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会计对象,对于确定会计的任务,特别是对于研究和运用会计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都要进行会计管理,但是各个单位的会计对象不尽相同。关于会计对象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各单位会计对象的共同点,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有助于说明各单位的会计任务是基本相同的,也可以说明有许多会计原则和方法是可以共用的。二是从各单位会计对象的不同点即特点,来了解各单位会计的具体对象,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一般来讲,会计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首先,会计的对象总的来讲是经济活动,而且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由于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有些经济活动是不能用价值形式来表现的,因而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只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来表现的那些经济活动。
其次,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虽然不同,但它们的许多经济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与社会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有关,它们的这些经济活动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社会再生产过程是通过各个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来进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工作,主要是在这些千千万万个企业、行政和事业等单位之间或内部进行的。显然,会计的对象,也应该是这些单位自身的经济活动。正如《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条所规定的:“企业会计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所谓交易或者事项,是指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等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项经济活动事项。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一般对象。
由于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担负的任务不同,其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因此,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一样,有着各自的特点。概括起来,会计对象又可以分为两类: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二)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企业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其中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具有代表性。
1.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工业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过程大体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其中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用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支付采购费用,随着采购业务的完成,企业要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各种财产物资的耗费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生产出一定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入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材料消耗、工资支付、固定资产损耗、水电动力费用支付等业务。当产品制成后,要计算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销售过程中,企业通过市场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收回货币。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已销产品成本,补偿企业耗费后,便形成企业利润。于是,就发生了成本费用结转、货款结算、负债偿还、税金交纳、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出发,随着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不间断地进行,周而复始地运动着。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业务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以货币资金采购材料物资,然后投入生产,变为在产品,继而加工为产成品,将产品销售出去,收回货币资金,再用以购买材料、物资,投入再生产。这些经济业务及其引起的资金循环和周转,都是会计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所以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
2.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组织商品流通,把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两个过程。在商品购进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是采购商品,引起货币资金转换为商品资金形态。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卖出商品,又使商品资金形态再转换为货币资金形态。在商品经营过程中,要消耗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流通费用。在销售过程中,又获得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果。商业企业的资金是沿着“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多的)”的形式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商品流通业在商品购销活动中发生的支付工资及经营费用、货款结算、成本计算、上缴税金、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都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
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企业的会计对象还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前,首先要从一定渠道和来源取得一定数量的资金(包括部分货币资金);第二,一个经营过程结束后,企业会有一部分资金因种种原因退出企业的经营过程,不再参加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例如偿还借款、支付税费、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同样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有国家行政拨款投入的,也有来自自身业务收入的。国家投入的称为预算收入,单位自筹的称为预算外收入。同样,支出也可以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是通过预算内(外)收入货币资金,另一方面要发生预算内(外)支出,以货币资金支付各种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以上对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分别做了简要说明。这些单位会计的对象虽然各有特点,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本质还是相同的。这些单位都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都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所以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又是会计报表的框架和基础,因此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
依据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对象基本要素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因此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或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因此称为利润表要素或动态要素。
(一)资产
企业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资金是企业、事业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财产、物资等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形式。企业经营资金作为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有其存在的具体形态,被运用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资金存在的具体形态,称为企业的资产。资产可以具有实物形态,如房屋、现金、材料等;也可以不具备实物形态,如各种应收款项、专利权等。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能够用货币计量,并且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由此看来,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的类型
资产项目的分类,一般是以它们能否在企业的“正常营业周期”内变成现金作为区分的标准。所谓正常营业周期,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其他各种资金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资金循环周转。正常营业周期在一年中不止一次的企业,可以一年作为标准;正常营业周期超过一年的企业,则以一个以营业周期为准。
依照这一标准,我们可将资产划分为两大类,即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应收款、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货币资金是指存在于货币形态,用于购买材料物资、支付工资,以及支付各种零星开支的现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以交易为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和直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除上述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都称为非流动资产,即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等;或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资产,如固定资产等。
①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②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规定年限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等。
③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经营权。
④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2.资产的特征
首先,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拥有是指拥有产权或所有权。控制是指虽然没有产权,但有支配使用权,如从银行取得借款存在单位的账户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其次,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的形态各异,但都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最后,它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现将资产的主要内容列示如图1-1。
图1-1 资产的主要内容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本质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在实务中,企业取得的许多资产都需要付出成本。例如,企业购买或者生产的商品,企业购置的厂房或者设备等,对于这些资产,只有实际发生的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符合了资产确认的计量性条件。
