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拔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标点不是无情物,一标一点总关情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太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忽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标点符号进行研读揣摩,致使学生不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的朗读中,我们难以区分各种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长及语调语气;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很少关注标点符号的意义;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作文通篇不使用一个标点符号,有些作文一“逗”到底、只在篇末画上一个句号,还有的作文随意乱用标点符号,使得文章句不成句,段不成段,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标点不是无情物,一标一点总关情。优秀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特别善于运用标点符号标示语言的节奏韵律,巧妙地传情达意,使文章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若是细细品味这些标点符号,定能体会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记得自己上学时,学习孙犁的《荷花淀》,老师在引领我们体会水生嫂的性格特点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书中的两段话: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我将这两段话读了很多遍,也没有体会出什么玄机。不光是我,全班同学也不明所以。这时老师将下面一行的标点符号改成: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老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话,读后,全班同学都笑了。

老师问我们为什么笑,有同学说:“您把标点这样一改,我们读着,就感觉水生嫂像个泼妇一样,有点儿歇斯底里!”

老师问我们:“那原文呢?原文中水生嫂的话给你什么感觉?”

这时我们才从这简单平易的语言里体会到水生嫂的温柔平和、通情达理,以及既支持丈夫打鬼子,又担心家里无人照顾的矛盾复杂的心理……

那节课上,我猛然领悟到,小小的标点符号竟然可以如此传神,竟然蕴含着这样丰富的思想与情感,真是不能小觑!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在自己的作文中仔细斟酌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借助它来表情达意。

后来,自己做了语文老师,常常会给学生讲起这个例子,也顺便讲讲一些诸如“赦罪不准处死”和“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等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兴趣,并在阅读与习作中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标点符号的学习分阶段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二学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第三学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文本,认真贯彻落实年段目标要求,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各种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逐步认识各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揣摩标点符号中所蕴含的深意,从而使小小的标点符号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第一篇文章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按照课后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中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想象父亲在用双手挖儿子时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从而认识父亲的“了不起”。

那么,作者在这一段中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呢”?我觉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更有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价值。作者用这样一种特殊的句式来表现时间的渐进,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漫长,从而能够体察到父亲所遭受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这里默默流逝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对父亲无情的折磨和残酷的考验。这样描写可以更好地突出父亲的坚强毅力和对儿子深深的爱,从而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

无独有偶,在这一组教材中,编者还编排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两篇课文编排在同一单元,如果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提到的表达方法,那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但我们不妨再让学生把这两部分文字对比着读读,看一看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从而进一步体会不同的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

《地震中的父与子》小时之间用的是逗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刻钟之间用的是句号。两相比较,前者的时间更长一些,似乎应该用句号啊!那么如果把它改成:

他不停地挖着。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这样改好不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逗号既表现了时间的漫长,同时还表现了希望早一点救出儿子的急切心情——人命关天,救人如救火啊!我们从那一个个逗号中,似乎可以看见父亲如热锅上的蚂蚁,焦灼急切,在瓦砾中不停地挖着挖着,他多么盼望早一点看见儿子的身影啊!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号,则使一位热切盼望父亲回家来表扬自己的那种度“分”如“年”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这里的每一个圆圆的句号,似乎都是少年那热切的双眼,这种传神的表达,非逗号所能代也。

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课文还有不少,如五年级下册的《桥》一文中,开篇即写到: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中间使用的是句号,构成了两句话,便将暴雨的来势凶猛以及形势的危急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为下文洪水肆虐侵袭,木桥危在旦夕,村民命悬一线的情势做了铺垫。

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句号改成逗号,对比来读,通过声音的延续以及停顿的时长来体会暴雨如瓢泼一般倾泻而下,从而以声摹形,利用朗读来呈现当时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再如,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一文,作者在描写铁罐的语言时,六次用到了感叹号,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有意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个感叹号中品味出陶罐的自以为是、恃强凌弱、傲慢无礼和蛮横无理的性格特点。

多年前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教学《画杨桃》,有一个教学环节仍让我记忆犹新。

老师将课文中的两段话打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问题抛出后,学生立刻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两段话中的标点符号上,从而与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对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相同的文字,不同的标点,展现了孩子们先后两种不同的思想认识与情感态度。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在写作上的独具匠心,也体现了执教者文本研读的精心与教学设计的慧心。这样的教学令人感到余味无穷,难以忘怀。

阅读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标点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成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郭沫若先生曾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揣摩一些标点符号的涵义及用法,才会令小小的标点符号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也才会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善于运用标点符号表情达意,为作文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