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颜色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复音节红色词场

一 唐宋复音节红色词场

(一)成员构成

唐宋复音节红色词有来自先唐的,也有新产生的,即可分为旧词和新词两个系统。为了说明唐宋复音词成员构成的历史层次,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相关电子语料库,将先唐复音红色词一一输入我们所选定的42种唐宋文献中进行检索,有的文献电子语料库中没有,则采用手工检索的方法,以考察先唐复音红色词在唐宋时期的承用情况;唐宋时期新产生的复音红色词,则综合利用电子语料库检索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同时从前人论著和工具书中收集。以下各章节相关内容方法同此,不再一一说明。

先唐复音红色词共61个[4],承用自先唐的复音红色词有36个,承用率为59%(36∶61):

火赤、正赤(色)、大赤、大红、大朱、纯赤、纯朱、洞赤、轻红、浓红、深红、浅红、艳红、鲜红、红鲜、赤红、朱丹、丹朱、纁朱、赫赤、黄赤(色)、赤白、红白(色)、紫赤(色)、青赤、赤色、红色、朱色、绛色、红彩、丹彩、红赤(色)、桃红、赫然、赩赫、赩赩

唐宋时期新产生的复音红色词有76个:

并列式(13个):赭红、赩红、绯红、朱红、酡红、殷红、丹赤、纁赤、赭赤、殷绯、黝赤、红润、红艳

偏正式(31个):檀色、通红、乾红、生红、熟红、退红、褪红、粉红、小红、淡红、薄红、褪朱、嫩红、娇红、夭红、妖红、嫣红、蔫红、烂红、露红、水红、软红、暖红、银红、暗红、酣红、醉红、酒红、潮红、鲜赤、焦赤

物色词(12个):猩红、梅红、火红、焦红、蕉红、肉红、鞓红、柿红、石榴红、朱砂红、火色、红桃色

ABB式(15个):红艳艳、红烁烁、红灼灼、红隐隐、红薄薄、红袅袅、红蔌蔌、红蔌蔌、红纷纷、红扑扑、赤翩翩、赤靴靴、赤烘烘、赤炖炖、赫赤赤

附加式(2个):赪然、赭然

AA式(1个):彤彤

BBA式(2个):灼灼红、簌簌红

综上,唐宋时期使用的复音红色词112,其中承用前代的36个,占32%;该时期新产生的76个,占68%。

(二)新词举例及特点分析

1.并列式

以下各词,词义显明、能从字面推得的则不加说明,只对词义较为隐蔽、不易从字面推得的或词义较为特殊的加以说明。用例多者仅略举一二。各颜色范畴同一构词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适用文体,以及不同类型间的比较,因其具有共通性,则统一在下编专设一章讨论。

赭红(共2例)

凉飙吹上赭红衣。(《全宋词》·曹勋·浣溪沙·赏丹桂)

徽宗南幸还京,服栗玉并桃冠、白玉簪、赭红羽衣,乘七宝辇。(《老学庵笔记》·卷一)

赩红(共2例)

国香煴翠幄,庭燎赩红衾。(《全唐诗》·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全唐诗》·宋之问·嵩山天门歌)

绯红(共1例)

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全唐诗》·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朱红(共8例)

许为置朱红累子,不知曾令作否?(宋·苏轼·与滕达道书)

朱红梁脊,上列渗金铜铸云凤花朵。(《东京梦华录》·卷之四)

酡红(共1例)

可怜衰鬓飒霜丛,借酡红,遣愁浓。(《全宋词》·张纲·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

殷红(共28例)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全唐诗》·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冰香微度,一罅殷红露。(《全宋词》·石孝友·点绛唇)

丹赤(共1例)

《域志》引《江南地志》云汉丹杨郡北有赭山,丹赤,故名。(嘉定镇江志·地理)

纁赤(共1例)

臆前以白为地,微微有纁赤从理。(《酉阳杂俎》·肉攫部)

赭赤(共1例)

衣服尚黄,旗帜尚赤,常服赭赤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运次)

殷绯(共1例)

忽脱身上殷绯袍,尽买罟擭尽有无。(《全唐诗》·卢仝·观放鱼歌)

黝赤(共1例)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宋·苏轼·宿望湖楼)

红润(共16例)

剖开,每桔有二老叟,鬓眉皤然,肌体红润,皆相对象戏。(《玄怪录》·卷三·巴邛人)

忽有一叶,大如掌,红润可爱,随流而下。(《酉阳杂俎》·卷十五·诺皋记下)

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全唐诗》·白居易·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红艳(50例以上)

绿茎红艳雨相乱,肠断,水风凉。(《全唐诗》·温庭筠·荷叶杯)

斟劝处,一饮流霞,红艳生双颊。(《全宋词》·无名氏·喜迁莺·庆陈丞在任)

唐宋时期13个并列式又可分为三个小类,同色并列的10个:赭红、赩红、绯红、朱红、酡红、殷红、丹赤、纁赤、赭赤、殷绯,异色并列的1个:黝赤,差义并列的2个:红润、红艳。可见同色并列的占了大多数。同色并列的除了“殷绯”以外,其余9个都是“赤”或“红”居于后位,“赤”“红”先后为红类词场的主导词,可见并列式的构词是以意义最为宽泛最为常用的词素置于后位,以意义比较狭隘比较少用的置于前位。如果从词性的角度说,一般状态词居前,性质词居后。

