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序列
4.1.1 序列概述
序列是一块用于存放多个值的连续内存空间,并且值按一定顺序排列,每一个值(称为元素)都分配一个数字,称为索引或位置。通过该索引可以取出相应的值。例如,可以把一家酒店看作一个序列,那么酒店里的每个房间都可以看作是这个序列的元素;而房间号就相当于索引,可以通过房间号找到对应的房间。
4.1.2 序列的基本操作
1.索引
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编号,也称为索引。这个索引是从0开始递增的,即下标为0表示第一个元素,下标为1表示第2个元素,以此类推。所谓“下标”又叫“索引”,就是编号。比如火车座位号,座位号的作用是按照编号快速找到对应的座位。同理,下标的作用是通过下标快速找到对应的数据。如图4-1所示。

图4-1 序列的正数索引
Python中的索引可以是负数。这个索引从右向左计数,也就是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计数,即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是-1,倒数第二个元素的索引值为-2,依此类推。如图4-2所示。

图4-2 序列的负数索引
在采用负数作为索引值时,是从-1而不是从0开始的,即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为-1,这是为了防止与第一个元素重合。
通过索引可以访问序列中的任何元素。
例如,定义一个包括9个元素的列表,要访问它的第3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

运行结果:

2.切片
切片是指对操作的对象截取其中一部分的操作,即从容器中取出相应的元素重新组成一个容器。切片操作是访问序列中元素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通过切片操作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序列。
实现切片操作的语法格式如下。

参数说明:
● sname:表示序列的名称。
● start:表示切片的开始位置(包括该位置),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0。
● end:表示切片的截止位置(不包括该位置),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序列的长度。
● step:表示切片的步长,如果省略,则默认为1;当省略该步长时,最后一个冒号也可以省略;步长值不能为0。
切片选取的区间属于左闭右开型,即从“起始”位开始,到“结束”位的前一位结束(不包括结束位本身)。根据步长的取值,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步长大于0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每隔“步长-1”(索引间的差值仍为步长值)个字符进行一次截取。此时,“起始”指向的位置应该在“结束”指向的位置的左边,否则返回值为空。
若程序使用下标太大的索引(即下标值大于字符串实际的长度)获取字符时,肯定会导致越界的异常。但是,Python处理了那些没有意义的切片索引,一个超大(超过字符串的实际长度)的索引值将被字符串的实际长度所代替,如果上边界比下边界大时(即切片起始的值大于结束的值)则会返回空字符串。
(2)步长小于0
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每隔“步长-1”(索引间的差值仍为步长值)个字符进行一次截取。此时,“起始”指向的位置应该在“结束”指向的位置的右边,即起始位置的索引必须大于结束位置的索引,否则返回值为空。
利用下标的组合截取原字符串的全部字符或部分字符。如果截取的是字符串的部分字符,则会开辟新的空间来临时存放这个截取后的字符串。
【例4-1】 在C9高校联盟列表中,通过切片获取第2个到第6个元素。

运行结果:

在进行切片操作时,如果指定了步长,那么将按照该步长遍历序列的元素,否则将一个一个遍历序列。如果想要复制整个序列,可以将start和end参数都省略,但是中间的冒号需要保留。
利用切片从中取出一部分使用的方法如下。
1)切片使用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中间使用冒号分割,并使用中括号’[]’包起来,形成切片。
2)如果从列表第一个元素开始,切片中第一个元素的索引可以省略,如c[:9]。
3)如果切片到最后一个元素结束,切片中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可以省略,如c[9:]。
4)切片可以使用for循环进行遍历。
3.序列相加(连接)
在Python中,支持两种相同类型的序列相加操作。即将两个序列进行连接,使用加号(+)运算符实现。
【例4-2】 将如下两个列表相加。

运行结果:

从上面的输出结果中,可以看出两个列表被合为一个列表了。
在进行序列相加时,相同类型的序列是指同为列表、元组或集合的序列,序列中的元素类型可以不同,但是不能是列表和元组相加,或者列表和字符串相加。
【例4-3】 两个序列中的元素不同类型相加。

运行结果:

4.序列乘法
在Python中,使用数字n乘以一个序列会生成新的序列。新序列的内容为原来序列被重复n次的结果。
【例4-4】 将一个序列乘以3生成一个新的序列并输出,从而达到“重要事情说三遍”的效果。

运行结果:

在进行序列的乘法运算时,还可以实现初始化指定长度列表的功能。例如下面的代码将创建一个长度为5的列表,列表的每个元素都是None,表示什么都没有。

5.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元素)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in关键字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即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包含在该序列中。语法格式如下。

其中,value表示要检查的元素,sequence表示指定的序列。
【例4-5】 检查名称为c的序列中,是否包含元素“hit”。

运行结果:

在Python中,也可以使用not in关键字实现检查某个元素是否不包含在指定的序列中。
6.计算序列的长度、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Python中,提供了内置函数计算序列的长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使用len函数计算序列的长度,即返回序列包含多少个元素;使用max函数返回序列中的最大元素;使用min函数返回序列中的最小元素。
【例4-6】 定义一个包括9个元素的列表,并通过函数获取列表的长度、最大元素、最小元素。

运行结果:

除了上面介绍的3个内置序列函数,Python还提供了如表4-1所示的其他内置序列函数。
表4-1 Python提供序列内置函数及其作用

(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