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主题”
——厦门大学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也逐步从“硬实力”领域延伸到“软实力”领域。2016年7月,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发布了《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共同倡议》。2020年4月20日,《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发布,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明确了专项任务部署和实施计划。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和合作是《推进计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关于“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工作安排,体现了我国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共同创造更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的坚定目标。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积极维护和发展知识产权多边合作体系,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中的合作;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务实合作,打造高层次合作平台,推进信息、数据资源项目合作,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专利检索、审查、培训等多样化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工作力量;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位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 品牌项目
在此背景下,作为研究知识产权的专家、学者,有必要加强沟通,通过高校搭建平台,以研促学,以学助研,向大学生们传达国际前沿的理论知识,促进知识产权等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贡献力量。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是由厦门大学与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共建成立的集科研、教学、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多功能、高层次的知识产权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依托科研力量,引进专门的高层次知识产权科研人才,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为了促进中外知识产权学术交流,提高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增进各国青年学子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术前沿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最新进展的了解,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在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和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主办的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活动,自201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活动由学术授课、营员交流、实地调研等几部分组成,以学术授课为主,交流调研为辅。六年来,活动共邀请2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厦门大学,为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加拿大、巴西、伊朗、俄罗斯、乌干达等30余个国家的639名夏(冬)令营营员带来总计53讲的精彩课程。夏(冬)令营营员中,绝大部分营员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学子交流的盛会。“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夏(冬)令营让“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知识产权青年爱好者走到一起,交流学术,建立友谊,进一步推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参与,也进一步让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乃至厦门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二“国际视野”与“中国主题”的精彩碰撞
夏(冬)令营活动的授课专家与营员来自全球各地,活动处处体现着浓浓中国风味,从夏(冬)令营的举办目的、授课的具体内容,到参观创新企业、体验中国家庭之旅等环节,“中国主题”始终贯穿其中。
1.授课内容
了解中国制度、解决中国问题始终是贯穿夏(冬)令营活动的核心主题。研究院邀请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境外法律制度的介绍,例如: 《欧盟数字版权发展》《欧盟商标法的发展趋势》《台湾地区智慧产权司法保护最新发展与趋势》等,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例如:《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新发展与趋势》《中国专利诉讼》等,富有国际色彩。营员们纷纷表示,课堂上既有基本法理讲解又有翔实的案例分析;既有行政程序示意又有民事诉讼适用分析;既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国家战略的结合,又有知识产权传统理论与科技发展新形势的碰撞。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前沿、涉及面广,授课方式灵活,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对问题层层剖析、环环相扣,内容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眼光。

▲ 厦门大学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课堂教学
2.企业参观
营员还走进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创新企业,感受中国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的蜕变与成长。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专利多达3 000余件,占据中国卫浴行业专利总数60%以上。通过参访,营员们了解到中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突破技术瓶颈,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占领国际市场的生动实例。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华松董事长表示,国际青年学生来松霖这样的企业参访,可以提升学生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帮助他们对实体化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更多实地了解。

