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秋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言

 

◎ 钟祥斌

中国是一个崇尚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从对对子到吟诗作赋,从屈原到闻一多,从汪国真到席慕蓉,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生活在诗的王国里,几乎个个都是诗人。正如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地栖居。” 诗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审美教育,当代诗歌是将儒、释、道传统经典进行现代转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林语堂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它起着影响、塑造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它是反抗当下功利主义思想盛行、人文教育缺失之境地的一种有效途径。写诗、吟诗、诵诗,是对美的欣赏,也是对人性的张扬。人生不能总是过得干巴巴的,需要音乐,也需要诗,不管是低吟还是豪唱,是言志还是抒情,它们都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诗化,就是把人的内心变成诗的存在,把世界变得像诗一样美好。因此,诗化就是人生的审美化、艺术化。最高程度的诗化,包含着对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包含着大美与崇高、庄严与神圣的境界。因此,诗化教育就是以诗的美好境界与人生哲理塑造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涵养扩充人的先天道德本性,启迪心智、激活悟性、激扬人生。

诗化教育,首先是教育自我、改变自我,其次才是教化他人。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要造就一个美好的外在世界,首先要造就一个美好的内在世界,这个内在世界就是自我。改造自我就需要一种自省的力量,强调自省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孟子主张“达则兼善天下”,那么不达呢?他要“独善其身”。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强调了人的羞耻心。孔子的弟子曾参更把自省发展到极致,他要“吾日三省吾身”。他们这种自省的目的和最后的归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孟子曾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们要以中华传统文化来滋润我们的身心。

历史地看,中国诗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表现中国人精神演变状态的历史。如果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来透视,不难发现,不朽诗作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密切联系,取决于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紧密结合。张恩国先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者,他将传统文化与几十年人生经历——从学生时代到下乡、从军,再至转业到地方——融为一体,化成一首首诗,形成他的诗集——《春蚕秋语》,诗中时刻渗透着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对军队、战友的赤诚,对同志、亲朋的义气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他通过诗,与读者达成了心灵的交汇与感情的共鸣,给人以启迪与警示。我们看,他在描写学生时代的一首诗《雨夜》中写道:“阳光/为什么总在风雨之后/黎明/为什么必须经历黑夜和寒冷/年轻人啊/你将如何迎接/太阳的温暖和光明?”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需要经历困苦,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另一首诗《奔跑者》:“黑暗与坎坷,将他/无情地摔倒在前进的路上……/站起来,抹去/脸上的泥巴。抬起头,努力/辨别前进的方向/看远方,似乎/有些许微光/前进,为了/心中的梦想和希望。”体现出一种为了梦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奋的坚守与执着。

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诗亦如此,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人生经历的基础上,伴随着作者独特的仰观俯察,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创作而成。真正的诗是一种心情,一种状态,一种人格,一种在世间的尊严和自由。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他的诗,是生活的直接观照,是他将把握生命、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后的再度呈现。他戎马半生,身上流淌着军人的沸腾热血,心中燃烧着军人的铁血激情,转业后,入机关,到企业,依然不改其志,不流于俗,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军人铁血,激情不退,信念、理想、原则是他的坚守。

金戈铁马、寒夜刁斗,陶冶出他军人的刚烈与精魄,然而他又不乏文人的柔情。他的诗是现实的写照,记录了他人生不同阶段的时代印迹。他下过乡,从过军,经过商,尤其是他25年的军旅生涯,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描写他从军生活的诗中充满着对军队、对家国深沉的热爱。读他的《夜训速描》一诗:“我艇伏击运输线/昼夜奋战/电池比重1.215/时间18点/声呐报告/方位065度,发现回声信号/似蓝军、似渔船/一时难辨// 时间紧!电量低/加速充电/深度8米!雷达准备/艇长口令传// 机声隆,雷达转/声呐不怠慢/突然间方位020度,回声信号增强/时间21点// 发现蓝军!战斗警报!紧急速潜/左满舵!速度6节!深度35米!航向210度/我艇水下与蓝军周旋/声呐报告:方位350度!‘敌舰’远离/战斗警报!通过危险深度!浮起充电// 各战位动作娴熟,技术精湛,艇长指挥果断/时间23点/潜艇稳稳浮出水面/大海异常宁静/夜空星光灿烂。”把我们带到了现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他军人的热血在沸腾。

军人自古重感情,军旅诗更是其情感的抒发载体。因为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作者总能在如水的生活中沉淀出点点滴滴的真情与感动,咀嚼出人生的无限况味,发掘出时代的丰韵异彩。他在《送战友》中说:“山静静/水渺渺/送战友/踏天桥/远航巨轮要起锚/心情逐浪高// 走天涯/去海角/前程远/路途遥/‘下定决心’歌一曲/壮志冲九霄// 老虎尾/小平岛/革命战友别离了/相处十载不嫌多/留语千言只恨少/荣归故里见父老/替我问声好。”

诗是人的精神、感受和情绪的再现,所以我们欣赏诗,不应停留在云山烟树的表象上,也不应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通过它们直探人的精神本质。诗的本质是真,是真人、真性、真情、真义的表达,作者以诗为载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士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智慧的追求、对传统的捍卫、对文化的传承。《沁园春·旅顺口》中写道:“北海京门,大坞泊船,虎尾驻舟/看银鹰展翅,蓝鲸戏水,铁山高耸,碧海横流/岸导实发 ,舰机操演,苦练精兵卫九州/观天下,有苏修美帝,未雨绸缪/ 何谓历史钩沉?念先辈难书血泪仇/恨沙俄日寇,攫夺要塞,清廷将相,半岛难收/甲午交锋,倭贼施虐,忠烈铮铮白骨留/思国耻,要图强雪恨,告慰千秋。”蕴含着对中华民族海军事业深沉的思索。而《军嫂探亲》中写道:“妻子念君灯未熄/征夫枕戈待行舟/相隔咫尺难相聚/明月弯弯照九州。”则更体现了军人一心为国的情怀。与彻夜思念的妻儿虽相隔咫尺,却如在天涯,只因为他们心中只有国家,才对这一切无怨无悔。

从其所居的小空间,连通到其所思所想的大空间,从日常行为和感受连通到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从息心宁性到波澜起伏,从简单的符号中传达出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一切均来自作者能以自身的体验,以朴实自然、直击灵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真实感情。他的《春蚕秋语》是他透明的灵魂的直接反映,是一种真诚、博大的人文精神的再现,他在质朴与本真中用心实践着他的诗歌的教化意义。

(作者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北德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