,2006)。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一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质疑。有人认为旅游产品只是旅游地吸引物的一部分,并不是旅游地的全部内容,所以不能叫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还是称之为旅游产品理论更为科学;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国外有很多可靠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旅游地”是一个拥有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资源或是人造吸引物的地区(Tooman, 1997),旅游地是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各种旅游产品的综合体(Agarwai, 2002),廖世超(2006)和朱晓杰、张斌(1999)就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周期同时存在且不矛盾,二者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二是对阶段划分的质疑。对于阶段的划分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Christaller, 1963),主要指发现、成长和衰败阶段;有人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Cooper et al., 1993),主要指发展、成长、成熟、衰败阶段;还有人将其分为五个阶段(Hovinen, 2002),包括探索、参与、发展、成熟和衰落;甚至还有六个阶段的说法(Butler, 1980),即开发、起步、稳定、停滞、衰退、复兴阶段。从应用的广泛程度和旅游规划的实践来看,六个阶段的划分方法得到学界的认可和肯定较多。三是对理论价值的质疑。关于理论价值,共有两种观点,即以保继刚为首的肯定说和以杨森林为代表的否定说。丁健、保继刚(2000)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查爱苹(2003)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预测意义和现实意义。而杨森林(1996)则认为该理论完全凭主观,不能指导实践;阎友兵(2001)对理论上预测的所有旅游地最后都必将走向消亡的结果存在疑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很难找到与六阶段发展完全吻合的案例。他们认为该理论对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可以看出,Butler等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主要起始于对旅游产品的研究,旅游产品是旅游地的重要吸引物和核心产品,它的兴衰成败对旅游地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Butler等所讨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主要是指旅游景区生命周期。鉴于本书认为旅游地的概念要大于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旅游地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发展周期等同于旅游景区的生命发展周期。总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对于现实的旅游地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旅游地的发展不仅与旅游产品紧密相关,同时与旅游用地的发展也紧密相关,土地作为旅游地开发和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旅游地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