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旁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我是个没有家的孩子

去临州的火车,要跑七个多小时,怕小师弟一路坐着太累,清晖特意买了张软卧票。

躺在上铺,清阳心里开始回忆起之前的点点滴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几个姑姑,二叔,还有舅舅们,他已经很努力的去回忆了,但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对于其他人好像真的只有一点点印象而已。

下了火车又倒了一趟长途大巴,倒了一趟公交车,直到黄昏的时候胡清阳才来到县北镇。一路走着,看着自己出生的这个小镇,感觉好像有点陌生。

在胡清阳的记忆里,自己家应该是在靠近村东头的地方,胡同口有棵大松树,当时还跟小朋友一起在树下捡过松球。

走了一会,感觉好像是看到了记忆里那棵大松树,但为什么旁边的屋子自己不认识了呢。怎么这么破了?窗户怎么也给堵上了?老爸之前打电话时候不是说家里有钱了吗?怎么会这样?

胡清阳赶紧跑过去,一看大门已经锁住了。然后又走到胡同里昏暗的角落,看着四周没人,轻轻往上一跳,双手搭在墙头,先是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这不看不要紧,院子里全是搭的雨棚,棚子下面大包小包摞得整整齐齐,全是麻袋。院子里的窗户也全给堵上了。

家里的变化着实让胡清阳有点接受不了,赶紧跑到附近的公共电话亭,好不容易翻出硬币塞了进去,连续给家里打了三遍电话,没人接。

重新回到胡同口,胡清阳蹲在路灯下,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家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谁啊,怎么吃饭的点还蹲在这里,喝多了?”看着胡清阳蹲在路灯下,一个过路的大叔上去问道。

胡庆阳抬头刚想说话,仔细一看刚才说话的大叔,这不是村西头的陈先生吗。

“陈叔,我,胡清阳,我爸叫胡正军,我小时候丢魂你还给我看过,你还记得吗?”看见陈先生,胡清阳别提多激动了,这位陈先生村里面人都认识,谁家有什么事也都知道。倒不是他好打听,主要是村子里不管谁家遇到怪事了,都得去找陈先生看。“后来我爸把我送上山了,我刚回来。”

一听是胡清阳,陈先生一拍脑门:“哎呀,你怎么在这啊。你家早就搬走了啊,走走走,我带你去。”

什么?自己家搬走了?老爸在电话里也没跟自己说这个事啊。“那这个房子......”

“这里啊,早就被你爸给改成仓库了用了,就堆粮食。”陈先生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给胡清阳讲他上山这几年家里发生的事情。

胡正军的公司效益不好,提前下岗了,下岗之后就干脆在家养猪,后来养猪赚钱了,又包了块地养牛,又包了块地养羊,后来钱赚多了,又搞了个养鸡场,还承包了一大片地。后来干脆就在自己承包的地旁边盖起了二层小楼。

胡清阳的二叔也了不得,现在不在村里了,在市里开了个工厂,还在市里买了房。把胡清阳的爷爷奶奶也接过去了,老两口身体不太好,住在二叔那里看病方便。胡正军偶尔也会去市里接老两口回来住一段时间。虽然市里看病方便,毕竟乡下环境好空气也好。

看着胡清阳这个十五岁的大小伙子,陈先生笑着说:“你回来了,我可就要下岗了。哈哈哈”

“陈叔,您净开玩笑,您在十里八乡都有名,您怎么可能下岗啊。”被陈先生这么一说,胡清阳瞬间有点尴尬了,自己明明是被师父赶下山来上学的,再说我又不给人看事,怎么可能抢你生意。

“唉!”陈先生叹了口气:“当年我是学艺学到一半就回来了,靠着半瓶子的墨水给村里人看看。你可不一样,你这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正派出来的。真本事得学了一大车了吧。”说完,陈先生又笑了起来,“到时候我有什么办不了的事,你可得帮你陈叔一把啊。哈哈哈哈”

说话间,两人就走到胡正军新盖的二层小楼了,一看家里关着灯,陈先生上去敲门

“老胡,老胡,在不在家?你看看谁回来了!”敲了半天没人答应,陈先生也纳闷,怎么这两口子偏赶着今天一块出门。

“陈叔,您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等就行。这么晚了还麻烦您把我送过来,太谢谢您了。”

“没事,我反正也是吃完饭出来溜达溜达,我陪你在这里等,正好咱俩聊聊你上山的事。”陈先生拍了拍门口的石凳,“来,到这坐着说。”

胡清阳坐在石凳上跟陈先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心想,好不容易回家了,还得做冷板凳,要是被五哥知道的话,他不得笑死啊。太丢人了。

过了大约两个小时,就看见远处隐隐约约有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

陈先生呵呵一笑:“你爸妈回来了。”

胡清阳心想,我是他们捡来的...