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红艳、殷红、红润。

可以修饰多种红色事物,如服饰、太阳、人体嘴唇、血、器用、植物的花果叶,等等。

词义都很单一,只有“酡红”通过借代可表示酒,但只有一个用例,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单独的义项。

多用作定语和谓语,偶也可用作主语、宾语。

2.偏正式

色名+类名:

檀色(共2例)

淡施檀色注歌唇。(《敦煌歌辞总编》)

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敦煌歌辞·柳青娘总编》)

程度词素+颜色词素:

通红(共5例)

犊牛生子颇相谙,两眼通红色似蓝。(《古尊宿语录》·卷三十四·药山一句子)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雪打窗。(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

乾红(共3例)

深红色。“乾”表义不明。

乾红翦碎烦纤玉。(《全宋词》·陈三聘·虞美人·红木犀)

石榴已着乾红蕾,无尽春光尽更强。(《全宋词》·王义山·石榴花诗)

玉碾鸾钗珠结桂,金泥络缝乾红袂。(《全宋词》·石正伦·渔家傲)

生红(共3例)

新着生红小舞衣,案前磨墨误淋漓。(《全宋词》·无名氏·楼心月)

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全唐诗》·王周·自和)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全宋诗》·王禹偁·咏石榴花)

熟红(共1例)

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全唐诗》·罗虬·逸句)

退红(共14例)

关于此色,《老学庵笔记》有所考证:“唐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王建《题所赁宅牡丹花》云:‘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王贞白《娼楼行》云:‘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花间集·乐府》云:‘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盖退红若今之粉红,而髹器亦有作此色者,今无之矣。绍兴末,缣帛有一等似皂而淡者,谓之不肯红,亦退红类耶?”可见,“退红”即淡红、粉红,“退”从消退、减退义演变为浅淡义。例:

退红衫子乱蜂儿,衣宽只为伊。(《全宋词》·黄庭坚·阮郎归)

簇蝶花,花为朵,其簇一蕊,蕊如莲房,色如退红。(《酉阳杂俎》·支植上)

褪红(共7例)

同“退红”。

美人背看内园中,犹自风流着褪红。(《敦煌歌辞总编》·卷三·杂曲·普通联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全唐诗》·元稹·杂忆五首)

粉红(共14例)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宋·苏轼·戏作鮰鱼一绝)

金柑映日果不复来,其果大小如金橘,而色粉红。(《东京梦华录》·卷之六)

小红(共28例)

“小”与“红”的组合有两种理解,一是“小”修饰限制“红”,指淡红,二是“小”指向后面的名词,如“小红楼”,“小”当指楼之小,因为“红楼”单独成词,且又有“小小红楼”之说,如《全宋词·严仁·诉衷情·章贡别怀》:“断魂何处,梅花岸曲,小小红楼。”“小红桥”也应该指“小的红桥”,如:《全唐诗·白居易·题小桥前新竹招客》:“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诗题中就已说明“小”指向“桥”。“小红旗”也当类此。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全唐诗》·杜甫·雨晴)

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全宋词》·侯寘·风入松)

又得尊前聊笑语。如许。短歌宜舞小红裳。(《全宋词》·黄庭坚·定风波)

淡红(共7例)

青丝鬓绾脸边芳,淡红衫子掩酥胸。(《全唐词》·林楚翘·柳青娘)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全宋词》·苏轼·蝶恋花)

薄红(共4例)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三)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全唐诗》·李治·守岁)

褪朱(共1例)

乍寒乍暖,褪朱唇、又过海棠时。(《全宋词》·王之道·木兰花慢)

性状词素+颜色词素:

嫩红(共23例)

水村山郭,嫩红清晓。(《全宋词》·黎廷瑞·秦楼月)

一架长条万朵春,嫩红深绿小窠匀。(《全唐诗》·裴说·蔷薇)

蒸入肌肤,嫩红潮颊,自然旧容生辉。(《全宋词》·曹勋·法曲)

娇红(共48例)

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全唐诗》·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深黄浅紫,娇红腻白,他谁能妒。(《全宋词》·陈着·水龙吟·牡丹有感)

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全宋词》·欧阳修·凉州令·东堂石榴)

夭红(共6例)

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全唐诗》·裴夷直·春色满皇州)

看尽夭红浑漫语。(《全宋词》·陈从古·蝶恋花)

天然花富贵,逞夭红殷紫,叠葩重萼。(《全宋词》·赵以夫·大酺·牡丹)

嫣红(共7例)

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全唐诗》·李商隐·河阳诗)

唇晕睡花连袖染,嫣红惊绝艳。(《全宋词》·彭元逊·谒金门)

蔫红(共7例)

鲜艳的红色,“蔫”用同“嫣”。

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全唐诗》·杜牧·春晚题韦家亭子)

犹忆蔫红稚绿,断桥雪未扫,天近春易。(《全宋词》·王梦应·疏影)

烂红(共2例)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全唐诗》·齐己·闻落叶)

烂红云,花岛争妍。(《全宋词》·曹冠·夏初临·婺州郡圃)

露红(共5例)

泛桃花之露红,浮洞天之春色。(宋·曹组·艮岳赋)

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全宋词》·吴文英·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

水红(共1例)

