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8章 货比货
事情很快定下来不过军事行动需要准备,10000人的日本籍雇佣兵和朝鲜籍佣兵按照张翼德的要求在肖达望岸陆续整备集结,因为荷兰人得战败,这次船输荷兰人就通过雇佣福建商人的船只进行,这次负责雇佣兵的还是那个上校,不过他这个上校手中也只有1200人,虽然张翼德兵马有10000人,不过依旧要完全服从荷兰上校的指挥。
这让张翼德很不适应,虽然在兴化公司自己这个司令的官职也仅仅等同于一个团长指挥。不过如果和一个团长一起行动自己还是很大的自主权,各种会议也必须参加的,而且不光自己参加,自己手下的各级团长也会参加,不过在荷兰人这里就不是这样了,基本上自己去也是听从直接下定的结果,这让带着先遣一个营的士兵到达雅加达得张翼德很有些被小看的意思。
听取完上校先生的军事部署之后,张翼德询问雇佣兵的粮食和弹药补给,上校听完之后反而皱起眉头,这些都应该是总督大人的事情,自己就是将商定好的作战计划通知各军事指挥官就可以了,因为这次正儿八经的荷兰籍雇佣兵只有1000多人。所以这1000人的补给肯定是已经被规划好的,但是作为主力或者说数量最大的日本籍雇佣兵反而不在上校的管理范围之内。这是雇主也就是总督大人和雇佣兵头子商定后的事情。
而从雇佣合同签署的时候总督大人上书写的就是会按照军事部署提供商所需要的粮食和弹药补给,不过佣兵从乘船到达雅加达时候,先遣的一个营,在码头寻找应该存在这里的粮食补给,但是扫了一圈之后没有任何属于雇佣兵的粮食补给,张翼德开始给总督书信,询问粮食补给,而总督也是很客气的回了一封书信,说明其在召开军事会议之后可以向负责军事行动的上校提出粮食的需求。
此时张翼德觉得有点不对,他先是派船回到肖达望通知后续各营暂停登船行动,并且要求留在那里的副指挥官必须得到自己的亲笔书信之后才可以采取行动。而张翼德按照计划领取了自己的作战任务,询问补给,此时张翼德确定自己确实被耍了。要紧的是此时雇佣兵得到了按照合同预支的30%的佣金,这是个不太好的数量,因为这些数量只能满足整支军队两个月的粮草需求。要知道这还没有装备和弹药各补充算在里面。
此时同样心情不好的总督大人也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发脾气,是啊,自己在马来已经经营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连20000人的粮食逗凑不出来呢?事实上确实凑不出来,寄予厚望的战争,以失败落场,结果就是自己手中没有战船,而兴化公司可以用两艘战船或者是几艘武装商船,仅仅停战了两个月的时间,到达巴达维亚港的商船就达到了30条。这还是因为兴华公司因为移民导致船队没办法大规模在这里投入运输,不过也快了,按照计划到天启六年二月,抢运到台湾的移民全部在各个岛屿分发完成之后,每个月就有50条船来往巴达维亚和吕宋。
船只的问题或许可以通过雇佣兴华公司的船解决,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粮食需求。与兴华公司达成停战。合约之后,总督大人第一时间将准备好的采购清单交付给兴华公司,兴华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将所需要的货物全部运输到了巴达维亚港口。通过紧急调度还可以使用的商船将这些货物全部运往欧罗巴,但是双方停战不仅让总督得到了不理想的结果,同样也让其作为马来地区一霸的荷兰人感受到了众叛亲离,因为巴达维亚港口遭到炮击,在当地几个苏丹国招募的士兵全部音讯全无,荷兰人得威望被严重削弱。导致本来应该由荷兰人占据的与大明贸易商品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这两个月就有20条和周围几个苏丹国的贸易商船往来,得知自己成了冤大头的几个苏丹国立即决定,不再采购荷兰人的货物,而且一些苏丹国也开始和兴华公司进行军火贸易,让总督非常不可忍受,坏消息从不是单独出现的,在战前签订的粮食采购合同,在战后反而被违约了。这次粮食价格远远超过与这几个苏丹国原先合同的两倍,导致本来应该公用军队使用一年的粮食,现在只能使用半年,甚至还不到半年。