(二)负债
如前所述,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有其提供者(或称其来源):一是投资者(包括国家、个人、法人或外商)投入的;二是债权人(包括银行、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这部分债权人提供的资产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偿还,因此,称为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这种义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未来的借款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本质特征,只有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里的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3.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
短期借款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长期应付款是指除长期借款和企业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应付账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4.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负债的定义可以看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本质特征。在实务中,企业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与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
现将负债的主要内容列示如图1-2。
图1-2 负债的主要内容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内容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因此,所有者权益又称为“净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取得资产的两条渠道,债权人和投资人都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他们在企业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区别的。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分享红利,其权利仅限于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投资人则拥有相应的经营决策权、企业盈利分配权以及资本增值的拥有权。企业对债权人的负债要在约定日期偿还,而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投资人一般不能收回所有者权益,只有在企业破产或解散时,清偿债务并支付清算费用后,如有余额才能在投资人之间进行分配。
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财产物资,也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各种财产物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称之为实收资本,包括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外商投入资本等。上市公司称其为股本。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取得的,但不是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带来的,而为投资者共同拥有的各种资本增值,包括资本(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等。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历年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累积结存到本期期末尚未分配的或待下年度分配的利润。
现将所有者权益的主要内容列示如图1-3。
图1-3 所有者权益的主要内容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只要资产和负债能够确认,所有者权益就能确认。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可知: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将此等式进行移项,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也称为会计等式。
(四)收入、费用和利润
企业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运行而不断运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支付货款和采购费用。这时,货币资金就转化为储备资金。在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领用各种材料,产生材料费用,利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对材料进行加工;同时,还要支付工资等费用,这时储备资金及一部分货币资金就转化为生产资金(在产品)。随着产品完工入库,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在销售过程中,出售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收回货款,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同时,为销售产品,企业还需要支付销售费用、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企业用卖出产品的销售收入补偿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综上所述,企业资金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其形态不断地变化,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个过程称为资金循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经营资金的循环也是不断地重复的。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资金在周转过程中,不仅表现出资金停留在各个阶段上的不同形态,而且也反映企业为了制造产品、获得经济效益,还要发生各项耗费,各项耗费归集到一定计算对象上,形成各项成本。企业卖出产品后,收回货款,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从营业收入中减去营业成本、应交税费和期间费用,加上投资净收益等,即为企业的营业利润。用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支净额,即为企业的利润总额。用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即为企业净利润。企业获得的净利润,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留给企业作为公共积累,然后向投资者分配。因此,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收入和利润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1.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进行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按不同行业划分,有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商品销售收入(商业)、营运收入(交通运输业)、工程价款收入(建筑业)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由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业务带来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材料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包装物出租与出售收入等。
(2)收入的特征。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通常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如营业外收入。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现金或者有权在未来收到现金,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用于抵债,导致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投入资本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这不属于收入,而是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是经济利益的流入,但不是所有者投入的。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的表现形式要么是资产增加,要么是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据前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知,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反,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比如,企业的借款或预收的货款等,虽然也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表现的是负债的增加,不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的确认条件。
根据收入准则的定义,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①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②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③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④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⑤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即收入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有可能增加并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
不同种类的收入只有符合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企业既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确认收入。
2.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包括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费用,为组织车间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支出。间接费用是指企业的车间(分厂)管理人员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计入本期产品成本而应从本期营业收入中扣减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厂部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借款利息、汇款手续费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广告费等。费用使企业经济利益减少,其形成往往表现为资产流出、资产折耗或是发生负债,其结果都是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当从其带来的相关收入中予以补偿。由于费用和收入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因果关系,所以保持两者口径一致十分重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费用是与狭义“收入”相对应的费用,即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不包括各种财产损失,因而是一种狭义的“费用”。