君王欲幸九成宫,便着罗衣换水红。(《敦煌歌辞总编》·卷三·杂曲·普通联章)

软红(共4例)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绝句)

长得一生花里活,软红深处鸳鸯宿。(《全宋词》·方千里·满江红)

暖红(共8例)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全宋词》·张元幹·点绛唇)

银红(共1例)

银红裙裥皱宫纱。(《全宋词》·蒋捷·小重山)

又代指烛光,因为蜡烛是银色的,烛光是红色的:

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全宋词》·晏几道·鹧鸪天)

暗红(共3例)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全唐诗》·皇甫松·忆江南)

一点暗红犹在,正不禁风色。(《全宋词》·辛弃疾·好事近)

酣红(共6例)

《大词典》解释为“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不确切。从用例来看,当指让人迷醉的红色,可修饰红日、果实等。

露华匀玉,日影酣红,记晚妆慵整。(《全宋词》·卢祖皋·渡江云)

坐上笙歌屡合,须拼到,晓日酣红。(《全宋词》·史浩·满庭芳·代乡大夫报劝)

荷花落日照酣红,雨过遥山翠重。(《全宋词》·吴儆·西江月)

十里酣红艳白。(《全宋词》·曹邍·雨中登龟溪干元寺阁赋)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他林檎虽硬大,且酣红,亦有酸味,乡人谓之平林檎。(《吴郡志》·土物下)

醉红(共28例)

《大词典》解释为“酒醉后颜面泛红色”,不够全面,从用例看除了指因酒醉脸上的红色,又泛指让人迷醉的红色,可修饰江枫、服饰、脸面、花色、夕照等。

醉红纁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全宋词》·蔡伸·临江仙)

新霜初试,重阳催近,醉红偷染江枫。(《全宋词》·高观国·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全宋词》·管鉴·水调歌头)

苹老秋深水落痕,桂花微弄雨花轻,癯仙也解醉红裙。(《全宋词》·钟将之·浣溪沙)

酒红(共19例)

形容饮酒后面部呈现的红色,这和现代汉语指“像红葡萄酒的颜色”有所不同,现汉的“酒红”属于物色词。

酒红应是铅华褪。(《全宋词》·陆凝之·夜游宫)

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全宋词》·欧阳修·鼓笛慢)

潮红(共10例)

形容饮酒后面部呈现的红色。

不辞醉脸潮红,却愁归骑匆匆。(《全宋词》·蔡伸·清平乐)

向琐窗看镜,鬓无霜白,玉舠挥酒,脸有潮红。(《全宋词》·陈人杰·沁园春·吴兴怀古)

鲜赤(共2例)

元和十四年二月,郓州从事院门前地有血,方尺余,色甚鲜赤,不知所从来,人以为自空而堕也。(《新唐书》·五行志)

血色鲜赤,腹中绞痛,自汗出,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千金翼方》·杂病上)

焦赤(共2例)

右件药都细锉,先煎猪脂,去滓,入诸药,煎白芷色焦赤。(《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五)

大麻子、胡麻,各壹升半,并熬令焦赤。(《千金翼方》·疮痈下)

唐宋时期新产生偏正式红色词31个,其中“色名+类名”1个,“程度词素+颜色词素”10个,“性状词素+颜色词素”20个。居于前位的偏词素,有表现深浅的“通、生、乾、熟、退、褪、粉、嫩、小、淡”,有表现鲜艳的“夭、娇、烂、露”,有表现更强主观感受的“软、暖”,有表现原因的“酣、醉、酒、潮”。可见,与其他颜色词的偏正式相比,复音红色词偏重于表现红色的“鲜艳”特征,以及引起红色的原因。

从词义结构来看,除了“银红”可以代指烛光,其余的全为单义词。

从搭配对象来看,可搭配多种红色事物,如服饰、植物花果、人体嘴唇颜面、光色、残霞、器物、动物,等等。

从语法功能来看,多做定语、谓语,偶尔做主语、宾语。

3.物色词

猩红(共11例)

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

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全唐诗》·赵鸾鸾·纤指)

石榴绽也,看猩红万点,倚亭欹榭。(《全宋词》·张半湖·扫花游)

梅红(共1例)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

火红(共2例)

闻道山花如火红,平明登寺已经风。(《全唐诗》·卢纶·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郁气若甑炊,初阳如火红。(宋·梅尧臣·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焦红(共1例)

“焦红”可以有两解。一说“焦”通“爝”,指火炬,火把,《吕氏春秋·求人》:“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易劳乎?”陈奇猷校释:“焦为爝之假字。”《大词典》释“焦红”为“火红色”当是本此。我们认为将“焦红”看作“蕉红”的异形词,也说得通。到了现代汉语,由于“焦红”的构词理据模糊,受字面义影响,“焦红”词义发生转变,指焦枯的暗红色,如“舌头焦红”“水带着烧开了的烫顺着下巴淌入她的衣襟,刺得肌肤微微焦红。”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全唐诗》·李珣·南乡子)

蕉红(共1例)

似红蕉花那样的红色。

红蕉花,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盖仿其殷丽之色云。(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

肉红(共13例)

碧罗冠子结初成,肉红衫子石榴裙。(《敦煌歌辞总编》·卷一·云谣集杂曲子·柳青娘)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第二)

鞓红(共16例)

