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常是外界暴力作用与脑挫伤并存,单纯的脑干损伤不多见。当外力作用在头部时,直接或间接暴力都可以引起脑组织的移动和冲撞,脑干可直接撞击于枕骨斜坡,或受到大脑和小脑的牵拉、扭转、挤压等致伤,尤其是旋转性和后枕部暴力对脑干的损伤最大。原发性脑干损伤病理改变主要是挫伤,伴有局灶性出血、水肿,多见于中脑被盖区,其次为脑桥和延髓被盖区。
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既有局部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又有意识、运动和感觉障碍,往往还有呼吸循环功能紊乱、衰竭,危及生命。①意识障碍:昏迷,轻者对痛刺激有反应,重者深昏迷,一切反射消失。②去大脑强直:是中脑损伤的特征性表现,呈现伸肌张力增高,躯体后伸呈角弓反张状。③眼球运动和瞳孔变化: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④呼吸功能紊乱。⑤心血管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律不齐等。⑥锥体束征:是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肢体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
脑干损伤一般病情重,疗效不明显。急性期主要给予脱水、供氧,纠正呼吸循环紊乱,尽可能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恢复期重点在于脑功能的改善,可用苏醒药、高压氧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
[附]代表性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
脑干损伤通常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的血管性病变(梗死或出血)所致,这些血管分支的病变常可累及供血区域若干神经核和纤维束,导致一定的临床表现。典型的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如下所述。
1.延髓内侧综合征(图2-21)
图2-21 延髓损伤区域及相关临床综合征(灰色区域示损伤部位)
如为单侧损伤,又称舌下神经交叉性偏瘫。通常由椎动脉的延髓支阻塞所致。主要受损结构及临床表现:①锥体束损伤——对侧上、下肢瘫痪;②内侧丘系损伤——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③舌下神经根损伤——同侧半舌肌瘫痪。
2.延髓外侧综合征(图2-21)
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由椎动脉的延髓支或小脑下后动脉阻塞所致。主要受损结构及临床表现:①三叉神经脊束受损——同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②脊髓丘脑束受损——对侧上、下肢及躯干痛、温觉障碍;③疑核受损——同侧软腭和咽喉肌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④下丘脑至脊髓中间外侧核的交感下行通路受损——同侧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面部皮肤干燥并潮红和汗腺分泌障碍;⑤小脑下脚受损——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⑥前庭神经核受损——眩晕,眼球震颤。
3.脑桥基底部综合征(图2-22)
图2-22 脑桥损伤区域及相关临床综合征(灰色区域示损伤部位)
如为单侧损伤,又称展神经交叉性偏瘫。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阻塞所致。主要受损结构及临床表现为:①锥体束受损——对侧上、下肢瘫痪;②展神经根受损——同侧眼球外直肌麻痹。
4.脑桥背侧部综合征(图2-22)
通常因小脑下前动脉或小脑上动脉的背外侧支阻塞,引起一侧脑桥尾侧或颅侧部的被盖梗死所致。以脑桥尾侧被盖损伤为例,主要受损结构和临床表现:①展神经核受损——同侧眼球外直肌麻痹,双眼患侧凝视麻痹;②面神经核受损——同侧面肌麻痹;③前庭神经核受损——眩晕,眼球震颤;④三叉神经脊束受损——同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⑤脊髓丘脑束受损——对侧上、下肢和躯干痛、温觉障碍;⑥内侧丘系受损——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⑦下丘脑至颈段脊髓中间带外侧核的交感神经下行通路受损——同侧Homer综合征;⑧小脑下脚和脊髓小脑前束受损——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
5.大脑脚底综合征(图2-23)
图2-23 中脑损伤区域及相关临床综合征(灰色区域示损伤部位)
如为单侧损伤,又称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或Weber综合征)。由大脑后动脉的分支阻塞所致。主要受损结构和临床表现:①动眼神经根损伤——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所有眼球外肌麻痹,瞳孔散大;②皮质脊髓束受损——对侧上、下肢瘫痪;③皮质核束损伤——对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
6.本尼迪克特综合征Benedikt syndrome(图2-23)
累及中脑一侧的被盖腹内侧部。主要受损结构和临床表现:①内侧丘系损伤——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障碍;②动眼神经根损伤——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球外肌麻痹,瞳孔散大;③小脑丘脑纤维(为已交叉的小脑上脚纤维)和红核受损伤——对侧上、下肢意向性震颤,共济失调。
(王玮 赵学纲)