(2)费用的特征。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费用必须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里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形成的,目的是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如营业外支出。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流出或者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该经济利益的流出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当将其排除在费用的定义之外。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表现形式是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根据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得出,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反,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比如,企业归还借款或归还前欠货款等,虽然也会有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表现的是负债的减少,不会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其定义外,还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反,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按税法规定交纳所得税后的余额,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当期净利润和以前年度剩余利润,构成可供分配的利润,应按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2)利润的计算。
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即: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净敞口套期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主要由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加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构成。
“投资收益”是损益类科目,贷方表示投资收益,借方表示投资损失,期末结转“本年利润”后无余额。投资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及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等。投资损失是指企业转让、出售股票、债券,其收回投资额小于投出资金数额的差额。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是企业在营业利润以外取得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获得的赔款收入、无法查明的现金长款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是企业在营业利润以外发生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盈亏、捐赠支出、罚款支出、赔偿金违约金支出、非常损失等。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25%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因此: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调整项目)×25%
当无调整项目或调整项目为零时: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25%
现将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构成列示如图1-4。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认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算。
(4)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这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收入-费用=利润
以上六项会计要素科学地概括了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它们既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任何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上述六类会
图1-4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构成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显然这些增减变化也都无一例外地属于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内容。企业日常繁杂的会计核算,在内容上都是围绕上述六类会计要素进行的。会计通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进行核算和监督,以达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对内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所以,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大类会计要素及其增减变动情况。
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由于受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特点所制约,一般表现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会计要素。
三、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会计对象的相互关系,即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式的原理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六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会计基本等式(静态会计等式)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数量和结构的、能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资产,即能以货币计量并具有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然而企业的资产不可能凭空形成。资产无论以什么具体形态存在,都必须由资产的所有者提供,企业的资产都有特定的来源或形成渠道。企业的资产提供者会对企业的资产提出种种要求权。会计上将企业资产提供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资产与权益各自具有特定的经济含义,它们分别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侧面。资产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经济资源,权益则体现由不同渠道取得这些经济资源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资产的来源叫权益,资产和权益是同一经济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有多少资产,必定就有多少来源;相反,有多少来源,就形成多少资产。来源越多,资产就越多;相反,资产越多,来源就越多。资产和权益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资产不可能脱离权益而存在,没有资产,就没有有效的权益。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同数额的权益;相反,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相同数额的资产。任何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其权益总额必然相等。资产与权益之间这种客观存在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资产=权益
这一等式叫作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基本等式,简称会计等式。
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相等的关系,称为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各企业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其来源不外乎两个渠道,也就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即权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权益是由企业的债权人提供的,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这类权益属于债权人权益,又称“负债”,负债在未偿付之前,是企业资产的一种来源。另一部分权益是企业的投资人提供的,称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来源。债权人权益和投资人权益,虽然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债权人权益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投资人的要求权,称为第一要求权,投资人权益则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因此,会计等式应进一步表示为:
资产=债权人权益+投资人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简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基本数量关系,这个等式是永远成立的,故称为会计恒等式。这种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它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例如,某企业月初拥有资产总额100万元,包括银行存款15万元,其中5万元由银行短期借款提供所转存,10万元由投资人提供;库存原材料25万元是从物资供销公司赊购的;设备60万元由投资人提供。可见,该企业总资产100万元来自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方面,即负债总额30万元(短期借款5万元,应付账款2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70万元,它们分别表示债权人和投资人享有的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此时,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量化表示为(单位:万元):
100=30+70
(二)会计基本等式的扩展(动态会计等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发生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增减变化的经济业务外,还会取得收入,并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相应的费用。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其差额即为企业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企业的利润,反之为亏损。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
上述等式是从某个会计期间考察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而形成的恒等关系。它表明,从动态考察,某一期间的利润,是已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因此,我们称之为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可以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费用可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若收入大于费用,所有者权益将按确定的企业净利润额增加;若收入小于费用,所有者权益将按确定的企业净亏损额减少,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要承担企业的盈亏。由于利润在未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必然影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所以在会计期间观察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时,上述会计基本等式可进一步扩展为以下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由于:收入-费用=利润
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通过移项得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假定上例中该企业月份内出售产品一批,收到货款收入10万元,存入银行,该批产品成本共计6万元,利润4万元,期末总资产由月初的100万元增加到104万元(银行存款增加10万元,产成品减少6万元,净增4万元)。10万元就是收入,而成本6万元就是费用。费用不单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还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出售产品的收入10万元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该批产品的成本6万元就是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就是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等。因此,会计等式的扩展形式可以量化表示为(单位:万元):
