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盐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骆驼城遗址漫话

时值深冬,万物萧索。透过车窗望去,山野一片枯黄。

我们采风团一行从甘州区出发,径直向高台方向驶去。车内出奇的静默、沉寂,似乎2000多年的历史古城触手可及。

没错,我们正在赶往骆驼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高台县城西南,距离高台县大约20多公里路。当汽车在一块丁字形砂土路上停下来之后,陪同的高台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指着近前苍凉肃穆的土垒废墟说:骆驼城遗址到了。

继续步行穿过一小段泥土路,越过几块水田,跨过一片蒿草荒滩,便是骆驼城遗址。古老的骆驼城已经看不出有完整的城门,我第一个从那破损的城墙口跨进骆驼城,一座历经几千年的古代城池就这样展现在眼前。眼前所呈现的是用黄土夯筑呈长方形的古城墙,全城看上去轮廓依然清晰,结构严密精巧,气势宏伟雄壮。

从整体来看,古城分为南北两城,两城中间由腰墙隔开,整座城池又分外廊、宫城、皇城三层,现存的外城遗迹有瓮城、马面、敌台、腰墩、角墩、古井、城垣等辅助设施,角墩是在古城的四角,其中东南、西南角墩基本完整,而西北、东北角墩随着岁月的磨损,雨水的冲刷,早已坍塌了。

站在角墩旁边的城墙高处,凝望着这座曾经的北凉古都,在清冷的微风中静卧于荒漠碱蒿之中。我在想,历史悠久的骆驼城,本是河西走廊东西通道上的一个据点,从汉唐开始,便充当了丝路畅通的一道重要防线,也许有无数次的兵临城下,骆驼城却依然固若金汤。它的每一道城墙缺口,每一堆凹凸遗址,也许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千年风雨的洗礼,战火的雕凿。

骆驼城遗址是汉唐时期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址之一,根据史书记载,骆驼城在汉代名为表示县,东汉时因为表是县发生大地震,官寺、民舍全都被震毁了,大大小小的余震持续了将近一年。地震后,需要另选县址重新建筑新城,重新建筑的新城就是现在的骆驼城遗址。到了十六国前凉时期,即公元335年,表氏县升格为“建康军”,隶属于凉州,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重镇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融汇地。东晋太元七年(382年),前秦大将吕光率十万大军征讨西域,385年,吕光以两万头骆驼满载着从西域俘获的奇珍异宝班师东归,途经建康军时,这支浩浩荡荡的驼队曾在这里驻扎。这是历史上记载之中经过骆驼城最大的一支驼队,是否因此就是骆驼城名称的由来,不得而知。

吕光占据凉州后,他继续割据河西建立了“后凉”政权,并且拜谋士段业为建康太守。而一介书生段业在公元397年,受后凉大将沮渠蒙逊的鼓动,竟举旗造反,以建康郡割据,自署凉州牧、建康公,翌年自称“凉王”,史称“北凉”。骆驼城作为北凉政权的发祥地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骆驼城常被人们谈起的“北凉故都”的由来,再后来,段业被杀后,又开始了“西凉时代”。

一会“北凉故都”,一会“西凉时代”,对这段历史,我自己笔底下也不觉有些乱。后来的史实是骆驼城成了北凉和西凉征战拉锯的主战场,骆驼城也因此在河西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史之乱后,甘州、肃州并陷吐蕃,健康军也于唐代大历元年(766年)陷于吐蕃。自河西陷于吐蕃至明代将近700年,骆驼城先后被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占领。吐蕃之后史书再无记载,骆驼城就此悲情谢幕。

此刻,我们正行走在骆驼城南城的城墙边,沿着城墙走着,偶尔会去摸一下黄土夯筑的厚实的土城墙,夯土层依旧结实有力。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是这座城池的生命防线,它能够敌得住敌人的战火,却敌不了日积月累的风雨侵蚀,裂缝、豁口、坍塌、虫洞、蚁穴……一直蚕食着古城遗址。

陪同的文化局工作人员讲道:这座南城东西南北各有城门,其中北门通往北城内,各个城门都建有瓮城。北城除了通往南城的南门外,至少在西面还开一门筑有瓮城。

实际上,骆驼城全部的城门都筑有瓮城。在南城东墙城外几十米的地方,还断断续续地残存着一些城墙,看上去没有南北主城墙那么高昂,原来,这些城墙被认为是羊马城,羊马城多被建造在防御上弱点的城门外侧或护城河的内侧附近,属于临战时的附设城墙。在城墙和羊马城之间配置兵力来阻止敌人进攻到城墙的正下方,或者适度地保持从城墙上射出的弓箭的角度来提高命中率等。羊马城具有很高的防御效果。

防御设施如此完备、坚固的骆驼城,马面却很少,北墙和南墙上根本就没有,东墙和西墙上也只是各有很少的3处。马面在城郭的防御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建得越稠密越能发挥很好的防御效果。因此,像这样零星设置的马面,很难有多大的防御效果。相关专家经过考证分析,骆驼城虽建有瓮城和羊马城,但因为马面很贫乏,外廓城也不存在,就此认为,骆驼城的构造在唐末五代时期以前的阶段基本停止了进步,所以吐蕃征服河西地区时,骆驼城就已经被放弃了。

虽然,骆驼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但对于骆驼城究竟因何而来,却依然没有定论,骆驼城名称最初见于清初编撰的《重修肃州新志》:“骆驼城,在城西南四十里”,“按此即建康故城,骆驼城乃俗名耳”。有专家据此分析,骆驼城废弃后,遗址周围成为游牧场地,可能用来圈养骆驼,故而得名。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推测,并无所考,骆驼城的由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距离骆驼城遗址不远,它的西面方向,便是许三湾遗址,在骆驼城、许三湾遗址周围有封土墓葬近万座,骆驼城遗址周围有城南墓群、城东墓群、大型夯土台式墓群和五座窑遗址。墓群以其分布密集,数量众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于世。这足以说明当年骆驼城、许三湾城一带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此时,冷风拂面,古城内不远处还可以望见几个懵懂孩童在寒风中玩着他们喜欢的游戏,偶尔听见几声清脆的笑声。当我和我的同伴举起“长枪短炮”,在城墙上,在平处的泥土、砂石、衰草中骑上爬下不停的拍照时,孩子们偶尔会停下游戏望几眼,也许他们还很迷惑,这座残败的古城,本是他们可以随意嬉戏的地方,为何如此吸引这些远方的客人久久流连驻足。

我想,等他们逐渐长大了,他们会渐渐明白,是这座古城静静地守护着世代生活在这一方土地的人们,也有资格充当他们的精神家园。

汉武时代、唐代武后证圣元年、北凉、西凉还有各路豪杰,对于骆驼城来说皆已灰飞,亦早已烟灭,昔日的骆驼城只是一个亲历者,也是一个见证者,更像一个旁观者。该倒的倒了,该塌的塌了,岁月的无情远胜于战火,现在只是一座残败的古城,骆驼城已经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