一看陈先生坐在门口,胡正军夫妻二人赶紧迎了上去:“陈先生,这么晚了您怎么在这里啊。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因为身份的原因,陈先生突然出现在自家门口,胡正军心里确实有点慌张。

“我没事,我是刚好路过,在这里坐坐歇歇脚,”陈先生起身笑着说,然后伸手指了指坐在后面的胡清阳,“不过他应该找你有事。”

胡正军把目光落到陈先生后面这人身上,看上去像是个孩子,年纪不算太小,穿了一身崭新的运动服,背了个包,戴着个帽子还压的那么低,虽然说灯光暗看不太清脸,但是按照这个大致轮廓来看的话,我确实没见过这人啊。转身一看,自己的老婆也是一脸问号的看着自己。

“陈先生这是收徒弟了?”胡正军试探的问道。

陈先生赶紧摆手:“我可不敢收他当徒弟,你这是折煞我了。”看这夫妻二人还在纳闷的时候,陈先生紧接着说:“自己儿子都不认识了?”

一听是自己儿子,胡正军两口子先是一愣,赶紧上去仔细看了一下,果然,这不正是自己儿子吗。孩子他妈抱着胡清阳就开始哭。

胡正军倒是好像记得昨天三清观的道长给自己打过电话,说孩子要回来,怎么这快就回来了?

看见这孩子爸妈回来了,陈先生打了个招呼就走了,胡正军一边连道感谢一边把陈先生送出去老远。

孩子出去十年了,现在终于回来了,当爸妈的怎么能不高兴。

“清阳啊,走,跟妈回家。”

“我是个没有家的孩子。”胡清阳冷冷地说。

“这不是爸妈这几天的活太多了嘛,一下子没记住。你怎么还生气了呢。”

“不,我没生气,贫道就是下山云游的,现在该回山上去了。”胡清阳用一副看破红尘的表情看着自己爸妈。

“臭小子,你还来劲了是吧,你妈接到你师父的电话之后就把你的房间给收拾出来了。赶紧给老子进去,信不信我拿鞋底抽你啊!”

由于一直忙着赶路,胡清阳这一天还真没怎么吃东西。看着爸妈端上来的四菜一汤还有馒头米饭,瞬间就没有什么怨气了呢。

“这几年在山上过得怎么样?苦不苦?”赵玉婷一边摸着儿子的头一边问

“还行吧”,胡清阳一边忙着夹菜一边忙着啃馒头。“至少我师父要是换了地方他会提前跟我说,而且晚上回去还能有人给开门。”

今天把儿子回来这事给忘了,胡正军其实心里也不舒服。一方面是孩子师父也没说他什么时候回来,再一个是明天隔壁村李婶家儿子结婚,非要胡正军两口子今晚把猪给送过去,明天中午婚宴招待客人。这俩人刚回来看见儿子竟然回来了。

胡正军虽说心里确实过意不去,但是听儿子这么阴阳怪气的说话,自己的气就不打一出来。好小子,出去待了几年就敢跟你亲爹这么说话了?你是不是忘了当年老子怎么把你送上山的!

“现在开始,你最好给我好好说话,咱家笤帚可就在我旁边。”胡正军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

好一个父慈子孝。

吃完饭,胡清阳拍了拍肚子:“妈,我睡哪里?”

“你房间在二楼,我带你上去。”

跟在妈妈身后,胡清阳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衣柜,别的什么都没有。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东西,就没给你添,也不知道你穿多大的衣服,也没敢乱买”赵玉婷拿着孩子的包放在桌子上,“明天睡醒之后,妈带你去赶集,想要什么妈给你买。”

胡清阳点了点头,从包里翻出自己带的特产,“妈,这是临走时候师父和师叔让我带给你跟我爸的特产。刚才忙着吃饭把这事忘了。”

拿着儿子带回来的东西,赵玉婷眼角又湿了。“好好好,你累了一天了,早点睡。”说完,关上门下楼去了。

关上灯,站在窗户边。看着院子里爸妈种的花花草草,还有一个新扎起来的的葡萄架。

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虽然离开了十年,一切都还是那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