战争计划北拖到了天启六年的正月底,无可奈何得总督大人决定将缺乏得粮食数目自兴华公司进行采购。而兴化公司作为和自己还处于停战阶段的战争对手,反倒是没有任何趁机加价的行为,而是按照一年前反正还未开始之前的粮食价格销售给了荷兰人,真就应了谢若琳的那句话,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你一枪没有打死我,那么我活过来,我们依旧可以做生意。
兴华公司确实是一个适合合作的商业伙伴,相比于马来地区的苏丹国确实是货比货得扔。
正月二十六,军队同时开始启程,3000人作为侧翼攻击力量从西爪哇北部登陆,登陆的负责人是幸存的中校和日本籍雇佣兵得副司令,而上校与张翼德带领剩下的7000人从普哇加达出发。
当天下午先遣队的30人就遭遇了100多万丹苏丹国士兵的攻击,导致30多人被消灭,随后得知消息的上校立马决定派1000人快速追上去,张翼德询问是否有充足的情报支持,因为在他的印象中万丹苏丹国确实是一个不太小的苏丹国,面对北面的荷兰人肯定是有兵力防备的。而且亲身经历过丰臣秀吉与德川家的战争。他很清楚,即使是这样一个小的国家也不会缺乏军事人才。事实也是这样,消灭了先遣队的20人之后,上校命令日本籍雇佣兵出动1000多人追击这100人。
这一追直接追出了20多里,心中不安的张翼德安排自己队伍中数量非常少的骑兵一直与前线的团长联系,从明面上看消息是一如既往的好消息。但是不安的心情在张翼德的心中不断加剧,一直到当天下午,最后一个从前线到达的通讯兵,告知了张翼德军队不能继续追击已经开始准备安营扎寨。此时平坦的道路上他们已经追了50多里,双方距离有20多里。
看着日本籍雇佣兵正在井然有序的准备扎寨,而外围那不多的骑兵正在游弋,上校心里有些感慨,不愧是能配合兴华公司在建宁欧消灭20000荷兰雇佣兵的日本人,这哪里是雇佣兵应该有的水平,相比于那些指一堆吃一堆的马来雇佣兵,这日本籍的雇佣兵完全就是正规军队啊。
是啊这水平拿到荷兰共和国那是一支非常能抗事的雇佣兵团,其实一次性可以雇佣1万多人。,不过转回头来一想,1万多人雇佣到荷兰本土,那费用绝对少不了。而且这1万人其实是经过在东南亚地区多年作战的,对当地环境已经完全适应,如果一下子落到荷兰那因为不适应的问题,会导致很多士兵发挥不出自己的战斗力,摇了摇自己的头,看着正在埋锅烧水的雇佣兵,让他想起自己在望加锡时看到的那兴华公司护卫队的军营,那时候护卫队的战线被攻破后,他们看到了荷兰籍的伤员被妥善安置在了战俘特有的野战医院内,而且留守的几个还能动弹的伤员告知一部分药品的放置区域和上校军医需要怎么使用的方法。而同样的看到这支各个班排长带领下泡脚洗漱,正在饮用热茶水的日本人有些恍惚,这支雇佣兵真的不平常。
事实也就如此,当天夜里前线军队被夜袭,带队的中校安排了信使给上校发了信,得知昨晚娱袭情况,3000人万丹苏丹国的士兵对日本营地打动了突袭,战况很激烈但是战果很少,只有不到300具尸体和30多个重伤员后离开,而在张翼德得到日本籍团长的情报,就没有中校先生提供给上校的那么体面了,宴席是在今天凌晨3点钟的时候,对地形非常熟悉的万丹苏丹国袭击了雇佣兵的营地,营地外布防的士兵第一时间发现了这支偷袭的队伍,并且开始鸣枪示警,随后得知袭击计划被发现的万丹苏丹国士兵开始了正面突袭,值班的士兵开始举枪还击。双方的交战声引发了营地内的警觉,日本籍雇佣兵按照常规训练按部就班到达各自的阵地。反倒是队伍内十几个荷兰人惊慌失措的寻找团长,询问营地是否被袭击,是否已经失陷?
无奈的团长在书信里写着自己不仅要考虑防御的情况,还要安抚这个已经如同惊慌之鸟的中校先生。在防御之余有预备队的团长安排预备队队两侧进行夹击,两侧的突袭很有成果,导致正面袭击的万丹苏丹国士兵不得不撤退下去,而事实也并非是200具尸体和几十个伤员其实是俘虏了将近100多人,按照日本籍雇佣兵的习惯是将这部分服务集中看押,而中校在确定突袭失败之后,反而来了勇气,他指挥着一些士兵强迫他们将这些俘虏全部杀死,张翼德摇摇头反而把书信留给政治部存档,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