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
(三篇)
一 桃花源记(并诗)
晋太元(1)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2),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3)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
(1)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年。
(2)髫(tiáo):古时小童垂发。
(3)诣(yì):拜访。
今译
晋太元年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以捕鱼为业。
偶尔沿溪流而行,渐忘路之远近。忽然之间,见一桃花林,两岸数百步,纯然无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武陵渔人惊异,叹为观止。
再往前行,欲深探其林。
林尽,见水源,亦见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离船而从山口入。起初山路极狭窄,仅供一人过。续走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坦宽阔,良田、美池、桑竹环绕,屋舍清朗。其间路径通达,鸡犬相闻。往来劳作的男女,衣着皆如外来人,老幼皆怡然自乐。
乍见渔人,村人大惊。探问渔人从何来,渔人答了。村人欣喜,邀渔人进家,备酒杀鸡做饭款待。
村中另有人闻讯,都来问候。并告知渔人,村民先辈避秦时战乱,率妻儿老小并族人来此绝境,从此不再迁徙,逐渐与外人隔绝。
问当今何世,竟不知有汉一代,更不知有魏、有晋。村民听渔人细说,尽皆叹惋。
众人心热,相继邀请渔人至家,皆待以美酒佳肴。
武陵渔人尽享村人盛情款待,数日后辞别而归。临行,桃源人叮嘱:此间境况,切莫说与外人。
出村,上船,武陵渔人沿来路处处细作标记。
回到郡下,见太守,将奇遇细细报告。太守立马派人随武陵渔人前往。
一行人循之前所作标记,却莫名其妙迷失,不复得路。
南阳高士刘子骥,听闻此事,欣然计划前往,未能成行。不久病逝。
此后,再也无人问津。
会意(一)
自陶渊明写下这篇奇文,后人始终猜疑不定,是实录,抑或虚拟?
我愿信其实。
美国费城远郊,住有一支欧洲早期移民,敬重古制,坚持农耕,自有其不同于周遭的装束风习,自有其不同于时下的教化系统。交通载物一概用马,不仰慕现代文明。年轻后生即令外出求学,毕业之后也都情愿返乡。
不愿无礼打扰,我在远处留意过这帮族人。但见他们,神情肃然,松弛内敛,对周遭现代文明视若无睹,不慕不攀。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美国,现代文明顶级象征,尚有这般奇人奇事。4世纪的陶渊明时代,当不难想象。
会意(二)
回说《桃花源记》。
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甚异之”,于是,继续前行,好奇林子的尽头到底有怎样一番景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行文至此,陶渊明留下一个微妙的细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虚室生白。修静入深,时有光感。气与光都是能量,能量响应能量。文后赋诗有句:“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这“仿佛若有光”之光,陶潜之意,灵光?神光?
此事,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会意(三)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特意与世隔绝的桃源人,拙朴敦厚,各各将武陵渔人邀请到家,好酒好食盛情以待。
临了,请求这位不速之客,莫向外人多言。
既“不足为外人道”,自然不愿被外人搅扰其清静。
武陵渔人却不守信,回程路上,一一仔细留下标记。更报与当地长官得知。
想来,桃源人敏感,猜到了渔人的不老实,尾随其后,将留下的标记一一消除。尔后举村遁避。
惹不起,躲。
避战乱,躲是非,已然躲避好几百年。
抱朴含真,持之不易。
千多年之后,神州大地,形迹之遁几无可能。
幸好,有桃源情结的,尚有素心可以躲避。
会意(四)
其中深意,《记》之外,陶潜另赋一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1)。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2)。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3)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5)。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6)。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7)。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8)。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9)。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10)?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11)。
注与疏
(1)嬴氏:嬴政,秦始皇。
(2)“黄绮之商山”:秦末,有四名士隐居于商山,其中有夏黄公、绮里季二人。商山:地处今陕西商洛市东南。
(3)浸:逐渐。湮:淹没。相命:相依为命。肆:事,致力于。
(4)菽(shū):豆类。稷:百谷。时艺:季节农艺。
(5)俎(zǔ):与“豆”皆为古代祭祀用具。
(6)节和:温和适宜的节气。
(7)四时:四季。
(8)“奇踪隐五百”:秦至晋,五六百年光阴。
(9)淳:桃源人淳厚。薄:世事凉薄。幽蔽:幽隐遁避。“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桃源人淳厚,深知世人凉薄寡信。无奈,只好再次幽隐遁避。
(10)游方士:混迹于机巧俗世之浊士。“焉测尘嚣外”:如何能解方外之朴拙天真?