104=30+70+(10-6)
即 104+6=30+70+10
由此可见,在期初这个特定点上,收入和费用表现为零,会计等式的扩展形式实际上与前述会计基本等式是一致的。在期末收入和费用经过利润结算转入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扩展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仍然可以用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表示。
由于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构成利润表的三个会计要素,将会计基本等式与其扩展形式联系起来,有利于揭示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四、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进行,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例如购进原材料、支付费用、销售产品、收回欠款、归还借款、收到投资款等,都必然引起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但是任何时候,不论从哪个时点来观察,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都永远保持平衡关系。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无论引起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这种平衡关系。
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两者在价格量方面看是恒等的,故称为会计恒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影响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但总额会有所增减)。其变动有以下四种类型(见图1-5):
图1-5
举例:新民工厂2020年1月1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相关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单位:元
当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根据经济业务假设用增减记账法记账):
(1)从银行提取现金700元备用。
增:库存现金 700
减:银行存款 700
(2)从银行借款(短期)15 500元,用于偿还前欠新华工厂购货款。
增:短期借款 15 500
减:应付账款 15 500
(3)收到国家投入的货币资金80 000元,存入银行。
增:银行存款 80 000
增:实收资本 80 000
(4)以银行存款50 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减:银行存款 50 000
减:短期借款 50 000
计算新民工厂2020年1月31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期末资产总额=520 000+700-700+80 000-50 000=550 000(元)
期末负债总额=100 000+15 500-15 500-50 000=50 000(元)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420 000+80 000=500 000(元)
从以上计算得出,新民工厂期初资产总额520 000元,负债总额10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420 000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月发生4笔经济业务后,期末资产总额变成了550 000元,负债总额变成了5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变成了500 000元(550 000=50 000+500 0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看出,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但变化的金额相等,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依然存在。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概括如下:
(1)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有一定权益必然有一定资产;反之,有一定资产必然有一定权益。
(2)资产与权益数额相等(其金额并非固定不变,但变动的金额相等,故变动后的数额依然相等)。
(3)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不受经济业务的影响。不论经济活动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由于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上经济业务发生的四种类型展开后共有九种类型。具体如下:
(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同增)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同增)
(3)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
(4)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同减)
(5)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
(6)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
(7)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同减)
(8)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
(9)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此增彼减)
两个同增,两个同减,五个此增彼减,共九种类型。
举例说明:
大华工厂2020年3月31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如表1-2所示(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表1-2 单位:元
此表说明大华工厂2020年3月31日拥有资产1 056 000元,这些资产是由债权人和投资人所提供的,其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即负债为264 000元,投资者的投资及公积金等即所有者权益为792 000元,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大华工厂2020年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例1-1】 3日,从光明工厂购入原材料5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厂一方面增加了一项新的资产——原材料5 000元,另一方面增加了一项负债——对光明工厂的应付账款5 000元。由于这一变化的结果,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就变为以下情况(见表1-3)。
表1-3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资产与负债双方各增加金额5 000元,总额均为1 061 000元,仍然保持平衡关系。
【例1-2】 4日,收到华中公司交来银行存款20 000元,作为对本厂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增加20 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20 000元。由于这一变化的结果,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就变为以下情况(见表1-4)。
表1-4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各增加金额20 000元,总额均为1 080 000元,仍然保持平衡关系。
【例1-3】 6日,向银行提取现金200元备用。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一项资产——库存现金增加200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00元。上面的会计平衡关系经过这一变化后如表1-5所示。
表1-5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只是资产项目之间一增一减,金额相等,资产总额不变,且未涉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故双方总额仍为1 081 000元,仍然保持平衡关系。
【例1-4】 11日,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短期借款减少10 000元,同时资产——银行存款也减少10 000元,经过这一变化,上列会计平衡状况,又须改为表1-6。
表1-6 单位:元
该项变动结果,资产与负债各减少10 000元,双方总额均降为1 071 000元,仍然保持平衡。
【例1-5】 15日,经向银行申请,已同意将短期借款30 000元转作长期借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负债——短期借款减少30 000元,另一项负债——长期负债增加30 000元,变化结果,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就变为表1-7所示情况。
表1-7 单位:元
该项变动结果,一项负债与另一项负债以相等金额增减,故总额不变,资产项目无变化,双方总额仍为1 071 000元,仍保持平衡关系。
【例1-6】 18日,双方协商将所欠华昌工厂货款12 000元转作华昌工厂对大华工厂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12 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2 000元,变化结果,双方平衡关系就变为表1-8所示状况。
表1-8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一项负债与一项所有者权益以相等金额增减,总额不变,资产项目无变化,故双方总额均为1 071 000元,仍然保持平衡关系。
【例1-7】 24日,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以银行存款8 000元,退还个人投资款。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该厂资产——银行存款减少8 000元,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8 000元。经过这一变化,上列平衡关系便如表1-9所示。
表1-9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一项资产与一项所有者权益以相等金额同减,使双方总额均降为1 063 000元,不影响平衡关系。
【例1-8】 30日,利润分配方案中宣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1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该厂的负债——应付股利增加10 000元,同时使该厂的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10 000元。经过这一变化,双方的平衡关系如表1-10所示。
表1-10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一项负债与一项所有者权益以相等金额一增一减,总额不变,资产项目无变化,双方总额仍均为1 063 000元,平衡关系不变。
【例1-9】 30日,按规定将盈余公积11 000元转增投资者资本。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11 000元,使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1 000元。经过这一变化,双方的平衡关系如表1-11所示。
表1-11 单位:元
上项变动结果,所有者权益以相等金额一增一减,总额不变,资产项目无变化,故双方总额仍为1 063 000元,不影响平衡关系。
上述九种变化类型,可用会计方程式综合表示为表1-12。
表1-12
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凡是发生涉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任何两方同增同减的经济业务,如例一、二、四、七,都会使双方原来的总额发生同增同减的变动,同增金额或同减金额相等,因此变动的结果,双方总额仍然相等。凡是只涉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之间此增彼减的经济业务,如例三、五、六、八、九,则不但不会影响双方总额平衡,而且原来的总额也不会发生变动。由此可见,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无论引起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发生怎样的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双方总额的平衡关系。
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但不管经济业务发生多少,最多就是以上描述的九种类型,即两个同增,两个同减,五个此增彼减。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永远保持平衡的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相互对应的平衡关系,对于检查监督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正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