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健康行为的关键时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引导其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塑造健康行为,能够为其成年期的健康奠定基础。根据1992年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以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对儿童青少年的要求,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可具体化为以下4个方面:合理膳食、科学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平衡。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包括遵循平衡膳食制度和形成良好的个人饮食行为习惯。

平衡膳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良好的个人饮食行为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平衡膳食
为引导人们合理饮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6条核心推荐。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不同食物。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应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奶类和大豆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这是控制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珍惜粮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保障饮食卫生。

中学生的水适宜摄入量

2.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
针对6~18岁学龄期的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健康状况,《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给中小学生提出以下5条核心推荐。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二)科学锻炼
1.能熟练掌握1~3个运动项目的必备技能,并能用于身体锻炼。
2.每天锻炼60分钟,每周3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体育活动,并持之以恒。
3.锻炼方法有针对性,运动量适宜,运动负荷循序渐进。
4.选择良好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避免伤害事故。
5.选择适宜的环境,避免在雾霾、受污染的环境进行锻炼。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GB/T 17223—2012)规定:初中各年级学生一日学习时间不应超过7小时,睡眠时间不应少于9小时;高中各年级学生一日学习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确保中小学生每日锻炼1小时。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18~25岁人群每日睡眠时间为7~9小时。
2.保持适宜体重,预防肥胖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提出用“52110”行为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控制肥胖。

3.合理用眼,保护视力 避免长时间视屏活动,定时做眼保健操等。具体见本书“青少年近视预防”部分。
4.避免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过度使用,会造成精神行为成瘾,所导致的大脑反应等同于吸毒后的大脑反应。具体表现为,大脑深处的很多区域释放多巴胺,经过贯穿整个大脑的多巴胺受体吸附,反过来产生强烈的快感。在“刷屏时代”远离精神行为成瘾的建议主要为:
(1)尽量减少网络交流,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流。
(2)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社会能力。
(3)为自己设定一天的屏幕使用时间限制。
(4)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将手机放在离自己远一些的地方。
(5)选用为治疗智能手机上瘾而设计的替代设备。
(6)如果行为成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应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5.远离烟酒等不良嗜好,拒绝毒品。具体见本书“远离烟草”部分。
6.从正规渠道获取生殖与性健康信息,避免发生无防护性行为,预防性骚扰,抵制性诱惑。具体见本书“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健康”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两部分。
(四)保持心理平衡
1.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心理社会能力,包括: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有同理心;②积极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③高效率地进行工作和学习;④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⑤有效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⑥面对现实,适应环境,提高决策能力。
2.有研究表明,摆出高能量姿势(又称扩展性姿势)的研究对象,其睾丸素水平上升19%,皮质醇水平下降25%;摆出低能量姿势的研究对象正好相反,其睾丸素水平下降10%,皮质醇水平上升17%。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采取扩展性的、开放性的姿势,不仅可以促使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而且可以改变生理状态。能带来这种积极影响的扩展性动作不需要很大幅度,非常轻微的动作,比如坐直或放慢语速,也可以影响人的感受和行为。

此外,青少年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健康。
(2)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要重视并践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3)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关注健康信息,学会获取、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
(6)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7)青少年要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运动中,努力倡导并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儿童青少年要不断坚持健康行为,逐渐完成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坚持的过渡。同时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年龄的变化、体质的变化、身体状况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等,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