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敢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机动警察

我在敢达介绍中添加这部名为机动警察的日本动漫,我一个朋友曾告诉我这差不多就是敢达的前身,但我也不确定:

《机动警察》是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长篇科幻动画。[1]1989年开始播出,共47集。[1]导演押井守,吉永尚之。

中文名

机动警察

原版名称

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1]

别名

Mobile Police PATLABOR

类型

科幻机战

原作者

HEADGEAR

剧情简介

日本东京因为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有沉没之虞,所以开始进行所谓巴比伦计划:建造大型海堤封闭东京湾,将湾内的海水抽除之后,再进行填海造陆。巴比伦计划大量引进人类驾驶的大型机器人“Labor”,至此与Labor有关的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本作品的主要角色就是专门负责这类案件的机动警察特车二课。特车二课第二小队配备先进的警用Labor“Patlabor”(patrol labor之意),与整备班和特车二课第一小队一起驻扎在东京一处偏远的海埔新生地。

制作人员

押井守

1951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东京,1976年刚刚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的押井守就加入了日本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龙之子。

共4张

机动警察剧场版封面

1981年担任《福星小子》制作人并一炮走红,1988年开始投身于《机动警察》的制作,先后担任《机动警察》OVA和剧场版的导演,[3][4][5]1995年制作的《攻壳机动队》使其事业达到了顶峰。

制作群——HEADGEAR

1988年由日本动漫界五巨头组成的HEADGEAR成立了。

这五巨头分别是:

作者:结城正美

导演:押井守

剧本:伊藤和典

人物设计:高田明美

机器设计:出渊裕

这五巨头就是为了《机动警察》而相聚到一起的,同时也宣布《机动警察》的时代来临了。

其他人员:

副导演:泽井幸次

作画监督:黄瀬和哉

摄影:吉田光伸

音乐:川井宪次

美术:小仓宏昌

关联动画

OVA1:EARLYDAYS

《机动警察》系列动画的开山之作,故事虽然杂乱但有序。有日常生活、刑侦办案更有国家动乱事件,此类叙事方法也被日本很多动画作品所借鉴,押井守也凭借着此作品提升了在日本动画界的地位。

《机动警察》是多年以前一部非常优秀的动漫作品。1988年4月8日,《机动警察》漫画开始连载于《少年Sunday》。此后,《机动警察》还发行过两部OVA动画、一部电视动画、三部剧场版动画和一部真人版。

《机动警察》面世的时候,当时已有了如《高达》、《超时空要塞》等多部超级机器人动画。

但是《机动警察》与这些作品截然不同,《机动警察》中没有动不动就能将都市夷为平地的火力,也没有能穿梭太空的超级机甲,有的只是剐蹭自行车的机器人和一群沙雕驾驶员日常的接地气。

《机动警察》中的机器人,设定时尽量保持着所谓的“真实感”。

比如其中的警用机器人,在设定上大约定为七到八公尺高,差不多相当于二层楼的高度。又比如机器人的造型设定,其中很多机器人都没有“人型”,外貌就如同工地上常见的大型机械额外加几条腿差不多。这些形态都非常容易在读者的脑海中具象化。

不止在机体设计上接地气,这些机器人做的事情也很接地气。机器人主要就是用于工业和日常工作,包括拆迁、起重、搬运等啥都干。

而且机器人之间的战斗,基本靠对殴,正如漫画中对战斗的描述:“两架步行机械正在互殴,状况真是惨烈,真是低层次的战斗!”

