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彝族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内。
彝族聚居地区
彝族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原与东南沿海丘陵之间,境内地貌主要为高山与深谷,地形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如滇东、黔西乌蒙山两麓和四川大凉山的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宜于放牧和兼营高山农业;也有海拔1000米至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如小凉山、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还有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和河谷地区,如金沙江、元江谷地等,气候炎热,干旱少雨。
彝族饮食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金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作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威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面粑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彝族民居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彝族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妇女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族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锥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红丝线穿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彝族节日
彝族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燃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一般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习俗
“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篾,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的选择。
彝族象征图案: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久负盛名,其形体多样独特,纹饰艳丽夺目。扁圆形酒壶是彝族漆器的上佳之作。图案中部是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示空间四方和太阳纹,同心圆构图则象征牢不可破的民族大团结。彝族崇尚火,传统节日有火把节。由彝族漆器和火焰纹饰构成的图案,象征吉祥、庄严、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