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鞓红干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全宋词》·刘辰瓮·虞美人·大红桃花)

(岩桂)有四时开者,紫者,鞓红者,深红者曰丹桂,凡色胜则香薄。(《淳熙三山志》·土俗类)

柿红(共1例)

荔枝以色名之,朱柿,色如柿红而扁大,亦云朴柿。(《淳熙三山志》·土俗类)

石榴红(共2例)

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全宋词》·赵长卿·临江仙)

裙带石榴红,却水殷勤解赠侬。(《全宋词》·苏轼·南乡子)

朱砂红(共3例)

牡丹花品种之一,据色名之。

朱砂红者,多叶,红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门氏子者,善接花以为生,买地于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阳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着。花叶甚鲜,向日视之如腥血。(《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火色(共6例)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全唐诗》·白居易·短歌行)

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全唐诗》·罗虬·比红儿诗)

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胁下有赤点子,状如粟米或如麦麸。(《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五)

红桃色(共1例)

天然既没红桃色,遮莫七宝叫身铺。(《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

唐宋时期新产生红类物色词12个,用以比拟红色的对象有动物(猩猩血)、植物(梅花、红蕉、石榴花、桃花)、矿物(朱砂)、器物(鞓)、其他(火、肉)。

从词义来看,大都为单一词义。“鞓红、朱砂红、肉红”可用于花名,当是据色名物。

从搭配对象来看,可以搭配服饰、花果、器物等。

从语法功能来看,多做宾语,其次是定语、谓语、主语。不少物色词可用于比拟结构中,即“如火色”,显示其从物名到色名转变的过渡状态。

从使用频率来看,使用次数最多的前三个是:鞓红、肉红、猩红。

4. ABB式

ABB式中“A”与“BB”有多种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内部构成非常复杂,有的是语有的是词,对此石锓(2010)《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形容词ABB式重叠的历史发展》有详细描写和分析,可以参看。为了全面展示汉语颜色词的面貌,我们遵循从宽的原则采集了所有的“ABB”式颜色词,而不强分词与语的不同。

红艳艳(共2例)

只昨日顋边红艳艳,如今头上白丝丝。(《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

另同文《降魔变押座文》文字同上。

红烁烁(共2例)

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全唐诗》·寒山诗)

新花红烁烁,旧花满山白。(《全唐诗》·唐彦谦·春风四首)

红灼灼(共2例)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全唐诗》·无名氏·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泉葩映兮烟茑临,红灼灼,翠阴阴。(《全唐诗》·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金碧潭)

红隐隐(共2例)

形容红色隐约不分明貌,修饰驿楼、香腮。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全唐诗》·韦庄·秋日早行)

一缕艳痕红隐隐,新霞点破秋蟾晕。(《全宋词》·欧阳修·渔家傲)

红薄薄(共1例)

晴日晓窗红薄薄。(《全宋词》·舒氏·木兰花·次韵赠歌妓)

红袅袅(共1例)

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全宋词》·周邦彦·玉楼春·大石第三)

红蔌蔌(共4例)

泪珠红蔌蔌。(《全宋词》·陈克·谒金门)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全唐诗》·元稹·连昌宫词)

红簌簌(共2例)

忽堕鲛珠红簌簌。(《全宋词》·吕胜己·蝶恋花)

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全宋词》·盼盼·惜花容)

红纷纷(共5例)

落花两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全唐诗》·刘希夷·江南曲八首之一)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全宋诗》·欧阳修·啼鸟)

红扑扑(共1例)

春风剪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全宋词》·高观国·玉楼春·拟宫词)

赤翩翩(共1例)

酒熏花色赤翩翩,面上紫光凝。(《敦煌歌辞总编》·补遗·组曲类)

赤靴靴(共1例)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全唐诗》·卢仝·寄赠含曦上人)

赤烘烘(共1例)

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取起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

赤炖炖(共1例)

开元五年,洪潭二州复有火灾,昼日,人见火精赤炖炖,所诣即火起。(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

赫赤赤(共1例)

又为喜雨诗曰:“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朝野佥载》·卷四)

从词义特点来看,ABB 式多表现红色的鲜艳、炽盛,且全都为单义词。

从搭配对象来看,ABB 式多修饰驿楼、香腮、日头、火焰、花果、烤鸭,等等。

从语法功能来看,ABB红色词无一例外全做谓语,也无一例外都处于五言诗(词)或七言诗(词)的后三个音节。

从使用频率来看,ABB式大都只使用1次,使用次数较多的有红纷纷、红蔌蔌。

5.附加式

赪然(共1例)

(李蕃)再入相,对宪宗曰:“臣路逢中人送节与吴少阳,不胜愤愤。”圣頳然。(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赭然(共1例)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全唐诗》·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唐宋时期新产生的附加式只有2个,且各只有1条用例,都做谓语。

6. AA式

彤彤(共4例)

绮陌彤彤花照尘,王门侯邸尽朱轮。(《全唐诗》·戎昱·下第留辞顾侍郎)

彤彤日脚烧冰井,古陌尘飞野烟静。(《全唐诗》·无名氏·夏)

日彤彤,风荡荡。(《全宋词》·赵长卿·更漏子·暮春)