(11)蹑(niè):追随。高举:崇尚其高洁。吾契:契合吾心之志趣者。
会意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辛勤播殖,抱朴含真。稼穑自足,没人派官税。不开山凿路,依顺天地,珍惜自然。
且看庄子笔下,又是怎样的景象:
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庄子·马蹄》)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岁月天然,没曾想纪历志。
耕,耘,敛,储,四体辛勤,人顺天律,不劳动圣贤智。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会意《桃花源记》,我有一个体会,现今世界,无论陶渊明的桃花源,抑或庄子的“至德之世”有无现实可能,抱朴含真,自净其意,体悟心之桃花源,体悟心的“至德之世”,却是真真实实的,古今可行,古今通行。
二 归去来兮辞(并序)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1),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2)。脱然有怀(3),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4)。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5)。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6)。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7)。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8)。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9),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10),情在骏奔(1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12),命篇曰“归去来兮”。序乙巳岁十一月也(13)。
注
(1)“生生所资”:经营生机所需的“本钱”,资本。
(2)长吏:县令。
(3)“脱然有怀”:有所动念。
(4)“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江州刺史刘敬宣有德,惠爱四方。
(5)“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由家叔引荐,得取用为小城卑吏。
(6)风波未静:战事未息。惮(dàn):忌惮,害怕。
(7)“质性自然”:本性率真。矫厉:造作刻薄。
(8)人事:仕途。口腹自役:为口腹之需自投罗网,自服刑役。
(9)稔(rěn):成熟。犹望一稔:期待机缘成熟。
(10)寻:不久。
(11)“情在骏奔”:心切情急如奔马。
(12)因事顺心:终于自免去职,如释重负。
(13)“序乙巳岁十一月也”:本文作于义熙元年(405)辞官彭泽之初。
今译
余(本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子满屋,罐无储粮。维生所需,苦于不知经营之术。亲朋好友劝我求个官职。无奈,心有所动,却寻不着途径。
幸有江州刺史刘敬宣,有德有仁,惠爱四方。于是家叔引荐,得取用为小城卑吏。是时,战事未息,风波未静,心中忌惮远离家乡之职。
彭泽,离家百十里地,距离合适,公田之利可糊口养家,于是求而得之。
不多日,暗生归返之心。
何故?本性率真,难为造作刻薄之举。
此番尝试随从仕途,皆因口腹之需而自设囚笼。虽迫于饥寒交加,然,一旦违背真性,灵难安,心病顿生。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但待机缘成熟,当决然弃官,布衣回返。
不久,程氏妹于武昌过世。心切情急如奔马,正好自免去职。仲秋(八月中)至初冬(十一月),在官八十余日。
终于,弃官还归,如释重负,遂愿顺心喜作此篇,曰“归去来兮”。
序,乙巳岁十一月。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1)。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2)。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3)。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4)。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5)。
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6)。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8)。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9)。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0)。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11)。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2)。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13)?
胡为惶惶欲何之(14)?
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15)。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16)。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7)!
注与疏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昔日已往,不受劝谏,来者将临,尚可抉择,典出《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觉今是而昨非”:今是,归田之醒,昨非,仕途之迷。
(2)征夫:行人,行者。前路:前方之路。熹微:微弱。
(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远望衡门,欣喜急奔。
(4)三径:小路。就荒:眼见就将荒芜。
(5)眄(miǎn):斜视。庭柯:庭园内的花草树木。
(6)“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依南窗望云天,观斗室顿心安。
(7)扶老:扶竹。因可做拐杖,故称“扶老”。矫首:举首,抬头。遐观:舒心远眺。
(8)岫(xiù):山穴。
(9)息交:息止应酬,息止虚交浮往。
(10)畴:田地。
(11)巾车:带帷幔的车。窈窕:沟壑幽深。
(1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万物自顺天律,善应节气,适时而生,适时而盛,适时而衰,适时而亡。我之生灭盛衰,也就这样了吧。
(13)寓形宇内:典出《庄子·知北游》:“(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身既非我有,生亦无长久,何不任情随意,凭心驰自由?
(14)“胡为惶惶欲何之”:任心去留随意,何由恓恓惶惶?
(15)帝乡:仙境。
(16)耘:除草。耔(zǐ):收成。
(17)“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乘化而去,归复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至乐,更有何疑?
会意
归去来兮,归去来!
昔违己着辔,今脱缰放浪。
但恨晨光熹微,隐见田园疏朗。
衡宇依稀在即,三并两步慌忙。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松菊犹存,三径就荒。
田园眼见将芜,回头适时恰当。
依南窗望天,观斗室心放。
举杯自斟独饮,心怡然兮神旷!
日将入兮微暗,原野漠漠苍莽。
独抚孤松盘桓,昨非今是俯仰。
归去来兮,归去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风飘飘以吹衣,舟遥遥而轻扬。
随日出兮肩犁,望月升兮负耒。
抱拙朴兮含真,绝泛交与浮往。
归去来兮,归去来!
致虚极兮守静笃,物云云兮吾观复。
复归根兮归根静,静复命兮复命常。
归去来兮,归去来!
性爱丘山,误落尘网,自解纡辔,脱缰放浪。
旷世诗杰,渊明陶潜,大美希文,千古共赏!
三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靖(1)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2)去留。
环堵(3)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4)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略)
注
(1)靖:安定。
(2)吝情:不在意。
(3)环堵:四壁。
(4)晏:安闲。
今译
不知先生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名。因宅边有柳树五株,便以五柳为号。
先生性情闲靖,寡言,无意于虚名浮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灵通感悟(会意),便欣然忘食。
好酒,因家贫,不常得饮。亲朋好友知其窘境,不时置酒而招之。一旦机会来临,召之必来,来必尽兴,尽兴必醉。每每大醉而辞,从不在意去留。
四壁萧然,不蔽风日。衣衫褴褛,饭篓水瓢空空如也,却安闲淡然。
时常著文自娱,颇示己志。
得失俱忘,以此自终。
会意
《与子俨等疏》一文,渊明自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因而史上素有共识,《五柳先生传》,即陶潜自传。
这位姓名不详,以宅边五柳树为号的五柳先生,忘怀得失,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嗜酒,每饮必醉,安贫乐道,放浪形骸,正是渊明陶潜自己。
《庄子·刻意》有段话,写庄子心中圣人德行:
“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
“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陶渊明不是圣人,更非刻意而高自以为圣,却无疑是一真人。
我的会意,如果说庄子这段话也可作真人写照,于渊明陶潜而言,正好,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