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胡建兰老师既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学生,但主要是我的同事。
2003年,当我刚从湖北行政学院调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时,我所主讲的第一门课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她当时已是武汉大学的教师,但为了深造,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我发现她具有良好的哲学功底,就鼓励她报考我的博士生。2005年当她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考取我的博士生时,由于录取指标所限,院里决定将其转到李楠教授门下。这虽然对我来说是一件至今引为遗憾的事情,但对她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李楠教授专攻经济学,已是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建兰老师与其研习经济学,对于一个先前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证明也是如此。
建兰老师的博士论文《新中国所有制和阶级关系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所涉及的是一个十分宏大的领域,但她做得很细致很深入,上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中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思想,下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16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的所有制、阶级和阶层理论及其发展变迁,都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其视野之开阔、资料之详尽、构思之严谨,堪与这个领域的专家相比拟。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不少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如何看待当代西方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观点?在所有制与阶级阶层关系问题上,当代西方学者主要沿袭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所有制关系决定阶级关系和韦伯的财富、声望、权力三位一体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们在传统马克思主义与韦伯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马克思主义与新韦伯主义理论取向的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今后的工业社会中,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阶级仍然存在并且依旧是导致当前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当代西方主流学者研究阶级的根源与标准基本上仍然坚持生产关系对阶级阶层的某种决定作用。但是,由于新科技革命、工人阶级收入增加、西方国家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原因,西方后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强调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新中间阶级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并以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形成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反阶级政治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比如布迪厄的学术视角——文化视域下的社会分层理论[1])。他们分析了由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多种子系统组成的现代社会系统结构,对以新中间阶级发展为中心形成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详细研究,特别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微妙变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新技术革命后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和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的知识化和扩大化。应该说,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于我们拓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和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视野,创新和发展传统理论,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培育合理的社会阶级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作者在对待当代西方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这些观点上,不是采取简单否定和一味批判的态度,而是对其进行具体的、客观的分析,一是一、二是二,是则是、否则否,这种治学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其二,如何评价我国学术界关于所有制理论以及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理论界有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著作,也不乏研究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思想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政界极为重视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沿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设想,基本上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状况的适应性,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肯定了毛泽东早期的经济思想和实践,并深刻评价其成败得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探索之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丰富而伟大的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又不断深化和发展,实践与理论相互启发、相互推进,在理论指导下我国的单一公有制结构逐步向一主多元所有制结构模式发展。在此基础上,由其决定的阶级阶层也逐步分化与多元,理论界对于阶级阶层的理论研究也日渐深入。近20多年来特别是2001年之后,由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也正式出版公布,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阶级阶层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在所有制和阶级阶层问题上的突破最大、成果最丰。在所有制领域,我们已经破除了原来“一大二公”的传统所有制形式,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新的体制模式。在政治领域,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果断地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顺利地实现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嬗变。这些反映在理论上,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再认识。在这个方面,理论界已作了很多探讨,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但是,我认为还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例如,体制和制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说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话,那么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又占有一个怎样的地位?就公有制本身来说,它是属于手段方面的范畴还是属于制度方面的范畴?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如何界定,又如何体现?在现代条件下,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如何重新认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亟待理论界作出新的研讨,得出新的结论。
其三,如何认识所有制与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在所有制与阶级阶层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制关系是阶级阶层形成的根源和标准。他们主要从所有制导致不同人群收入差距,从而产生不同的阶级阶层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制对阶级阶层的决定作用。所有制如何决定和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的理论,散见于学者们分析所有制的社会影响和阶级阶层分化的原因诸要素中,这个问题主要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者所关注。经济学家分析社会所有制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有制演变带来的效应时,不可避免地谈到所有制演变对人力资源配置、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的影响,也就或多或少探讨了所有制对利益群体分化的影响。但是,经济学家研究较多的是经济利益群体,侧重点在于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分析。他们侧重于探讨收入差距问题,而未深入探讨收入差距对阶级阶层结构的具体作用机制:对所有制演变如何导致以收入差距为基础的教育、公共文化等资源方面差距的产生,引起资源占有不同的不同阶层分化未作深入分析;而且,对于阶级阶层结构对所有制结构的反作用未加阐述。社会学家在分析我国阶级阶层结构时,基本上都肯定了改革开放30多年阶级阶层分化趋势是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所致,也都把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作为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依据之一。2002年陆学艺等人撰写的《当代中国社会研究报告》奠定了在若干动力基础之上的阶层分析的理论框架,目前社会学家对社会阶级阶层研究的重点更在于从社会学角度以大量的数据、变量与模型为基础来判断中国阶级阶层分化的整体轮廓(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2012年3月5日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的《近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和未来趋势(王绍光、孙立平、李培林等人认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会导致许多弱势人群的边缘化和阶级阶层的矛盾),以及各个具体阶级阶层(目前尤其以新阶层分析居多)在社会整体中的比例及其在经济政治意识等方面的特点。他们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勾画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变化的一个整体轮廓或者各个具体阶层的特点,对于阶级阶层变迁的原因没有专门探讨,对所有制如何导致我国阶级阶层的变迁以及阶级阶层怎样影响所有制状况的交互作用机制问题,基本上没有产生相关的成熟理论。对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源上来研究与阐述不够,对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相互作用集中研究不多,对怎样改善我国阶级阶层状况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概括地说,我国目前基本缺乏关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阶层两者关系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正是缘于此,本书作者萌发了写作此书的想法。作者希望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规律入手,集中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的关系理论,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结合该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和发展,为我国未来所有制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的优化提供思路。作为本书的重点,我认为,作者在这个方面作了一些新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高度,也足见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也是我对全书的一个总体看法。
左亚文
2013年10月
于武汉大学
[1] Bourdieu,“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Berkley Journal of Sociology,(32)1987,p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