铁城何焰焰,铁床亦彤彤。(《全宋诗》·梅尧臣·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与“彤彤”有所不同的是,其时的“朱朱”与“红红”从不单用,而总是与“白白”连用或对举,表示有的红有的白,这时的“朱朱”“红红”不应看作颜色词的生动形式,如:

浮花浪蕊,人间无数,开遍朱朱白白。(《全宋词》·周邦彦·鹊桥仙令·歇指)

亭前朱朱有冶态,亭下白白无俗姿。(《全宋诗》·王令·题满氏申申亭)

芍药梢头,红红白白,一种几千般。(《全宋词》·陈师道·少年游)

7. BBA式

灼灼红(共2例)

已醒厌厌醉,将开灼灼红。(《全宋诗》·张耒·已醒)

池散田田碧,台敷灼灼红。(《全宋诗》·王安石·送吕望之)

簌簌红(共1例)

墙上夭桃簌簌红,巧随轻絮入帘栊。(《全宋词》·贺铸·定风波)

“BBA”的产生是为了韵文押韵的需要,从同素的“ABB”倒序而来。同ABB一样,也都全部位于五七言诗后三个字,做谓语。

(三)小结

该时期新生红色复音词的造词方式,总结如下表:

红色词素由“红”参构的最多,占76%(58∶76)。

使用频率,总结如下表:

从搭配对象来看,该时期的红色词多修饰植物瓜果、服饰、太阳、云霞、器用、肤色等各种红色事物。

从词义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单义词,个别可以通过借喻表示相关事物,如以“酡红”代指酒,以“鞓红”“朱砂红”“肉红”命名牡丹花或荔枝。“丹赤”主要隐喻赤诚的心。复音红色词的词义很少有变化,只有个别到了现汉经过重新分析,理据和词义都发生了变化,如“酒红”本表因酒而面红,现在指像红酒那样的颜色,变成了物色词,“焦红”从“蕉红”义变成了“干焦的红色”。

从语法功能来看,并列式、偏正式主要做定语、谓语,偶尔做主语、宾语,ABB、BBA、附加式都只做谓语,AA式可做定语和谓语,物色词多做宾语,也可做定语、谓语、主语。

二 元明清复音红色词场

(一)成员构成

承用自先唐的38个,承用率为62%(38∶61):火赤、正赤(色)、大赤、大红、大朱、纯赤、纯朱、洞赤、轻朱、轻红、浓红、深红、浅红、艳红、鲜红、红鲜、赤红、朱丹、丹朱、丹红、赫赤、赤黑、黄赤(色)、赤白(色)、红白、绯黄、紫赤(色)、紫绛、青赤、赤色、红色、朱色、绛色、縓色、红采、红彩、红赤(色)、青绛(色)

承用自唐宋的53个,承用率为70%(53∶76):赭红、绯红、朱红、殷红、丹赤、赭赤、红润、红艳、正红、通红、干红、熟红、褪红、退红、嫩红、小红、淡红、退朱、嫣红、蔫红、娇红、烂红、生红、水红、软红、暖红、酣红、醉红、酒红、潮红、银红、暗红、鲜赤、焦赤、檀色、猩红、梅红、火红、焦红、肉红、鞓红、柿红、石榴红、朱砂红、火色、红桃色、红艳艳、红簌簌、红烁烁、红灼灼、红扑扑、赪然、灼灼红

该时期新产生的红类词有47个:

并列式(3个):绛红、茜红、红活

偏正式(11个):茜色、赧色、通赤、飞红、品红、浅绯、窃红、霁红、炫红、绚红、煊红

物色词(16个):榴红、枣红、血红、猩血红、荔枝红、樱桃红、膏粱红、鱼尾红、猩朱、妃色、杨妃色、铜色、血牙色、大猩红、大红猩、大红猩猩

ABB式(14个):红赤赤、红彤彤、红焰焰、红通通、红鲜鲜、红拂拂、红暗暗、红馥馥、红溜溜、赤煦煦、赤资资、赤焰焰、赤津津、朱烁烁

AA式(1个):红红

以地名色(共2个):洋红、淮安红

综上,元明清时期使用的复音红色词138个。其构成情况如下表:

(二)新词举例与特点分析

1.并列式

绛红(共18例)

不见项梁,却见楚王戴朝天乌纱巾、盘龙绛红袍,腰缚碧玉带,脚穿干皇履。(《元刊全相平话》·秦并六国平话)

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水浒传》·第二十回)

看时,绛红的,也太不成茶。(《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茜红(共23例)

紫金冠,分三叉,红抹额,茜红霞。(《全元杂剧》·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第三折)

人人都带茜红巾,个个齐穿绯衲袄。(《水浒传》·第六十三回)

(蝙蝠)余则背腹茜红而肉翼浅黑。(《广东新语》·虫语)

红活(共37例)

形容肤色红润健康。

先以簪挑疔破,咂去恶血,以少许点之,即时变红活色。(《本草纲目》·谷部·豌豆)

看那王子,腹胀已消,气息调匀,面色红活,与前大异。(《野叟曝言》·卷三·经字卷十二·第八十八回)

夫人也因见女儿面色红活,不像个病容,正有些疑惑。(《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

该时期共产生并列式3个,其中2个同色并列,1个差义并列。全为单义词。主要做定语和谓语,也做宾语。

2.偏正式

茜色(共4例)

