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骨关节疾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颈椎病的分型

针刀微创手术采取两种分类法,即在疾病的诊断上,应用临床表现的来源即受压组织的分型法;而在针刀微创手术治疗上,则以颈椎各部位的病理改变为依据进行分型,以便对各型施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以受压组织的临床表现分型
根据颈部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病理改变对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以及脊髓所造成的刺激和压迫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成以下各型:
1.颈(局部)型 以颈肌损伤与颈椎屈度改变为主要病变,青年多见。
2.神经根型 以椎间管变窄为主要病变,多发于30岁以上。
3.椎动脉型 以钩椎关节移位和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4.交感型 以颈椎的屈度、移位等病变致交感神经受激惹为主要病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5.脊髓型 由于软组织或骨组织的病变引起脊髓受压而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6.食道受压型 颈椎体向前增生突出,压迫食道,产生吞咽困难,多见于中老年人。
7.后纵韧带骨化型 后纵韧带骨化挤压脊髓而产生,多见于50岁以上者。
8.椎间盘钙化型
9.混合型 为以上各型的不同组合。
以上各型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一个节段。如不能提供具体病变和病变具体部位(节段),对针刀微创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不大。
二、以组织的病理改变为依据分型
根据颈椎的肌、腱、韧带、腱围结构,以及骨、关节等病理改变所导致的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等的损害而形成不同的病变,可将颈椎病分为下述各种类型:

(一)软组织病变型颈椎病

以软组织病变为主所致的颈椎病有:
1.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颈椎病(主要压迫椎动脉及第1枕神经)。
2.椎枕肌痉挛型颈椎病(主要压迫第1、2脊神经后支,即第1枕神经——枕下神经和第2枕神经——枕大神经及椎动脉)。
3.项韧带、关节囊钙化型颈椎病。

(二)骨移位型颈椎病

这一型颈椎病骨移位的变化可呈各种形态。

1.寰齿关节移位型

包括旋转移位、左右移位、前后移位等型。

2.颈椎前后移位型

亦可称颈椎滑脱(滑椎),其程度可大可小,分度方法与腰椎滑脱分度法一致,请参阅第七章“腰椎滑脱症”。

3.颈椎旋转移位型

在躯干纵轴线上的左右旋转移位。

4.颈椎平行移位型

在水平面上的前后、左右平行移位。

5.颈椎侧旋移位型

在水平面上左右侧方旋转移位。

6.颈椎仰俯移位型

在矢状面上的仰旋、俯旋移位。

7.颈椎成角移位型

向前凸或后凸成角,其角可大可小。

(三)颈椎骨增生型

1.关节突关节增生。
2.钩椎关节增生。
3.椎体前缘的唇突及椎体后缘的骨赘,以及椎体周围的骨质增生。

(四)椎管内型

1.椎管功能性狭窄。
2.椎管发育性狭窄。
3.黄韧带肥厚。
4.侧隐窝狭窄。
5.后纵韧带钙化。
6.椎间管狭窄。
7.椎间盘突出。
8.椎间盘骨化等。

(五)复合型

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复合存在。
本分型法的特点是:分型与针刀微创手术治疗全面结合,以分型指导治疗,针对性极强。不管是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或脊髓型颈椎病都有可能是上述各种病理改变所致,所以,都可以用针刀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