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7章 精卫填海[77]

【原文】

发鸠[78]之山,其上多柘木[79]。有鸟焉[80],其状如乌[81],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8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83]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故事】

传说中有一座神山,叫做发鸠山,山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柘树。有一只鸟栖息在这里,它的体形大小像乌鸦,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名字叫做精卫,鸣叫声听起来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原来这只鸟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叫做女娃。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在东海之上游玩,忽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将她的小船打翻,女娃不幸葬身在这茫茫大海之中。

女娃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她的灵魂化成了这只叫做精卫的鸟儿。她发誓要填平东海,既为自己报仇,也为使大海无法再吞噬掉像她一样的年轻生命。精卫常常去西山衔来树枝石头,再飞回东海,投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狂风呼啸,波涛滚滚,大海完全无视精卫的存在,又仿佛在嘲笑她不自量力,白费功夫。但精卫仍然锲而不舍,她相信,不管是一千年、一万年,或者更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将这东海填平!

【拓展】

顾炎武与精卫

精卫填海,常常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意志,明末清初的诗人顾炎武曾创作《精卫》一诗,用以明志,诗云: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这首诗是顾炎武三十六岁之时所作,此时明朝已经灭亡,顾炎武忠于前朝,拒绝出任清朝官员,还参加抗清复明的事业。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精卫填海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抗清复明的坚定志向,同时也流露出对事业无人支持的失落。最后一句,诗人讽刺那些为了一己利益而无所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