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方剂的临床运用
方剂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从古至今,我国历代医家的方剂数以万计,书籍浩如烟海。那么我们如何学习并运用这些方剂呢?
个人认为,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处方的指导工具,但我们在临床运用时并不宜照搬原方。大家要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思维,总结出自己的组方用药规律。中医处方要运用灵活变通之法,以中医思维为引导,在临床上随症加减,正确运用。只用书中原方治病,做“书本大夫”是不可取的。虽是一病,却不可只用一方,原方照抄更是医之大忌。例如,同是胃脘痛,治疗却不是一方通用的,中医强调三因治宜,在临证中要区分老幼、男女、体质强弱、慢性基础病情况等诸多因素。因此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自拟处方。也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小方或单味药,如二妙丸、二至丸、半夏、陈皮等,这些思路均从方剂中提取,在临床上灵活运用,疗效较好。
中医的临证处方是灵活多变的,运用时不能一成不变。个人认为方剂要精简,不可用药繁多。一般而言,方中主药2~3味,辅助药2~3味,辅佐药2~3味,引经药1~2味。处方时要从这四个方面拟方,总体不超过12味,如果病情复杂,也可以达到15味。
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方剂,随症加减是中医师必备的能力。但是,临证凑药组方是医之大忌。我们在临床处方中要慎用大寒、大热、大补、大泻之品。组方合理,审慎处方,选择药源丰富、药价低廉、疗效稳定的中药组合,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