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文字效果
网页中的文字效果一般包括文字的字体、字号、上标、下标等,本节主要通过小例子来演示网页中不同的文字展现形式。
2.2.1 设置字形样式的标记
在HTML网页中可以展现出风格多样的字形样式,一般通过设置CSS的font-family属性就可以实现。
下面我们看一段设置字形样式的代码,这段代码(参见源代码chapter02/ch02-htmltag-font-family.html文件)给出一种设置不同风格字形的方法。
【示例2-5】设置字形样式的标记
01 <!DOCTYPE html> 02 <html lang="zh-cn"> 03 <head> 04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05 <style type="text/css"> 06 p { 07 text-align: justify; 08 text-indent: 2em; 09 } 10 </style> 11 <title>HTML之设置字形样式</title> 12 </head> 13 <body> 14 <!-- 添加文档主体内容 --> 15 <h3>HTML之设置字形样式</h3> 16 <!-- 添加文档主体内容 --> 17 <p style="font-family: cursive;"> 18 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19 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等几个知识点。 20 </p> 21 <p style="font-family: '黑体';"> 22 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23 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等几个知识点。 24 </p> 25 <p style="font-family: '幼圆';"> 26 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27 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等几个知识点。 28 </p> 29 </body> 30 </html>
在这段HTML代码中,对3个段落设置了3种字形样式:第17行代码为第17~20行代码的段落定义了cursive字形样式,该字形与Serif和Sans-serif一样为通用样式;第21行代码为第21~24行代码的段落定义了“黑体”字形样式,该字形为特定样式;第25行代码为第25~28行代码的段落定义了“幼圆”字形样式,该字形也为特定样式。
运行测试这个页面,效果如图2.5所示。

图2.5 设置字形样式标记的效果
提示
在网页代码的头部建议将字符编码设置成utf-8编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乱码现象。
2.2.2 设置上标和下标
在HTML网页中有时需要定义上标字体和下标字体,譬如在引用文献时肯定要用到上标字体,而定义数理化等元素符号时下标字体是必不可少的。HTML规范设计了sup标签表示上标,sub标签表示下标。
下面我们看一段使用上标和下标的代码,这段代码(参见源代码chapter02/ch02-htmltag-sup-sub.html文件)给出一种设置字体上标和下标的方法。
【示例2-6】设置上标和下标
01 <!DOCTYPE html> 02 <html lang="zh-cn"> 03 <head> 04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05 <title>HTML之字体上下标</title> 06 </head> 07 <body> 08 <!-- 添加文档主体内容 --> 09 <h3>HTML之字体上下标</h3> 10 <!-- 添加文档主体内容 --> 11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text-indent: 2em;"> 12 引用文献<sup>【1】</sup>是关于HTML上标标签的。 13 </p> 14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text-indent: 2em;"> 15 H<sub>2</sub>O是代表水分子元素符号的。 16 </p> 17 </body> 18 </html>
在这段HTML代码中,分别使用了上、下标标记:第12行代码使用sup标签定义了上标标记【1】,用于表示引用文献的序号;第15行代码使用sub标签定义了下标标记2,用于表示水分子化学符号中氢元素(H)的分子量。
运行测试这个页面,效果如图2.6所示。

图2.6 设置上、下标标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