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洋華語電影人
在華語電影的早期歷史中,上海和香港是最為重要的兩個中心。兩地都在1913、1914年左右開始電影製作。雖然在黃女娣拍攝《關武帝》的1916年,中國電影還沒有大規模製作,也絕少出口到美國,但是到了1921年前後,如殷明珠這樣能說英文並擅長騎馬、開車、跳舞、游泳的時髦少女,幾乎和黃柳霜同時,憑着處女作《海誓》(1921)一舉成名。
也是在1922年,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附近出生、長大的楊愛立(Olive Young, 1903-1940)女士,離家到遠東謀發展,並且在1925年前後,成為上海知名的電影明星,參演了多部默片。賽珍珠的《亞洲》(Asia)雜誌,曾經於1925年登出她和姑媽一起在廣州街頭拍攝的照片,因為她站在攝影機背後,所以有傳言說她不僅是個女演員,還有拍攝、製作自己的影片。美國的報紙還刊登過她回加州取經,希望把荷李活的電影技術帶回到上海的報導。雖然楊愛立的故事被遺忘多年,但是近年來經過電影研究者如法蘭賓和大衛威爾(David Wells)的奮力打撈,她的故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面貌。本章以她開始,書寫早期跨洋華語電影的故事。
1929年秋天,楊愛立結束了自己的遠東探險而回到美國,希望能在荷李活一展演藝宏圖。一踏上美國國土,就遇到經濟大震盪:從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大蕭條持續了四年,股票崩盤,工人失業,社會動盪,生活水準倒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33年,大約有1400萬人失業,約有200萬人流離失所,以流浪為生。有意思的是,美國的電影工業在這個大蕭條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人們為了逃避生活的苦難,把電影院當成避難所。這些年的票房大明星中,有一位叫做莎莉譚寶(Shirley Temple)的童星,連羅斯福總統都說,美國只要還有莎莉譚寶,人們就不會徹底絕望。羅斯福總統上台後,採取「新政」,將重心移到振興經濟上來。到1935年底,850萬人恢復就業。
楊愛立離開上海的第二年,也就是1930年,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共產黨的宣傳很快滲入到電影界,在後來的三年之間,中國電影產生了首次有宣言的運動:左翼電影運動。技術方面,1931年張石川就首先試驗了有聲電影,讓觀衆通過《歌女紅牡丹》聽到電影皇后胡蝶的歌喉;可惜他的聲片實驗,被日本侵略造成的混亂時局影響,停滯了幾年。先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然後到1932年初第一次淞滬戰役爆發。中國的默片藝術在1934年達到最高潮,1935年後才跟上世界的潮流,踏入聲片的時代。我們在這一章裏,會一面追溯這段時期發生的重要事件,一面繼續講述我們關注的幾位不斷跨越太平洋的電影人的生命歷程。
跨洋美籍華裔女明星楊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