茜色芳葩工点缀,莫教容易混蓬蒿。(《元诗选》·蒲道源·赋石竹)

身穿绯红袍,茜色光辉。(《水浒传》·第八十八回)

茜色霞笺照面匀,玉郎何事太多情。(女聊斋志异·王琼奴)

水磨茜色匠职在象牙净瓶、阑杆、柱子、凹面玲珑夔龙书格、牙子、如意、画别诸役。(《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

赧色(共2例)

宋江、卢俊义出内,卸了公服幞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相有赧色,议遂不行。(《南村辍耕录》·卷之二)

通赤(共3例)

截肪粟色非不奇,鸡冠通赤希见之。(《元诗选》·己集·吴师道·红玉杯为陈云峤太祝赋)

另在医书如《本草纲目》《普济方》《赤水玄珠》中,“通赤”频频可见,如《赤水玄珠·第十九卷·药误伤人》:“面通赤色。”《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七·产难门·横产》:“无杵即用利斧烧令通赤。”

飞红(共1例)

只有晴雯独卧于炕上,脸上烧的飞红。(《红楼梦》·第五二回)

品红(共2例)

元缎秃边珊瑚一品红结小帽。(《海上尘天影》·第三回)

房门口挂着一条品红锦线大卍字的灰鼠软帘。(《海上尘天影》·第二十四回)

浅绯(共1例)

张夫人正想起来,只见彩云身上只穿一件浅绯色的小紧身,头发蓬松,两手捧着一包东西,索索的抖个不住。(《孽海花》·第二十六回)

窃红(共1例)

窃红吾谷枫霜蚤,收渌西湖荻水秋。(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次坡公在徐寄邦直子繇之韵之二)

霁红(共3例)

瓷器釉色名。因其色如雨止时天空所呈现的红色,故称。以明代宣德窑所制为最精美。又称祭红、际红。亦代指这种颜色的瓷器。

(安公子)便自己取了把剪花的小竹剪子剪下来,养在书桌上那个霁红花囊里。(《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霁红器,陶户能造霁红者少,无专家,惟好官古户仿之。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二)

其釉色,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蓝、霁红。(《清史稿》·唐英列传)

炫红(共1例)

淮南、浙西谓明赤曰炫红。(章炳麟·新方言·释器)

绚红(共1例)

残石绚红霜叶出,薄烟寒树晚林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煊红(共3例)

是日为十月十三,徐家巷西首一带土冈,有枫叶五六株,对着西轩,一色煊红,云蒸霞蔚。(《海上尘天影》·第六十回)

万户千门,春声盈耳,桃符换旧,一色煊红。(《玉梨魂》·第二十七章)

风炉内,炭煊红,穿心吊子气冲冲。(《明清民歌时调集》·白雪遗音)

该时期共产生偏正式11个,其中颜色词素加类名2个,程度词素加红色词素5个,性状词素加红色词素4个。

从词义结构来看,除“霁红”可代指瓷器名以外,其余的都是单义词。

从语法功能来看,可做定语、宾语、主语、补语。

3.物色词

榴红(共1例)

茹藘草染榴红纸,好翦凌波十幅裙。(元·王逢·江边竹枝词·之七)

枣红(共10例)

山西番,文理如象牙,枣红色。(《本草纲目》·石部·猪牙石·时珍曰)

枣红二百二十四段。(《延祐四明志》·卷第十二)

他爱穿红色的,到了新年里团拜,一色的都是枣红摹本缎袍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这少年穿着一件淡密色缎子猞猁皮袍,上面衬一件枣红色缎四围镶滚的草上霜一字襟坎肩。(《九尾龟》·第一百十七回)

血红(共17例)

汪大尹观看那寺,周围都是粉墙包裹,墙边种植高槐古柳,血红的一座朱漆门楼,上悬金书扁额,题着“宝莲禅寺”四个大字。(《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

道犹未了,只听得扑冬的又是一声响:“帅”字船的桅杆上早已走下一个血红的火老鼠来,恰好是又走进的中军帐上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十一回)

猩血红(共4例)

驿吏煎茶茱萸浓,槟榔口吐猩血红。(《元诗别裁集》·陈孚·邕州)

小阿妈着一领猩血红袍,细百纳明挑坐蟒。(《醒世姻缘》·第一回)

但看了这般猩血红的好尺头,不曾一些得手,怎肯便自干休?(《醒世姻缘》·第三十六回)

宝征今日穿着簇新朝服,顶簪两朵销金宫花,身披丈二猩血红罗。(《绘芳录》·第五十九回)

荔枝红(共7例)

锦袍花绣荔枝红,衬袄云铺鹦鹉绿。(《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锦袍灼灼,一条抹额荔枝红;金甲辉辉,靴穿一双鹦鹉绿。(《警世通言》·第十九卷)

樱桃红、膏粱红(共1例)

近用膏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以福大将军征台匪时过扬着此色也。(《扬州画舫录》·卷第九)

鱼尾红(共4例)

断霞洒洒鱼尾红,清唱一声吴山东。(元·宇文公谅·西湖竹枝词·之三)

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元·乔吉·梁州第七·射雁套曲)

鸭头绿一江浪花,鱼尾红几缕残霞。 (《全元散曲》·无名氏·满庭芳)

湘帘翠卷暮山色,断霞散作鱼尾红。(《清诗别裁集》·沈绍姬·银塘曲)

