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感思考力:直击本质、解决问题的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种思维循环的区别

行文至此,我们在带领大家往来于逻辑模式和创造模式的同时,向大家介绍了思维的四块大地。现在,让我们将视点向上升高,从正上方俯瞰整个世界。

如图0-8所示,四种思维方法形成了由两个轴组成的矩阵。首先,纵轴是“创造力”。“改进思维”的目的是,在以一定的KPI为前提的条件下,将其进一步提高。而战略思维的目的则是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换句话说,两者在“现有标准的范围内提高业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坦率地说,这是崇尚理性的“1→∞”世界。另一方面,与此相对的“设计的平原”和“人生艺术的山脉”却以实现感性至上的“0→1”为目标。

接下来,请看横轴。横轴表现的是“动机”上的区别。“改进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动机是外部问题(Issue)。如果在PDCA循环中出现问题,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而设计思维显然是一个共创型的问题解决框架。

相比之下,“战略的荒野”则更多受到内在动机的支配。战略和逻辑思维的动机,是参与竞争,争夺份额,在市场上取得胜利。也就是说,在这里,思维的驱动力是“想赢”“想赚钱”等简单的愿望。

而在“人生艺术的山脉”,思维的驱动力取决于个人的欲求,因此种类更为杂多。它们未必是希望获得社会地位或经济能力上的成功。无论是谱写动人音乐的艺术家,还是扬言“2035年前人类移民火星”的埃隆·马斯克,都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金钱或社会认同,他们的动力来自于内心更为根本的愿望。

图0-8 “四种思维循环”和“四个世界”

好了,关于思维世界的“轮廓”,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读者朋友,您找到“自己目前的所在地”了吗?正如我在前言中讲述的那样,这种由个人兴趣激发创造力的思维法,我称之为“愿景思维(Vision Thinking)”

我很好奇,“人生艺术的山脉”的住民们所擅长的思维法,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本质。

可惜的是,这片大地被群山环绕,很难让我们看清全貌。

再加上,“人生艺术的山脉”和“设计的平原”之间流淌着一条“有用性的激流”。也就是说,“是否有用”这个标准会成为我们接近这条山脉的一大阻碍。设计作为一种工具,之所以能够发挥创造力,是因为有客户的存在。而正因为这些“客户施加的约束”成为我们思维的驱动力,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们可能会放弃“为自己”的观念。

另外,在“人生艺术的山脉”和“战略的荒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裂谷,名为“独自性的深谷”。所以,在同一个市场上激烈竞争的“战略的荒野”和追求个人愿景的“人生艺术的山脉”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发挥个性、创造巅峰的人生看起来很美,但是通向山顶的路途道阻且长。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只能放弃了呢?难道真的只有一部分天选之人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妄想吗?

正当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不经意间一低头,竟然在这四块大地的中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这个洞穴一直延伸到地底,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却能听到从深处传来快乐的笑声,似乎有人在洞穴里做些什么。近年来,无论是“改进的田地”“战略的荒野”还是“设计的平原”,都已经开始号召住民们开展“工作方式改革”,人们的幸福指数似乎有所上升。尽管如此,这洞穴里笑声的主人,听上去却比地面上的人们还要开心。

这个洞穴到底是什么呢?

图0-9 四个世界的全貌。通向“山脉”的道路被封闭了吗


[1]自2016年达沃斯会议开展以来,VUCA一词开始被人们广为使用。这个词原为军事术语。在反恐战争或游击战(机动战)中,士兵常常需要在对敌情和战场尚不明了的情况下作战。而信息化的现代商业环境也有如充满未知的战场,不可预测,市场参与者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竞争。因此这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这样的局面具有启发意义。

[2]在宝洁工作时期学到了设计思维。为大家推荐下面这本书,它可以说是总结了设计思维之精髓的宝典:音部大辅,《为什么“战略”存在差异——通过战略思维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3]为有想法进入设计学院深造的人推荐本人的博客:佐宗邦威“D.School留学记——商业与设计的交叉点”[http://idllife.blogspot.com/]。

[4]本书是专为不曾学过设计的人而写的,您可以从中学到设计思维的精华。有英语、韩语等四国语言译本:佐宗邦威,《用设计思维解决商业难题》。

[5]Papert, S., &Harel, I. (1991). Situating Constructionism. Constructionism, 36(2), 1-11.

[6]【入山章荣×林千晶】经营管理为什么需要设计》,News Picks(2018/7/14)[https://newspicks.com/news/3170413/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