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军师:诸葛亮他跳槽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兄弟二人的夜谈

眼见兄长摇摆不定,诸葛亮张了张嘴,想说些甚么,却被诸葛谨用眼神给阻止。

略微地吃惊,诸葛亮闭上了嘴,终是甚么也没说。

似是下定了甚么决心,诸葛谨对荀彧拱了拱手,小心翼翼地邀请道:“先生的诚意,实让学生惶恐!学生不才,再三地将先生拒之门外,先生却不弃学生愚昧,三番四次地拜访上门,学生再不醒悟,枉为男儿!”

荀彧扬了扬眉,顿时觉察到诸葛瑾的想法——果不其然,便听诸葛瑾拘谨道:“先生之才,实令学生倾慕,不知先生可否赏脸,暂宿学生寒舍几日?”

荀彧也不推辞,立即改口道:“那便有劳子瑜了。”

子瑜,正是诸葛瑾的字。

诸葛亮顿了一顿,忍不住地心想:对方莫不是查清了我们一家?……论理,兄长本该明年取字才对,奈何四年前父亲病逝,而母亲又早亡故,故而当兄长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时,叔父便替他取了字去,这意味兄长必须提前地担负起家庭重担。

“你们几人,今晚辛苦一些,再去查一查。”回过头来,荀彧对一群随从们说,“只留大元和二元……护在府外罢?”

嘴角抽了一抽,荀彧似对「大元」和「二元」这两个名字相当嫌弃。

被唤作大元和二元的两名随从却一脸恭顺,相继地出列,直朝荀彧拱了拱手。

荀彧再对诸葛瑾道:“此二人武艺不错,彧留他们看护贵府大门,子瑜不会怪罪罢?”

诸葛亮抬头,悄悄地打量大元和二元,便见大元和二元样貌相似,应为兄弟,皆是面目忠厚,魁梧挺拔,气势非凡之人——

放眼整个随从队,他俩的本事,应是数一数二!

诸葛瑾面不改色道:“哪里,哪里——先生请!”

言罢,诸葛瑾不再关注那群随从们,兀自地邀请荀彧进府。

幸好诸葛府邸虽是简陋,却备有几间客居。

诸葛瑾先是小声地嘱咐诸葛亮回屋看护幼弟,再是亲自地陪送荀彧去一间最为舒适的客居吃酒闲聊——

谢天谢地,幸亏荀彧是选择了傍晚时分而来,否则诸葛谨还得专门替荀彧杀鸡宰鸭、做菜做饭……不怕旁人笑话,自从父母逝世以后,诸葛瑾为了照顾两个弟弟,又当爹又当娘,学艺和厨艺皆不敢落下!

当诸葛亮回到屋里,静静地注视幼弟诸葛均还在睡眠时,诸葛瑾已与荀彧聊得颇为投机,只差没去执手共寝了。

不过,大多也是荀彧在说,诸葛谨在听——二人相差十来岁,诸葛瑾把自己定义为后辈,十分尊敬地聆听荀彧的教诲……平时难见贵人,诸葛瑾可不愿意浪费这次的机会!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诸葛亮哄了诸葛均入睡两次,诸葛瑾总算回来了。

“兄长。”诸葛亮轻声地说。

诸葛瑾作出「嘘」的动作,生怕他俩会吵醒诸葛均。

诸葛亮理解地点了点头,无声地邀请自家兄长去隔壁的卧室聊上一聊。

诸葛亮和诸葛瑾一前一后来到隔壁的卧室,双方不约而同地席地而坐。

周围一片平静。

诸葛亮先道:“先生歇息了么?”

“已经歇下了。”拍了拍胸口,诸葛瑾长舒了一口气。

诸葛亮看出诸葛瑾紧张不安,故意地说些轻松的话题,问道:“那位先生是何方人也?——兄长好像很是重视?”

诸葛瑾不疑其他,耐心地答道:“先生姓荀,单名彧,字文若,颍川人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乃是北方霸主袁绍的第一军师!”

诸葛亮:“……”

“北方霸主?”诸葛亮惊奇,“真是北方霸主?——袁绍?!”