猩朱(共1例)

看他额黄稀,眉青锁,粉痕疏,唇褪猩朱。(清·李慈铭·蓬莱驿曲)

妃色(共7例)

代指“荔枝色”。

但见他头戴雉尾银盔,身穿锁子连环甲,内衬妃色战袍,脚踏铁头战鞋。(《七剑十三侠》·第一百五十八回)

见他家常只穿一件洋灰绉纱棉袄,妃色绉纱裤子,下穿平底双梁缎鞋。(《十尾龟》·第二回)

杨妃色(共6例)

代指“荔枝色”。

外国床上,挂了湖色绉纱外国式的帐子,罩着醉杨妃色的顾绣帐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二回)

内有一花,独踞高座,花大如斗,作浅杨妃色,娇艳无比。(《孽海花》·第三回)

铜色(共8例)

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天工开物》·燔石第十一)

出来两位老者,全是鸭尾巾,一个是古铜色大氅,一个是宝蓝大氅,都有六十多岁。(《小五义》·第二百四十一回)

血牙色(共2例)

翠黛将香裙脱去,露出条血牙色裤儿,和宝蓝凤头弓鞋。(《绿野仙踪》·第九十七回)

大猩红(共1例)

堂上虎皮太师交椅上,坐一个大猩红蟒衣的,是太师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

大红猩(共2例)

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红楼梦》·第五十回)

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红楼梦》·第八回)

大红猩猩(共20例)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红楼梦》·第一二零回)

那御营产八个大寨都不见了,教场中间叉起一面大红猩猩旗,上面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大金字。(《荡寇志》·第七十一回)

该时期新产生物色词16个,用以比拟红色的事物有:猩猩血、荔枝、血牙、樱桃、膏粱、鱼尾、古铜。比较特别的有以“妃色、杨妃色”代指荔枝红。

从词义结构来看,都为单义词。

从语法功能来看,多做定语,也做主语、宾语、谓语。这跟唐宋时期物色词多做宾语有所不同,说明物色词的词化程度更高了。

4. ABB式

红赤赤(共5例)

红赤赤,紫漒漒,好呵碜人子。(《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

九尾仙狐一反身跳出圈子,卢珍就见姑娘一回手,手中有一红赤赤的物件,冲着公子面前一抖。(《小五义》·第一百三十七回)

红彤彤(共2例)

这小子遂由胜爷偏面,手提着红彤彤的大铁通条。(《三侠剑》·第五回)

(宝玉)又从袖中取出两粒红彤彤的丹药,递与王夫人道……(《红楼真梦》·第四十六回)

红焰焰(共8例)

忽见四下火起,忽然惊觉,身子在地上眠着,东方大明,日轮红焰焰钻将出来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只见红焰焰的一盆炭火内里烧着一物,却不知是何作用,只得朝上跪倒。(《七侠五义》·第十九回)

红通通(共6例)

碧峰长老慧眼一开,又只见那个弟子弄了一个神通,躲在那红通通的火焰里面。(《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五回)

绿莺方欲答言,猛回头见那边路上,有一件红通通的东西,忙走去拾起,认得是双喜的汗巾。(《绘芳录》·第六十七回)

红鲜鲜(共1例)

更有一件窄湫湫、紧、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什么东西。(《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红拂拂(共4例)

张媒道:“容易!我两人先买一角酒吃,教脸上红拂拂地,走去韦谏议门前旋一遭,回去说与大伯,只道说了,还未有回报。” (《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

那妇人生得肥肥的,乌云似的一堆黑发,脸皮虽粗,两腮却是红拂拂的。(《品花宝鉴》·第二十三回)

红暗暗(共1例)

那一个鼻子上红暗暗的要长杨梅疮的,姓鹿,名字叫鹿亚元。(《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红馥馥(共28例)

你若是欢喜呵,腆着你那红馥馥的脸儿。(《全元杂剧》·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翠依依槐柳盈堤,红馥馥杏桃灿锦。(《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八回)

龙儿帽插金花,身披全彩,面上吃得红馥馥两个小腮,进房拜见水夫人等。(《野叟曝言》·卷四)

红溜溜(共2例)

我则见舞旋旋飘空的这败叶,恰便似红溜溜血染胭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夏天想郎天更长,热难当儿哟,石榴开花,红溜溜儿哟,插两行。(《明清民歌时调集》·白雪遗音·小郎儿·夏)

赤煦煦(共1例)

赤煦煦红了腮颊。(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一折)

赤资资(共2例)

捧着这赤资资黄金奉母,安慰了我那娇滴滴年少夫人。(《全元杂剧》·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

弃万两赤资资黄金买笑,拚百段大设设红锦缠头。(《全元杂剧》·乔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赤焰焰(共3例)

恶哏哏健勇,赤焰焰满天红。(《全元杂剧》·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

这老魔却顶盔贯甲,罩一领赤焰焰的丝袍。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便托了院中走动惯会说合的赵寡嘴、李嚼蛆、捣鬼王三拿着白晃晃、赤焰焰的大块金银,红红绿绿的绸缎来。(《后水浒传》·第十三回)

赤津津(共1例)

你好没来由,遭他毒手,无情的棍棒抽,赤津津鲜血流。(《全元杂剧》·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朱烁烁(共1例)