这样的设计,把读者们从毁天灭地的太空歌剧中抽离出来,非常容易具化人们的想象,从而和现实生活中的所见联系起来。

《机动警察》的背景和介绍

《机动警察》的故事背景也非常简单,时间设定在二十一世纪初,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陆地下沉等原因,政府决定将东京湾附近的海域进行填海造地,并以“永恒之都巴比伦”作为蓝本来建设国际大都会东京。

为了应对这个庞大的工程,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发展出了工业使用的大型机器人,称之为“Labor”。

这些机器人被用在工程建筑领域,来代替人类从事繁重的工作,但是也正因为广泛的使用机器人,也衍生出了相应的机器人犯罪案件。

于是警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全新部门――特车二课(Special Vehicles Section 2),通过使用专用的警用机器人(Patlabor )来应对社会上此类机器人的犯罪事件。

而这种高运动性能的人型警用机器人,是作为Labor业界龙头的重工业设计制造商——篠原重工社,通过AV(Advanced Vehicle)计划所开发的新机型——英格拉姆(Ingram)。

该作中涉及到很多英文缩写名词,比如上述提到的常用词:

LABOR:机器人。

PATLABOR:警用机器人。

Special Vehicle Section 2(SV-II):警视厅警备部特殊车辆2课。

AV计划:Advance Vehicle (先进工具)计划的缩写(我猜你们对AV有误会)。

细腻的机体设计

《机动警察》的机体设计堪称一绝。在其设定集的剖视图中,能明显的看到其细致结构。

其中很多的机械结构,比如机电一体化设计细节,还有驾驶舱、控制器、液压杆、传动结构,甚至线路布局等,都有很细致的描绘。

作品中,还为这些机械结构还若有其事的设计了相应的专业名词,让人看起来真实性非常的高。比如:

Hyper Operating System:超级操作系统。

Super Conductor Battery:超导电池。电池负责提供机体动力,超导材料制成的电池电阻低,所以体积小能量足。

Super Conductor Linear Motor:超导线性马达。电池驱动马达,也是用超导技术,从而带动机体各个部分。

Hydraulic System:液压系统。现实中也有使用。

《机动警察》系列作品中,还创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机体。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设计吧。

筱原重工AV98-英格拉姆(Ingram)

机体类型:警用机器人

高度:8.02米

宽度:4.37米

标准重量:6吨

最大出力重量:2.40吨

最小回转半径:3.90米

装甲材质:CFRP,FRM(铝钢合金)

标准配备:37毫米口径左轮加农、90毫米镇暴枪、电磁警棍

ARL-99B-地狱使者

机体类型:军用空降型机器人

高度: 7.95m

宽度: 4.55m

标准重量:5.75t

最小回转半径:3.90m

标准装备:40mm速射机关炮、专用军刀、烟雾弹发射器

筱原重工-ASUKA96MPL-大将

机体类型:警用型机器人

高度: 5.62m

宽度:4.32m

标准重量:6.08t

最小回转半径:5.2m

装备:电磁警棒、烟雾弹、照明弹、催泪弹

HAL-X10机器人

机体类型:军用型机器人

高度: 9.03m

宽度: 7.15m

标准重量:17.41t

装备:135mm火炮

用途:自卫队军用型机器人,拥有超强的火力与防护能力。

菱井工业THL-97-斗牛犬

机体类型:工业用机器人

高度: 6.21m

宽度: 4.96m

标准重量:7.83t

最小回转半径:6.2m

用途:用于东京湾作业,可潜至水下5-10m水深作业。

还有其他更多的机体设定,因为数量较多,以后有机会为大家逐一放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哦~)

场景和器械设定

《机动警察》的系列作品中,还有不少优秀的场景和器械设定。其场景设定图的透视效果也不错,大型工具器械设计也很详细。

最后

《机动警察》系列虽然披着科幻的外衣,但是描述了大量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映射了当时社会的很多现象。其系列作品包含了漫画、动画、真人版等众多形态,最初的动画导演及制作团队(比如:导演-押井守、剧本-伊藤和典、人物设计-高田明美等人),很多人后来成了《攻壳机动队》的班底,现在也都已经成了日本有名的大牌。

虽然《机动警察》的名气,时至今日已经不复当年,但是仍掩盖不了它的众多优秀之处。希望今后能看到它再放光芒。

对设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在下师承无痕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