诸葛瑾道:“对!先生来自北方,想要招揽为兄去冀州那边谋个差事。”

诸葛亮:“……”

“和你说,你也听不懂罢?——也对,你还太小了。”诸葛瑾自顾自地说,“冀州在北,袁绍将军虽不能算作文韬武略,却也招揽了众多谋臣武将,实力可谓当世最强……嗯?亮儿,亮儿,你怎么了?”

诸葛谨本想细说,奈何诸葛亮似乎走了神去。

眨了眨眼,诸葛亮道:“弟听着呢?……兄长,能否多说一些呢?”

诸葛瑾好笑道:“多说甚么?——你能听得懂?”

诸葛亮道:“弟是不太懂——兄长,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听了先生的那些话后,明显地动摇了!咱们说好要去投奔叔父来着,你却……?”

“没错,为兄的确是被先生说服了。”诸葛瑾叹了叹气,“为兄若是坚持地拒绝,又能如何?——你忘记他带来那般多的随从了?……假设为兄带你们出逃,你觉得咱们能逃出他们的追踪?”

说来荀彧太过君子,不然直接下令,将他们绑走,岂不一了百了?

诸葛亮:“……”

想起那群随从们的气派,诸葛亮说不出话来。

诚如兄长所言,他们……的确摆脱不了。

而且,兄长为了保护他们,特意地闭门不出,拒了他们好几次,这才引来了荀彧——假如他们一开始就顺从的话……

皱了皱眉头,诸葛亮一时想不出那样的画面。

“那依兄长之意……?”诸葛亮问。

诸葛瑾道:“先生既为叔父着想,咱们也不能拦着……如果他们真能跟着来到豫州,那便由叔父决定罢!”

言罢,诸葛瑾眼里透出一丝向往:拒到这个份上,对方还不放弃,他还矫情个甚么,索性去一趟北方,权当长一长见识!

再者,叔父诸葛玄好歹是一方吏员……他若不允,亦可借用府中兵力,将荀彧再次拒之——

唔~至于荀彧生气,或要报复之类,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诸葛亮呆呆地看着诸葛瑾,惊觉兄长的主意也有三分道理。

“那么,兄长是要携弟,与先生一起去见叔父?”诸葛亮缓缓地确认。

“没错。”诸葛瑾冷静地思考,“前往豫州的路途遥远且不太平……若有先生的保护,咱们也能安全一点。”

诸葛亮若有所思。

不仅如此——

一路上,他们亦可借机向荀彧讨教学习一番,贮备知识,以便今后的成长?

想到这里,诸葛亮两眼一亮,隐隐地雀跃。

诸葛瑾瞥了一眼诸葛亮,轻轻地敲了一敲诸葛亮的脑门,严肃道:“亮儿,莫要忘乎所以!”

咦?

诸葛亮怔了一怔,茫然地望着诸葛瑾。

诸葛瑾板脸道:“你虽少年早慧,却缺乏阅历……莫因对方帮衬,你便忽略对方的来意——先生之才,虽令人钦佩,但他始终代表北方的那位霸主,承蒙那位霸主的另眼相待,身为白身的吾等,受宠若惊也算理所当然,但你莫要盲目地听从一切,你要有主见,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万万不能选错,知不知道?”

诸葛亮:“……”

“兄长教训的是。”目光渐渐地沉稳下来,诸葛亮再次地看向诸葛瑾,已能做到从容自若,孩子气的喜悦被他完美地收敛。

诸葛瑾见罢,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伸出手来,诸葛瑾轻抚诸葛亮,低声道:“……怪这世道太乱,想要寻找一名合适的主公,的确不太容易——如今见了先生,对那位霸主有所期待,亦在情理!只是,为兄必须提醒你,先确认好对方的真实德行,再作打算,否则终将吃亏,明白没?”

“明白。”诸葛亮目光闪闪,“多谢兄长指点。”

“你能理解为兄的心意,那便好了。”诸葛谨轻微一笑,故作困倦,“行了,时辰不早了,为兄也累了,你且去歇息罢?——从明天起,咱们该早作准备,需要收拾行李,尽快地去找叔父了。”

站起身来,诸葛亮听话地返回自个儿居所,心里却想:找个机会,问一问那些随从们,究竟是怎么找来琅琊国城——

明明他们兄弟三人都没去过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