只见头戴三叉冠,叫牙朱烁烁斜褐毛衫。(《全相平话五种》·秦并六国平话)

该时期的ABB式新产生14个,其中充当A的以“红”为最多,其次是“赤”。

从词义结构来看,都是单义词。

从语法功能来看,多做定语,也做宾语、谓语、状语。唐宋时ABB式主要做谓语,到元明清时期其功能发生了很大改变。

5. AA式

红红(共2例)

武大进来,歇了担儿,随到厨下,见老婆双眼哭的红红的。(《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那方翰、丘翔、施俊的老婆,通是少年,都吃得脸儿红红地。(《水浒传》·第一百四回)

该时期新产生AA式只有1个“红红”,做补语。

6.以地名色

洋红(共2例)

亚白接来看,那张纸本是洋红单片,把诗写在粉背的。(《海上花列传》·第三十一回)

老婆子抱了洋红毡条儿往王夫人那边让去。(《后红楼梦》·第九回)

淮安红(共1例)

扬州染色,以小东门街戴家为最,如红有淮安红,本苏州赤草所染,淮安湖嘴布肆专鬻此种,故得名。(《扬州画舫录》·卷一)

该时期新产生以地名色式共2个,做定语、宾语。

(三)小结

元明清时期新产生红色词47个,其构词类型以物色词和ABB 式为主。详见下表:

从红色词素参构复音词的情况来看,“红”词素参构的复音词最多,占70%(33∶47)。

从使用频率来看:

可见,该时期新产生的所有并列式都很常用,而所有偏正式使用频率都不高。物色词中“血红、大红猩猩”使用最多,ABB 式中“红馥馥”使用最多。

从搭配对象来看,该时期的红色复音词多修饰服饰、植物、人体、器用等。

从词义结构来看,该时期新产生的复音红色词都是单义词。

最后看其语法功能:

对比元明清和唐宋各类型的语法功能,最大的变化是物色词从唐宋以做宾语为主演变到元明清时期以做定语为主,ABB则由以做谓语为主演变到以做定语为主。

三 复音节红色词场的历史演变

(一)现代汉语复音节红色词场的构成

为了考察历代各时期新产生的词在现汉的承用情况,我们的方法是将每个词一一输入CCL语料库中,看其是否还在使用。全文同。

承用先唐红色词23个,承用率为38%(23∶61):火赤、赤红、赤色、赤白、正赤、丹朱、艳红、红鲜、大红、深红、浅红、鲜红、浓红、朱色、绛色、红色、朱丹、绛赤、丹红、桃红、红赤、赤赭、紫赤

承用唐宋红色词44个,承用率为58%(44∶76):赭红、绯红、朱红、酡红、殷红、丹赤、红润、红艳、通红、褪红、粉红、嫩红、小红、淡红、薄红、妖红、嫣红、娇红、露红、水红、暖红、酣红、醉红、酒红、潮红、银红、暗红、鲜赤、焦赤、檀色、猩红、梅红、火红、焦红、肉红、柿红、石榴红、朱砂红、火色、红桃色、红艳艳、红灼灼、红扑扑、彤彤

承用元明清红色词25个,承用率为53%(25∶47):绛红、茜红、红活、霁红、飞红、品红、茜色、赧色、绯色、榴红、枣红、血红、荔枝红、樱桃红、鱼尾红、妃色、杨妃色、铜色、大红猩猩、红通通、红焰焰、红鲜鲜、红赤赤、红彤彤、洋红

现汉新产生的有62个[5]

并列式(4个):褐红、蓝红、橙红、棕红

偏正式(9个):粉色、惨红、窘红、怒红、油红、崭红、黯红、昏红、乳红

物色词(28个):荷红、莲红、橘红、炭红、宝石红、高粱红、西瓜红、鸡血红、酒糟红、榴花红、玛瑙红、胭脂红、茶红色、红萝卜皮色、红漆色、红珊瑚色、红铜色、赤铜色、椒红色、金红色、砖红色、铁红色、锈红色、檀红色、蜜红色、酱红色、酱赤色、酱油色

ABB(18个):红丹丹、红橙橙、红殷殷、红光光、红灿灿、红嫣嫣、红乎乎、红喷喷、红澄澄、红嘟嘟、红酣酣、红润润、红堂堂、红烫烫、红腾腾、粉嘟嘟、粉扑扑、粉盈盈

AXY(1个):红巴渣

AXYZ(2个):红不棱登、粉不叽叽

综上,现代汉语复音红色词的构成情况如下:

(二)复音节红色词场的历史演变

各时期构词类型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

历史上一共产生了至少246个复音红色词。

并列式和偏正式在先唐和唐宋时期产生最多,从元明清到现汉其能产性有所下降。

物色词从先唐开始产生,但数量不多,从唐宋到现汉其能产性逐步增强。

ABB式从唐宋开始产生,之后各时期能产性大致相当。

BBA式只见于唐宋诗词,是为了押韵需要将ABB式倒序使用;附加式只产生于先唐和唐宋;元明清新产生了2个以地名色的红色词;现汉新产生了AXY和AXYZ两种类型,表贬义色彩。

各时期使用的复音红色词总数如下:

根据上表,可以预测今后复音红色词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今后复音红色词的产生将以物色词为主,另外ABB式、偏正式和并列式会有少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