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选举制度,它创立于隋,完备于唐,是继汉代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选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门阀世族与庶族地主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这一矛盾使之围绕选举制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庶族地主为了加强中央对于选官的控制权力,冲破门阀世族的垄断,踏上仕途,在曹丕称帝以后,由吏部尚书陈群主持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作为新的选举制度。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对门阀世族的确有一定的限制。但在曹魏后期,特别是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到了东晋,门阀制度发展到高峰,门阀世族世代为官,几乎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几乎都由他们占据,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到东晋后期,世族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对门阀世族是一次有力的冲击;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多寒士掌机要;梁朝时发生的侯景之乱;北朝末年相继爆发的边地六镇、关陇、河北等地的抗暴斗争,都沉重打击了门阀世族势力。在这种形势下,北朝开始了对选举制度的改革。西魏、北周时,中央朝廷掌握的选举权力日益增大,这对于吸收有才干的人才到封建政权中来,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是十分有利的,它为科举制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科举考试示意图
隋朝统一全国后,继承和发展了西魏、北周的政策,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举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的吏部。隋炀帝时创置了进士科,由此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基本上沿袭隋制,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举制度。
考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生徒是指朝廷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其中国子学收高级官员(文武三品以上)的子孙,名额三百人;太学收中级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名额五百人;四门学收低级官员(七品以上)之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名额一千三百人;律学、书学、算学,这三学学生收八品以下官家子和普通民家子。以上中央六学统属于国子监。朝廷设的学校还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专收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亲属及宰相高级官员之子。在地方上,京都、都督府、州、县各设地方学校。生徒的入学年龄是十四岁至十九岁。学习的功课是大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共同必修的《孝经》、《论语》。卒业的标准是通二经(大经小经各一种,或中经二种)、通三经(大经中经小经各一种)、通四经(大经二种、中经小经各一种)。学校的考试是读和讲。读就是要求生徒熟记经文,考帖经;讲,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口试,要求生徒通经义,教师问其若干条经义,生徒则按条答复。学生考试合格后,便可以参加朝廷由尚书省的吏部(唐玄宗时改由礼部考试)举行的科举考试。
隋·嵌珍珠宝石金花蝶头饰
乡贡是在家自学的士人,也就是那些没有上过学,通过自学成才的人,他们可以向所在州县报考,经考试及格,由乡贡到尚书省,参加吏部考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而且在不同的时期,科目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制举、武举等。科举经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最初以秀才科为最高,但由于很快即被废止,所以在当时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许多名臣多是这两科出身。而在这两科中,又以进士科最为人推崇,而且也最难考,百人中仅取一二人,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后代沿袭科举制,实际上沿袭的就是进士科。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改易变动非常的频繁,其基本的规律是从较为简单到复杂严密,由不断变动到渐趋稳定,从不完善到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为一种固定的且行之有效的选举制度。
唐代国家一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起初由尚书省的吏部掌管。唐高祖武德年间,由吏部的考功司长官考功郎中具体主持,唐太宗时改由其副长官考功员外郎主持,唐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主持。武则天还开创了殿试的先例,但与后世省试之外皇帝另行殿试的做法仍有区别,而且唐朝的殿试并不常有,到后代才真正成为一种经常的制度。
省试的时候,考生们需自带水、炭、脂炬、餐具等,等候胥吏点名,方可依次进入贡院。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坐在廊下答题。试卷一般不糊名,日暮后烧尽两三支木烛,考生就必须要交卷了。考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在考卷上写“对未审”三字。考官批阅试卷时,对于回答正确的就批写一个“通”字,对于答错或未回答的问题,就批写一个“不”字。
唐代被举送参加省试的人,可称为“举人”,而应进士科考试的人,可以泛称“秀才”,这些称呼后世仍然沿用,但意义却同唐朝完全不同了。凡省试落第的考生,可以入国子监学习,准备再考。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座师”,被录取的考生便是他的“门生”。这些得中的进士都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称为“探花宴”,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其登第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们还要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称“题名会”,又大宴于曲江亭上,谓之“曲江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仪式活动,以显示其荣宠。
作弊时穿的写有文字的马夹
至此,科举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考中了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官,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
隋·嵌玛瑙蓝晶金项链
唐代的科举制在隋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科举制度,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建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一直被后世所沿袭,直到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正式废除,其间共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在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中,共计约产生了七百多名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者极少。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