▲ 营员参访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家庭体验
为期一周的“体验中国”活动是夏(冬)令营活动的一大亮点,旨在加深外国营员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对绝大部分外国营员而言,这是他们的首次中国之旅。组织方通过带领部分外国营员赴福建龙岩等地参访、交流,并特意安排他们在当地中国家庭生活,近距离感受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传统的中国文化。例如:参访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当地的知识产权保护;参观福建永定土楼,感受客家文化;体验红色之旅,了解革命老区;观摩汉剧表演,学习中国书法,从中亲身感受中国戏剧文化和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为期一周的中国家庭体验之旅,为外国营员学习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三 经验与总结
1.积极邀约,名师荟萃
知识产权夏(冬)令营组委会广邀知识产权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理论界有美国乔治·华盛顿法学院Martin J. Adelman教授,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商法研究中心院长Spyros Maniatis教授,比利时勒芬大学Geertrui Van Overwalle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原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所”法律学研究所刘孔中教授等专家学者;实务界有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高级法官孔祥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陈锦川副院长,原中国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法官熊诵梅,原宸鸿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法务长钟基立博士等。他们以自己深厚的学识与精彩的讲授,为夏(冬)令营营员带来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盛宴。授课内容涉及“一带一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专利诉讼的特点和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欧洲商标法与NTTM保护、专利智能与AI(人工智能)技术、欧洲版权法改革与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新发展等知识产权界前沿问题。
以2019年夏令营为例。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教授从历史的角度阐释当今“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经济区域性合作的新意义;隆天律师事务所洪燕律师通过案例解析中国专利诉讼的特点和趋势,展现了中国的专利诉讼流程;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Peter Yu教授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专业解读;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Martin Senftleben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欧洲商标法与NTTM保护”“欧洲版权法改革与UGC平台”;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林露顾问则分享了“专利智能与AI技术”,让营员们见识到各种专利数据库的用法和功能。授课老师的精彩演讲,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既要顺应新形势新常态的发展,又要避免为立法而立法、为修法而修法;知识产权法律规制并非仅仅局限于法经济学的范畴,亦并非在“知识产权商业工具论”的论调下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可以有更多的可能和被更灵活的应用。
2.扩大宣传,群贤毕至
几年来,厦门大学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形成了多国家、多地区、多区域的规模效应。多国家体现在外国学生的国籍众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为主,总计包括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加拿大、巴西、伊朗、俄罗斯、乌干达等30余个国家的学生。多地区主要指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互动,有来自台湾地区的清华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澳门地区的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港澳台知名高校的优秀学子。多区域则表现为大陆地区各高校之间的联动,夏(冬)令营活动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优秀学子走进厦门大学,共享知识产权盛宴。此谓之“群”,英才广聚,翘楚云集。
人才济济,百家争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夏(冬)令营营员带来了全新的学术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他们的专业背景各异,包括工程学、工商管理、国际法、民法、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务等不同专业,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阐发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经过筛选等环节选拔出的精英营员,其学识和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而来自国内的营员英文能力亦堪称优秀,不仅能全程听懂英文课程,还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老师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此谓之“贤”,学术精进,厚积薄发。
3.产学研政紧密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都具有各自优势及很强的互补性。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实施和应用主体,具有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以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为代表的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及获取前沿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政府部门则能够有效整合资源,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三者间的合作,对于提高知识产权利用效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具有不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夏(冬)令营活动以促进中外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介绍知识产权保护新发展为宗旨,通过走访企业、邀请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与企业高层授课,不仅为中外学子提供了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从技术创新领域不同主体的视角,向外界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图景。
夏(冬)令营活动成功搭建起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包含多种形式的学习与观摩、不同领域专家的分享与交流。通过这一平台,营员们可以吸收到前沿而丰富的专业知识,构建起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综合认识。政府、企业、学者等不同行业背景的专家在此交流切磋,汲取彼此所长,可谓知识产权领域司法实践、科学研究、运用管理多方位系统合作的好机会。
4.打造中国特色
每年夏(冬)令营面向外国营员举办“体验中国”活动,他们与龙岩学生结对子,走进中国家庭,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增进了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活动期间,外国营员除了参加由龙岩一中学生悉心准备的欢迎会,感受中国校园氛围,还有机会到当地知识产权局了解当地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准星楼,品味中国建筑魅力,体会传统客家文化。为了让外国青年学子融入中国家庭生活,龙岩的家庭还组织了学习太极、包饺子、跳采茶灯舞等富有中国特色、龙岩特色的活动。

▼ 营员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沿线各国在知识产权合作上取得了极大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合作协议签订数量惊人;有更多的沿线国家在我国申请专利,数量迅猛增长;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递增。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知识产权合作一直存在着区域矛盾。伴随着以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不断增多和效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日益走出国界,向全球发展。
青年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熟稔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人才,是加快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厦门大学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授课,以“一带一路”沿线国为主的全球优秀大学生入营,多国青年开展知识产权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Vitor Henrique Pinto Ido曾参加了2018年夏令营活动,后就职于日内瓦南部研究中心,有机会在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参与国际谈判。他谈到,他童年时对中国知之甚少,尽管周围都是在那个遥远的国家制造的产品—可能其中一些甚至来自厦门。夏令营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中国不再遥远:“中国已成为我思考和工作的中心。”夏令营活动经历让他进一步体会到,相互理解、经验交流和互动学习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更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前进之路,同时也可以在全世界人民之间建立更好的关系。

▼ 营员们在讨论课上分享本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加入夏(冬)令营大家庭,他们坚定了对知识产权的探索,也增进了与营员间和组织方间的了解,并能为彼此提供更多的机会,甚至达成个人及机构间的合作:来自巴西、印度、越南、南非等国的营员,与主办方持续保持联系,有的达成合作意向框架;还有部分来自印度等国的营员主动申请就读厦门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博士学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夏(冬)令营活动未能照常举行,但我们有信心继续努力,接下来结合线上授课等形式,将厦门大学国际大学生知识产权夏(冬)令营系列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同时也希望与兄弟研究机构协力合作,与政府、企业积极互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交流,整合学术资源,夯实教育基础,提高研究实力,为丰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林秀芹、罗立国、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