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靶区设计
不同肿瘤的靶区包括范围不尽相同,下面以胶质瘤为例说明靶区设计原则。
靶区的设计应结合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如CT、MRI所显示的肿瘤大小为主,并参照术中具体所见及手术切除情况,根据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的高低而决定靶区大小。
一般而言,对较大体积的胶质瘤,术后瘤床体积变化较明显,此时应以术后影像资料显示的病变部位为主(图2-9),而对一般体积的胶质瘤,术前及术后病变变化不明显(图2-10)。
术前GTV体积较大且脑干中线移位
术后瘤床体积明显缩小且中线恢复
图2-9 间变星形细胞瘤术前、术后GTV比较
术前显示脑干肿瘤GTV不大
术后显示瘤床体积无明显变化
图2-10 脑干胶质母细胞瘤术前、术后GTV比较
对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级),靶区一般在瘤体周围外放1~2cm;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级),靶区一般在瘤体周围外放2~3cm。
对于术后肿瘤残存明显者,除勾画肿瘤瘤床(Gross Tumor Volume Tumor Bed,GTVtb)、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建议将残存的肿瘤一并勾画出来希望给予较高的剂量。图2-11为1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者术后残存的靶区,GTVp包括影像上强化部分、GTVtb包括GTVp和T2 FLAIR MRI异常信号。
增强CT
增强MRI
图2-11 左顶枕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靶区(蓝色GTVp,红色GTVtb)
T2 FL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