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们通常都不会跟市场失败律的第一部分较劲。我把统计数据和背后的逻辑拿给很多人看过,他们最后都接受了“大多数新产品都将在市场上遭遇失败”这一硬事实。但我碰到的抗拒定律第二部分的人则非常多,这第二部分也就是“大多新产品都将在市场上遭遇失败,即使所有的方案都被执行到位也无法避免失败。”
很少有人能够接受这一点,我们能够理解,因为我们总是认为失败是新产品执行过程中由于人们在某些方面能力不够或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结果。然而,强大的执行力并不是失败的解药,这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但你必须接受它。如果你还抱有幻想,以为具备某一领域或市场的经验与能力能够让你摆脱市场失败律,那么你不仅会失败,还会以一种更加惨烈和痛苦的方式失败,这或许是对你的傲慢的惩罚。
在工作坊和课堂上,我会展示很多戏剧性的失败案例来证明我的观点,这些案例的主角都是被广泛认可的相应的市场里最优秀的人和公司。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软饮行业最成功的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有制造、营销气泡罐装饮料的世界级专家,这些专家拥有数十年的经验以及无与伦比的专业知识和资源。然而,这些全都无法撼动市场失败律。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改变了这款史上最著名的产品的配方,推出了一款名为“新可乐”的产品,并进行了大肆宣传。但是,即使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新可乐得到的却全是负面评价和反对意见,公司只能重新开始生产、销售传统配方的产品。百事可乐也经历过一场相似的失败,那款失败的产品就是无色、不含咖啡因的“水晶百事”(Crystal Pepsi)。
再比如电影《异星战场》(John Carter),尽管它是一部有着2.5亿美元制作预算和1亿美元营销预算的迪士尼电影,但它还是失败了。在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方面,迪士尼可不是什么外行,恰恰相反,它可是最懂行、最有经验的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公司之一,但这些并不能让它对市场失败律免疫。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在拍摄了极为成功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之后,他拍摄的《天降神兵》(Howard the Duck)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在开发和运营互联网产品方面,谷歌是世界上拥有丰富经验和卓越表现的公司之一。然而,在2010年,这家带给我们谷歌搜索、谷歌地图和Gmail的公司发布了谷歌Wave,这是一款支持团队在线协作的新产品。尽管谷歌对此进行了大量宣传、炒作和热情投入,谷歌Wave还是一头撞到了市场失败律的“墙”上,在该产品推出后仅几个月的时间,谷歌就宣布将逐步下线这款产品。同样的命运也发生在了其他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谷歌产品上,比如谷歌Buzz(2)和谷歌眼镜。还有一些失败的谷歌产品则更鲜为人知了,有谁听说过Jaiku(3)或谷歌问答吗?
在课堂上,我喜欢让学生们把他们使用过或听说过的谷歌和微软的产品列出来,然后我会把谷歌和微软的失败产品清单拿给他们看,我所列清单的长度往往至少是他们所列清单长度的5倍。如果你上网搜索“Google failures”(谷歌的失败)或“Microsoft failures”(微软的失败),你可能会发现有关这些公司失败产品的汇总信息。
当然了,大多数公司都不会宣传自己的失败,而只会静静地把它们放下,然后继续前行。但如果你再深挖一点,你会发现你可以任选一家成功的企业,为它们创建一个失败产品的汇总网页站点。例如,在麦当劳的这个页面里可能会陈列着命运多舛的McLobster龙虾堡、用菠萝切片替代了肉饼的Hula汉堡,以及让我这个意大利人觉得特别烦的McSpaghetti意大利面。
对于一些风格更激进、更具创新性、竞争力更强的公司,失败和成功产品的比例可以达到5∶1甚至更高,但即使是最保守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通常也会频繁遭遇失败。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在背后支撑这些失败产品的公司及其员工不仅仅是有能力的,而且可能全都是各自领域里有着数十年经验的“高手”,然而,市场失败律依然有效。
尽管经验和能力对于一款能够满足市场所需的产品来说是实现持续成功所必需的要素,但对于一款市场不感兴趣的产品来说,它们就没什么用了。事实上,经验和能力通常会导致更大、更广为人知的失败,因为我们倾向于对具备这些要素的产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设定更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